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关联理论下中医文献英译的文化缺省与补偿
——以中国茶文化意象传达为例

2018-01-19 13:13:35
福建茶叶 2018年2期
关键词:缺省英译译者

王 爽

(齐齐哈尔医学院外语教研部,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

从“神农氏尝百草”的传说中,我们可以发现人们在最初发现茶这种植物时主要将其当做一种药草。在一些古代中医药类典籍中,茶叶的解毒作用和相关疗效得到了记载,茶叶不仅被用到中草药配方中,而且茶叶还被用来制作药枕。茶叶的药用价值引起人们的重视,古人相继开发了茶疗、茶膳等养生和保健方式。茶的药效在诸如《伤寒杂病论》、《食疗本草》、《本草纲目》等古代中医文献均有所提及。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古代社会甚至出现“茶医学”的说法,由此可以看出茶与医学之间的密切联系。茶不仅是茶文化的代名词,同时也是中医文化的重要承载物之一。从我国茶文化意象出发对中医文献英译现状进行探究,将能够帮助我们追溯茶文化和中医文化之间的联系,同时帮助我们弄清二者的发展脉络和特点。

1 关联理论与文化缺省

1.1 关联理论概述

关联理论属于认知科学范畴,该理论是法国学者斯波伯 (Dan Sperber)和威尔逊(Deirdre Wilson)共同提出的观点。在他们看来,“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由负责接受语言刺激信号的单位接受外界语言信号,然后把信号传输到中心系统,在中心系统进行运算和破译”。关联理论视角下的语言交际行为可以视作一个完整的认知过程,这对于我们理解语用现象而言是一个可供尝试的方法。后来,格特(Ernst-August Gutt)将该关联理论与翻译相结合,提出了关联翻译理论。该理论的提出引起了国外众多学者的探讨。随着研究的深入,关联理论为语用翻译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因此该理论也成为语用翻译的指导理论之一。翻译作为一种言语交际行为,其需要根据语言“关联性”对动态语境进行推理,这正是关联翻译理论的观点。因而,译者在翻译前也应该对原文信息进行认知和理解,而该过程就涉及到对原文的明示和推理。而要想使译文达到最佳翻译效果,译者则需要从原文作者的写作意图、读者的认知语境等因素加以考虑,借以使译文满足读者的阅读期待。

1.2 文化缺省的定义

“文化缺省”(Cultural Default)表示相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流或交际过程中省略掉的文化背景知识。这种文化背景是交际双方所共同掌握的,所以即使在交际过程中省略掉这些内容也不会有什么影响。这种语义上的“真空”在说话者认知中得到填补,说话者从原有的知识中选取相关内容借以填补缺省的内容,语言交际也因此变得流畅。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不同,那么听话者就很难理解说话者所叙说的内容,因为听话者不具备和说话者相同的文化背景知识,那么这就会对最终的交际结果造成不好的影响。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因而在翻译中“文化缺省”这种现象同样十分常见,这种现象通常不被译者所重视。在将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中,源语作者会在其中省略掉大家耳熟能详的文化常识,但这些常识是目的语读者认知图式中所陌生的内容,所以这时译者就应该对缺省内容进行填充和补偿。当然,译者需要充分理解原文,将目的语与源语相互联系起来,在目的语中找到与源语省略部分相同的词汇或短语,借以减轻文化缺省可能带来的交际障碍。举例来讲,民间有着“好女不吃两家茶”的说法,其中的“茶”与婚配等相联系起来,事实上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就流传着这样的茶俗。很显然,国外读者不具备这种文化背景知识,译者在翻译时需要对茶与婚俗之间的关联进行补充说明,使读者可以充分理解相关内容。

2 中医文献英译的文化缺省与补偿——以中国茶文化意象传达为例

2.1 中医文献英译出现文化缺省的原因

中医药学的历史十分悠久,古代中医药文献资料也极为丰富。在中医文献中,我们可以捕捉到传统文化的影子,中医领域与我国古代文化相互交织交融,逐渐成为一种影响深远的东方文化——中医文化。诸如“阴阳”、“五行”、“元气”等在内的中医术语事实上源自于其他文化领域,中医讲其他文化内容加以引用,进而使抽象化的医药知识变得极为形象易懂。同时,中医还融入了我国传统朴素的哲学思想,这些哲学意味的词汇被用来解释各种病理现象。中医融入了很多抽象难懂的哲学性词汇,导致这些词汇容易引发歧义,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翻译的难度,因为译者在目的语中很难找到与源语相近或相似的替代词。在我国古代中医文献中找到大量与“茶”有关的文字记载,比如“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神农食经》)、“茶治便脓血甚效”(《伤寒杂病论》)和“苦茶轻身换骨”(《别录》)等。这些记载中不难发现大量与茶有关的文化意象。举例来讲,“八仙茶”事实上是茶文化与我国古代传说相融合的产物,其中的“八仙”源自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神话故事。很显然,国内读者可以理解“八仙”的含义,但是国外读者对八仙较难理解,因为他们的文化中没有这样的神话故事,译者需要对缺省掉的文化内容进行补充说明,帮助国外读者理解“八仙茶”的由来及其与神话故事之间的关联性。

