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茶产业就业创业教育培养模式创新分析

2018-01-19 01:45王桂书
福建茶叶 2018年1期
关键词:茶文化大学生教育

王桂书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 401331)

大学生茶产业就业创业教育培养模式创新分析

王桂书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 401331)

近些年,随着就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大学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我国大力开展“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战略。但对于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来讲,创新与创业并非易事,想要很好地就业创业,选准项目十分关键。茶产业作为我国的传统产业,一方面其历经上千年的发展,产业链已经十分成熟,另一方面其有着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再加上大学生尤其是文科类的大学生,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的现代经营意识,符合当代茶产业的需求。本文从茶产业的角度出发,探究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培养模式的创新路径。

茶产业;茶文化;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创新

大学生就业和创业问题一直都备受社会和舆论的广泛关注。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大学生是否能很好地就业和创业,不单单与他们的前途有关,更与我们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为了很好促进这一工作,我国从前两年开始大力推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战略,通过政策优惠、资金扶持等措施,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上取得很好成效。而作为茶文化的外延,我国的茶产业不仅具有很好的市场基础,同时也继续有年轻的血液补充进来。因此对于高校来讲,把茶产业作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培训的创新载体,有着很好的现实针对性。

1 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现状和缺陷

1.1 部分大学生对自己就业创业的期望过高

从现实看,在就业的选择上一些大学生或是一门心思选择公务员、事业单位等所谓的“铁饭碗”,或是非一线城市的大企业不去。当然这种努力向上的想法无可厚非,但是就业的期望值应当跟自己的水平、能力、专业以及社会现实相匹配,而不能好高骛远,做一个幻想家。在创业的选择上,这种现象同样存在。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让一些互联网领域的创业者得到了极大的成功。因此,很多大学生便心存“一夜走红”的想法,把互联网当成了一个“篮子”,在创业上多以“互联网+”为主,不管什么东西都扔到互联网这个“篮子”里,并瞄准融资、上市等十分遥远的目标,幻想成为下一个马云、马化腾。正如前文所说,这种努力向上的精神值得肯定,但是创业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去做,要从一开始就做好吃苦的准备。而不是定下一个虚无缥缈的目标,做一些不切合实际的白日梦。

1.2 部分大学生在就业和创业上存在定力不足的缺陷

近些年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十分迅速,一些新的行业竞相涌现,而一些传统的行业则呈现出下降趋势。因此一些大学生在就业上,往往更青睐于那些新兴行业。这一方面就导致很多大学生在择业时不顾自己的专业实际,一窝蜂选择一些热门职位。另一方面就致使一些大学生“这山望着那山高”,不满足现在的工作而频繁跳槽。这些缺乏定力的就业行为,很难让一个人成为某个领域的行家里手,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社会都是一种损失。而在创业方面这种情况更是常见。很多大学生存在盲目创业的行为,看到某个项目取得成功,便盲目上马,并没有结合自己的实际和市场需求,因此很容易造成失败的后果。另外,创业并非一件易事,是一件需要坚持的事情,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而很多大学生在创业时,往往想着“一夜成功”,稍微遇到困难和阻力,便选择放弃和更改项目。

深究这些偏差的原因,不难发现,我国一些高校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培养模式上存在的缺陷,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创业诸多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首先,很多高校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从现实看,一些大学尽管开设了相关的就业创业教育培训,但是其指导老师大多不是专业出身,或是其它专业老师前来临时“救火”,又或是一些非专业老师“半路出家”。他们本身就缺乏必要的就业创业理论能力,因此其教学很难对学生起到真正的启发作用。同时,这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照本宣科,把书本上的知识原封不动灌输给学生。而他们所采用的就业创业课本,大多为几年前甚至是十几年前的教科书,无论是理论内容还是实践经验,都难以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

