李 燕
(绥化学院外国语学院,黑龙江绥化 152061)
中国特色茶文化术语的外宣翻译研究
李 燕
(绥化学院外国语学院,黑龙江绥化 152061)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内涵,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国文化外宣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的外宣,翻译是关键,然而我国茶文化术语翻译还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本文重点探讨通过注重读者关照和文化因素、建立统一规范、开展茶文化专题翻译教学等措施,来解决茶文化术语翻译的不规范问题,促进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
茶文化翻译;读者关照;文化传播;统一规范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当今一带一路的倡议下,中国文化“走出去”是目前的时代命题,中国茶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历史传承,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茶文化的翻译是中国茶文化外宣的重要媒介,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应当引起各界足够的重视。
中国茶文化历史渊源久远,可以追溯到远古神农时期,唐代时开始兴盛起来。唐代文人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陆羽创作了被称为“茶叶百科全书”的《茶经》,是他历经二十六年走遍了中国产茶区而完成的。《茶经》是我国第一部茶叶旷世巨著,使中国的茶叶文化以最丰富完整的文字形式流传下来,成为中华文化的一大瑰宝。《茶经》介绍了茶的起源、功能、茶叶采集及烘制工具,茶的分类、茶叶的采摘与制作,煮茶的器具,饮茶的器皿等,煮茶技艺、相关礼仪,关于茶的经典故事、茶叶冲泡技艺及品味鉴赏,茶的药用价值等,同时字里行间蕴含着丰富的儒、仕、道文化,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历史积淀和丰富内涵。陆羽被誉为茶圣,他对中国茶叶和世界茶叶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创作的《茶经》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这部作品使茶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成为一门学问。宋代时,饮茶出现高潮,并对日本茶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到了明清时代,饮茶已经在国内普及,中国有“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说,可见茶叶当时已经普及到布衣百姓家,成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清代中国文化典籍《红楼梦》中提到六安茶、老君眉、普洱茶、女儿茶、杏仁茶、龙井茶、枫露茶等多种茶叶名称,以及茶的功效和产地,还有诸多有关茶的诗词与对联,使整部著作散发着茶文化的芬芳,体现了茶文化对当时人们生活的重要影响。然而自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茶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日渐衰微。解放后,周恩来总理曾把中华烟、茅台酒和龙井茶作为接待国宾的三个珍品。在现代社会,喝茶已经成为健康有品位的生活习惯。
茶名、茶具、茶水、茶艺茶道、茶礼、茶联、茶诗词都在中国文化中源远流长,形成了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茶文化。茶圣陆羽称茶为“南方之嘉木也”,唐代贡茶产区主要在江浙一带,宋代贡茶产区是福建。喝茶的茶具也是有讲究的,宋代茶盏喜黑色,明代喜欢宜兴紫砂。宋代文人喝茶时还要点茶,之后观赏、品评,然后斗茶,比较汤色和水痕,一边斗茶,一边赋诗行茶令。斗茶使得点茶技艺不断提高,又有了分茶的茶艺。中国茶文化历史积淀深厚,中国人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的风俗习惯同中国儒、释、道文化交融,一边品茶,一边修身养性,体味人生,以茶会友,品茗谈心,文人雅士还在饮茶过程中,创作茶诗。茶是健康饮品,有养生保健之功效,茶专家称,茶对人的最大价值是养心为主,养身为辅。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之一就是茶叶。茶性俭,中国人以茶来喻人追求简朴生活,淡薄似茶,心洁如佛;以茶喻与世无争,清神静心;以茶喻孤欲无求的典范。茶文化提倡“天下茶人是一家”。
中国的茶文化从茶叶的采摘、茶叶的制作、茶艺、茶道、斗茶、赏茶、品茶,到茶诗、茶联内容十分丰富,包罗万象,茶文化的翻译范围广泛,这里仅从茶名翻译的角度来管窥一下我国茶文化术语的翻译。
中国茶叶种类繁多,可按颜色分为六大类:红茶、绿茶、白茶、青茶、黄茶、黑茶。此外,还可根据茶叶的加工方法、外形等来分类。中国茶叶众多的种类,命名方式也各异。在茶名中就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印记。如“碧螺春”据说是康熙皇帝南巡时改的茶名,康熙皇帝喜欢喝一种茶,但认为茶名不雅,固改茶名为“碧螺春”,碧指茶的色泽,螺指茶形状似螺,春指采摘时节。又如“龙井茶”、“水仙茶”、“铁观音”、“八仙云雾”、“文君绿茶”等,名字都是有历史来历的。名茶“铁观音”,据说是因为观音给一位笃信佛教的茶农托了梦,这个老茶农发现了颜色似铁,叶质肥厚的茶树,固命名为“铁观音”。“水仙茶”据传说是在一个洞中发现的,这个洞的名称在当地语言中和水仙发音类似,久而久之这种茶就被人称作了“水仙茶”。有的茶叶以茶的产地命名,如“云南普洱茶”;有的茶名蕴含了茶的特性,如海南的“苦丁茶”,从茶名可知其味与形。