2.2 对中医文献英译文化缺省进行补偿的必要性

我国中医文化博大精深,其对人体诸多疑难杂症都有着相应的解释。在全球范围内,西医的接受度明显要高于中医,这一方面与中医的推广和宣传不足有关,另一方面与中医文献英译的不足也存在关系。由于文化上的差异,中医文献资料中会出现文化缺省这种语言现象,译者需要对这些文献资料进行充分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填充和补偿。事实上,补偿中医文献中的文化缺省是十分必要的。首先,这有助于推广和宣传我国中医文化。比如译者将“五虎茶”、“八仙茶”等进行补充说明,可以使读者认识到茶与中医之间的关系,进而理解中医在治病上的特点。其次,对文化缺省进行补偿有助于我国中医行业的发展。我国中医文献中存在许多抽象、难懂的内容,将这些内容翻译成英语很显然能够促进国外人士对中医的理解,帮助中医产业走向世界舞台。再次,补偿文化缺省内容还有助于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原因在于,我国中医文献是中医文化的载体,中医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与我国其他传统文化相互交融,中医文化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原文进行补充说明可以使更多人认识我国传统中医文化,这也就意味着我国传统文化可以被世界上更多的人所认识和接受。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样做有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推广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3 关联理论下中医文献英译文化缺省的补偿策略——以中国茶文化意象传达为例

从上述分析入手,我们了解到补偿中医文献中的文化缺省是十分有必要的。基于关联翻译理论,译者应该认识到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联系,使目的语尽可能达到源语的效果,这样目的语读者在阅读译文时才能够真正理解源语内容。关联理论下中医文献英译文化缺省的补偿策略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3.1 直译与意译相结合

译者在运用直译和意译时需要区别对待。首先,就直译法而言,如果译者能够直接在目的语中找寻到与中医文献相对应的术语或词汇,且这些词汇不影响到读者的理解,那么译者就可以使用直译法。比如,中医中的“心肝脾肺肾”可以直接根据字面含义进行直译,即“heart”、“liver”、“spleen”、“lung”和“kidney”。再比如,“苦茶轻身换骨”中的“苦茶”可以直译为“bitter tea”,这样翻译不会影响到读者的理解。当然,我们在翻译时需要将其与植物学中的“camellia”(苦茶)相区分。其次,就意译法而言,如果中医词汇中有着明显的文化背景,这些文化背景知识是目的语读者所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当这种情况出现时,译者不妨采用意译法进行翻译。比如,“黑珍珠茶”是产于福建省的一种特殊茶叶,该茶叶成品为球形,颗粒饱满,颜色呈现暗绿色,形似“黑珍珠”,故此得名。译者在翻译时切不可将其翻译为“pearl tea”(珍珠茶),因而“pearl tea”表示一种将珍珠磨成粉后与茶水相混合而成的饮品,而不是“黑珍珠茶”这种茶叶泡制而成的茶水。因而,建议将“黑珍珠茶”译为“black pearly tea”,也就是“黑色的、形似珍珠的茶叶”,这种译法更能够传达源语内容。

3.2 灵活运用注释法、音译法

对于中医文献中的茶文化意象,我们必要时还需要考虑注释法和音译法。比如上文所分析的“八仙茶”就可以采用注释法和音译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翻译。“八仙茶”译为“Baxian tea(Baxian symbolizes the eight immortals in Chinese legend)”。同样地,“五虎茶”源自于《理瀹骈文》,其表示“生姜、葱白、核桃、细茶、黑豆”这几种植物熬成的汤,该茶可以辅助治疗伤寒感冒。在翻译“五虎茶”时,译者不应该按照字面翻译为“Five Tiger Tea”,因为这种译法会让读者不明所以。此处建议将其译为“Wuhu tea(Wuhu means five components,i.e.,ginger,scallion,walnut,fine tea,black beans)”。注释法与音译法相结合,可以有效解决中医文献中不易翻译的问题,同时又能够使读者充分理解相关内容。

[1]段丽.关联理论视角下古籍英译的文化缺省及其补偿策略[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3):164-165.

[2]石书贵.中医英译中文化缺省及补偿的关联解读——以中医论文摘要英译为例[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6(2):115-117.

[3]李洁.接受理论视角下《黄帝内经·素问》英译本中文化缺省和补偿策略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

[4]D Normile.The New Fa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Science,2003,299(5604):188-190.

[5]关乐,杨关林.中医英语翻译——中医世界化的关键环节[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4):127-128.

猜你喜欢
缺省英译译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摘要英译
基于“缺省模式”设计平台的控制系统研发模式重塑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社会科学家(2020年8期)2020-02-21 08:28:30
要目英译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5:38
缺省语义模式下话语交际意义研究
关联期待与缺省推理下缺省语境的生成模式
外国语文(2015年4期)2015-11-14 01:57:56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外语学刊(2014年6期)2014-04-18 09: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