1.3 部分高校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教学上存在方法匮乏的缺陷

正如前文所说,一些学校采用的是从老师到学生的单向教学手段,这种以老师为中心的理论教学,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比较单调而枯燥,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让部分学生产生厌烦之感。而很多高校在教学方式上并没有太多其它手段,如就业创业实践、校企交流、学长讲座等丰富多彩的方式在高校很难见到,这就让大学的就业创业教育培训很难起到应有的作用。另外,“大而化之”的现象在一些高校教育培训中很普遍,也就是对所有的学生都采用一套教学模式,没有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兴趣、不同个性的学生而进行分门别类的教育培训。这就让学校的教育培训缺乏足够的针对性,一些具有个性和特长的学生很难得到自己想要的教育内容,难以有效发展他们的创业激情和就业能力。

2 茶产业对大学生就业创业上的意义

茶产业是我国茶文化的具体呈现,与历史悠久的中国茶文化一样,我国茶产业的发展历史也十分久远。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我国茶产业的雏形便已形成。在两宋时期,随着茶文化与市井文化的融合,我国茶产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之前“阳春白雪”的茶产业相比,两宋时期的茶产业更加贴近底层群众生活,与他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所谓“柴米油盐酱醋茶”之说,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出现。由此可见在一千年前的宋朝,茶产业便跟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呈现分工明确、市场细化的成熟特征。而明清时期是中国茶产业成熟的关键时期,在这几百年里,基本奠定了我国现代茶产业的基础。茶产业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有着很好的价值和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2.1 茶产业有着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十分适合大学生参与进来

与其它产业相比,茶产业的一个最大特征就是其与中国茶文化息息相关,是中国茶文化的具体呈现,有着很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比如说茶产业中的茶叶分类、茶叶包装、茶事活动、茶艺表演等内容,都是茶文化的外延。一方面,茶产业的这一特征,对从业者的知识水平有一定的要求,特别是对从业者的历史知识和人文素养有较高的要求。而受过高等教育熏陶的大学生,无论是文化知识还是人文素养等方面,都要远远高于那些没有上过大学的茶产业传统从业者。另一方面,作为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他们本身涉世不深,社会经验严重匮乏。而很多创业项目对创业者的社会经验有着很高的要求,这也是一些大学生创业屡屡失败的关键所在。但是茶产业相对其它创业项目来讲则要单纯一些,尤其是在茶产业的上游环节,其主要强调创业者要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知识文化水平,对其社会经验要求较少。因此,茶产业的这一特点就十分适合大学生来参与其中进行就业创业。

2.2 茶产业有着很好的市场基础,历经千年发展而长盛不衰,十分适合大学生进行就业和创业

一方面,中国人爱喝茶,并且把茶当做一种重要的社交载体,比如说招待亲友、外出会客、婚丧嫁娶等活动离不开茶。几乎每个中国家庭都会常年购买茶叶用来日常饮用或是招待亲友。这就让茶产业具有十分广泛而坚实的群众基础。另一方面,随着近些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这就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更加高端的精神思想享受。具体到茶产业来讲,人们不再满足于茶叶的饮用价值和社交价值,而是开始注重更加“高大上”的茶事活动,近些年遍地开花的茶楼就是很好的印证。由此而言,茶产业不仅具有十分广泛的中低端目标人群,而且其高端目标人群也与日俱增,这对于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了十分好的市场基础。

2.3 茶文化丰富多样的形式,能够让大学生就业创业更加灵活多变

从现实看,很多行业较为单一和封闭,其与其它行业交叉不多,对从业者的专业能力要求颇高。譬如说互联网领域的诸多创业项目,对从业者及创业者的软件编程能力和网络技术就有着严格的要求。又比如说一些农业类的创业项目,同样要求从业者和创业者要具有一定的农业知识。所以不是农业专业出身的大学生,很难涉足这些创业领域。但是因为中国茶文化的丰富多样,茶产业呈现出开放与通融的特征。比如说茶产业不仅局限于茶叶产品本身的范畴,还可以渗透到绘画、舞蹈、建筑、饮食等诸多方面。这就极大地降低了茶产业的从业和创业门槛,让大学生在茶产业的就业创业更加灵活多变。