我国茶文化的英译已有多年的历史,如《茶经》这部著作的翻译有1974年《大英百科全书》中弗朗西斯·卡朋特(Francis Ross Carpenter)的译本和2009年姜欣教授的译本两个版本。改革开放多年来,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加,茶学术语也不断地被学者译成英文。通常采用的翻译方法是音译法、音译加注法、移植法和约定俗成法等,如“红茶”的译文是“Black Tea”就是约定俗成的一种译法。但由茶文化的翻译现状来看,茶文化术语的翻译工作依然任重道远。茶文化的翻译还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从茶名翻译来看,同一个茶名,如“大红袍”,在网上不同学者有不下六七种译法,这会使英语读者困惑,误以为是六七种不同的茶叶。还有的茶叶本不是一种茶,英语译名却是一样的。如“功夫茶”和“工夫茶”本是两种茶,可是目前译者都将它们译为同一个名称“Kongfu Tea”。另外,有的茶名翻译看似忠实,但是英语读者却无法识别出这是茶叶。比如中国人知道“老君眉”是茶叶,但英语读者看到“老君眉”的译文“Old Man Eyebrow”,却不会想到是茶叶名称。另外,作为茶产业的重要推介,茶叶说明书翻译不仅是对茶叶的介绍,更是对茶养生文化的推广,促进异域国家了解中国茶文化,引起对茶叶的兴致,促进茶叶产品的出口和产业的发展。但调查发现,茶叶说明书的翻译也是错误百出,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茶文化术语的翻译过程也是文化的传播过程,翻译时要考虑文化因素,使翻译真正达到沟通的作用。如“生茶”和“熟茶”,如果按移植法译成“Raw Tea”和“Ripe Tea”,无法体现出生茶和熟茶的区别。生茶与熟茶的制作工艺不同,生茶是未发酵的,而熟茶是发酵的。所以译文应该为“Unfermented Tea”和“Fermented Tea”使读者对茶的制作工艺一目了然。又如“岩茶”译为“Rock Tea”可以体现茶叶产地是在武夷山岩石上的文化信息。“绿茶”译成“Green Tea”让西方人一看名称就知道了茶的颜色,体现了茶的特色。此外,茶叶名称还可蕴含茶叶的形状、味道信息等。茶名译出茶文化的魅力,有利于我国茶文化的传播和茶产业的发展。
茶文化术语中有很多典型的中国元素,翻译时必须考虑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在翻译时既要考虑传达汉语茶名的文化含义,还要考虑西方读者的文化接受问题。否则会由于文化障碍而产生误解困惑而影响沟通。例如,“龙井茶”如直译成“Dragon Well Tea”,会使西方读者产生疏离感,龙在西方是邪恶的象征,让人望而生畏,实际上龙井茶和有龙的井没什么关系,是在一个叫龙井山的地方发现的,故以此地命名,译成“Longjing Tea”就比“Dragon Well Tea”合适,规避了西方“龙”为邪恶的象征这一因素,避免了文化障碍,还保留了中国文化特色。“水仙茶”如果直译成“Narcissus Tea”,会让西方人误以为是水仙花做的茶,不如结合音译法译为“Shuixian Tea”。此外,茶叶名称翻译应该尽量体现出茶的属性。对于没有茶字样的汉语茶名,译成英语时,最好加上“Tea”,让西方人一看便知是茶。如“铁观音”译成“Iron Guanyin”,会令西方读者不知何物,而若“Tea Buddha”,增加“Tea”一词,还保留了佛教文化原素,更便于西方读者理解。因此,只考虑语言层面的翻译是达不到翻译应有的沟通桥梁作用的,翻译作为沟通的桥梁,必须能促进沟通,而不是产生新的障碍,翻译时必须慎重。翻译时要注意考虑西方文化与我们文化及宗教信仰的差异等,如果有文化冲突,译时就要避免引起西方读者的困惑,用简洁、忠实、通顺的译文,做沟通中国与外面世界的桥梁。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新语境下,翻译界需要研究茶文化的翻译标准和翻译规范,解决茶文化翻译良莠不齐,翻译质量不高的情况。茶学研究以及茶叶产业相关部门也应当采取相应措施,把茶文化专业术语的翻译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可以成立专门研究团队,建立茶文化词汇语料库,研究茶文化专业术语统一的翻译标准,还可成立研究课题组,编撰茶文化翻译词典,促进茶文化术语翻译的规范化,改变茶文化术语翻译的混乱局面,建立中国茶文化在世界上的品牌身份,提高中国名茶在国际上的地位。还可建立双语茶文化网站,促进中国茶文化和茶产业的推介,促进中国茶文化顺利走向世界,使中国茶产业在国门外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
目前,全国很多高校外语学院的翻译课程中有科技、文化、教育、工业、农业、金融、商贸等多个翻译专题,但是却鲜有茶文化翻译专题。在翻译课程中,引入茶文化翻译专题,培养既掌握中国茶文化又懂茶文化术语翻译的人才,使更多优秀专业翻译人才从事茶文化的翻译,改变以往由只懂茶学不懂翻译,或只懂翻译却不了解茶文化的人来做茶文化的翻译,而造成种种错译、误译,形成茶文化交流障碍的遗憾。同时,通过茶文化翻译专题的开办,可以推动茶学翻译走向专业化和规范化。对于茶学交流来说,茶文化术语的准确翻译可以有效推动茶研究的国际交流,有助于我国茶文化的推广和成熟发展。总之,要想使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就要做好茶文化翻译这一桥梁的工作。
[1]乃瑞华.目的论视角下的茶叶企业对外宣传资料英译研究[J].福建茶叶,2016(3):49-50.
[2]柳菁.目的论指导下的茶名外宣翻译问题与对策研究[J].语文学刊,2014(4):51-54.
[3]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2004(6):27-28.
2013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社科文献摘要中国文化特有词汇英译研究”(13E093)
李 燕(1970-),女,黑龙江鹤岗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翻译和英语口笔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