3 从茶产业看高校就业创业教育培训的创新

3.1 高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茶产业就业创业组织体系,以此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在这一问题上,高校首先要发挥自己的统筹和协调能力,在校园里组织建设其相关的社团组织,吸引对此有兴趣的学生参加。其次要积极与社会上的相关企业和组织进行合作,采取定向教育培训模式。如此便能让高校的就业创业教育培训更有针对性,更符合社会需求,不仅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率,更能提高他们的创业成功率。再次要积极邀请一些专业人士或是相关从业者前来进行授课辅导,而不是“闭门造车”,以此让大学生们对茶产业有更加深刻地认识和了解,对他们的就业创业提供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3.2 高校要创新思维,丰富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培训的手段

上文讲过,现在很多高校在就业创业培训上的方法比较单一,很难起到真正的效果。对于此,高校就要解放思想,在传统的培训模式基础上,创新和丰富手段。比如说,针对茶产业的特点可以多设立一些就业创业实践内容。一方面要积极与社会相关企业和组织进行联系,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让他们把课堂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深化和提高其理论涵养。另一方面,还要积极与茶产业企业进行合作,根据企业需要和市场需求,进行一些创业项目的合作。这样就能让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积累足够的实践经验。

3.3 要定期举办一些茶产业创业比赛,并通过设立一定的奖励来吸引和鼓励学生参与其中

从实践来看,那些创业氛围浓厚的高校,往往都是学校重视创业,并会通过举办比赛,出台相关鼓励政策措施来营造出创业的浓厚氛围。在这方面,举行茶产业创业比赛无疑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大学生一方面充满激情,热衷于利用各种比赛来证明自己。另一方面,举办比赛可以更好地激发出他们的创新精神,让他们通过“头脑风暴”来获得更多的创业灵感。而茶产业创业比赛必定会吸引很多与茶产业相关的企业参与进来,这对于学生证明自己大有裨益。同时也十分有利于企业在校园发现优秀创业者,进而培养自己的后备力量。

3.4 我们从大学生的角度出发,来看看其在茶产业就业创业方面的实践路径

大学生参与到茶产业的就业和创业当中时,一定要对我国茶文化有充足的了解。在进行创业时,首先要从自己的专业和能力出发,充分发挥茶文化通融万物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取茶产业创业项目。比如说旅游专业的学生可以在茶文化旅游产业上进行就业创业;工商系的学生可以从茶文化饮品入手进行就业创业,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其次要有足够的创新精神,茶产业在我国是一个古老的行业,其优势在于市场基础较为成熟和稳定,但劣势就是其产业模式已相对固定。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大学生充分利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迸发出的时代红利,在产品制作设计以及产业形态方面注入更多的年轻活力,激发出全新的市场需求。比如说可以从茶文化中提取各种文化历史元素,将其融入到一些深受年轻人喜欢的小产品上,如钥匙链、车贴、手机壳、手机壁纸及主题等。另外,大学生进行茶产业就业创业,还要有足够的定力和耐心。据统计,当前大学生失败的重要原因并非项目选不准、方向有偏差、缺乏市场需求,而是很多大学生缺乏足够的坚守。因此在创业时,既要有仰望星空的情怀和目标,更要有脚踏实地的苦干实干精神。要不怕失败不畏艰难,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进行创业,如此方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1]游磊,孙荣华.经济下行趋势下大学生“就业——创业”互动性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94-105.

[2]秦丽桦.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培养模式创新探索——以宜宾学院“茶产业就业创业培训班”为例[J].技术与市场,2015(12):382-383.

[3]关霞.以99°茶吧成立运行为例探讨河南省高职生就业创业教育培养模式创新[J].福建茶叶,2016(8):251-252.

[4]丁三青.中国需要真正的创业教育——基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7(3):87-94.

[5]刘铸,刘万芳,张庆祝.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以辽宁为例[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24):3-7.

王桂书(1969-),女,重庆人,本科,七级职员,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与创业。

猜你喜欢
茶文化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