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中传统文化之茶文化的应用研究

2018-01-19 04:07:44
福建茶叶 2018年11期
关键词:思政课课程内容茶文化

高 巍

(沈阳体育学院,辽宁沈阳 110102)

伴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国内的教育领域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整和优化,茶文化的文化实践也在这个时期进行了拓展,拥有了现代化的实践价值和引导功能,但是,本身存在的问题也非常多,尤其是在高校思政课的实践应用过程中,许多教师并不懂的如何将茶文化应用在其中,一些时候不仅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还出现了一些较为繁琐的问题,影响了实际的文化教育。茶文化在当前时代的教学延伸,主要的特征集中在文化价值实践和文化探索上,不仅使得许多课程的教育呈现出全新的特征,而且变得更加现代化。高校思政课程对于传统茶文化的应用需要从两方面出发,一方面是茶文化的基础文化性质,注重于将一些简单的茶文化引入高校思政课当中,持续给予学生完善的文化教育,另一方面应当是茶文化的精神内涵,这一内容如果仅仅想要通过简单的知识传播是很难实现的,转而需要大量的文化深入了解,深层次探索茶文化的实际内涵,才能得出相应的结论。为此,高校思政教师有必要加强对传统茶文化的科学研究,努力将茶文化导入到基础的教学当中,实现高质量的思政教学流程。

1 高校思政课中传统文化之茶文化应用的重要性分析

很多人认为高校思政课中传统文化之文化的应用并没有实际的效果,也不需要加以科学的应用,这样的认识是完全错误的,它很难实现良好的文化应用和实践效果,转而会出现较多的应用阻碍,尤其无法完全掌握茶文化内涵。对于高校思政课而言,传统的课程开展,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传授式教学,这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所有的教学开展都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但如果仅仅向学生传授一些简单的知识,可以发现学生很难完善地了解和学习到思政知识,转而会存在较多的学习问题。而如果通过引入一定的文化特色,吸引学生去深层次地理解和认识茶文化,却可以发现最终的结果将得到相当大的转变。对于高校思政课而言,茶文化的应用主要有两方面的重要性。第一,茶文化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应用,能够打破传统课程的乏味和无趣,给予高校思政课更多的趣味可言,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课程的积极有效性,主动参与到课程的实践当中。这样的学习往往能够给予学生很大的学习热情和活力,多方面推动学生思政认知的积极成长。第二,茶文化在高校思政课程中扮演的角色往往较为特殊,而且大多数时候都不会是文化基础,转而应当是文化引导,即在思政课程内容的基础上,需要进行文化拓展和实践,努力给予学生更多的文化理解能力,培育学生的思政实践思维,最终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

2 茶文化在高校思政课当中的应用方向探索

2.1 茶文化的基础文化实践

茶文化在高校思政课当中的应用,首先必然需要从茶文化的基础文化实践出发,努力提高茶文化实践的科学有效性,使得茶文化变成一种课程辅导文化,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简单地去学习思政知识。在接触高校思政课程内容的时候,很多学生感觉乏味,并且对于整个课程内容没有丝毫的兴趣。这样的状况在现如今的高校思政课程开展当中,似乎属于一种最为常见的状况。而对于这一状况的改变,很多教师仅仅注重对基础教育方法的调整,却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许多时候难以满足学生的转型和成长需求,相应的实践效果也很难完善地呈现出来,有待于新时期做出全面的调整。如果将茶文化合理地应用到其中,并通过基础的茶文化进行文化拓展实践,不仅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为学生带来崭新的学习方向,不需要再拘泥于传统的学习模式当中,可以从茶文化的角度进行探索和实践。相比较而言,茶文化比起枯燥乏味的思政课程内容,更加有利于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接受。教师也可以从茶文化的角度,将茶文化的文化实践与思政课程内容紧密地联系起来,以不断焕发出全新的活力,实现高质量的教育流程。比如,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较为简单的茶文化内容,然后将这些内容作为引导,帮助学生去学习和理解茶文化。

2.2 茶文化内涵的多样化塑造

对于茶文化而言,最为关键的内容并不是基础的茶文化,而是茶文化的内涵。那么什么才是茶文化的内涵呢?事实上,茶文化的内涵是一种精神塑造,也是一种文化核心,它的本质在于文化的特殊性。茶文化的内涵与精神意境有直接的联系,很多人在品茶的过程中,会伴随着茶的独特味道,产生相应的感知,并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认知。这样的过程不仅仅是一种文化实践,也是一种现实认可。茶文化内涵在高校思政课当中的应用,能够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认知,不断培育学生的文化意识,帮助学生建立全新的文化认可内涵,逐步培育学生的文化意识,使得学生各方面的文化认知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在茶文化内涵的塑造上,教师可以选择的方法非常多,最为基础的方法便是将茶文化的一些品鉴引入到课堂上来完成,如对于一部分茶文化,可以简单地提出来,然后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对这些内容做出相应的品鉴,提出实际的认知。对于学生在理解上的错误,教师也可以做出积极的改正,然后与思政课程教育内容紧密地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探索,不断改善学生的文化认知和思想道德素养。

3 茶文化在高校思政课当中的实践应用

3.1 注重对茶文化的科学引入

茶文化在高校思政课当中的实践应用,所指的并不是简单的茶文化引入,转而应当是一种文化实践和文化探索。在这样的文化探索当中,茶文化所扮演的角色非常关键。本质原因在于学生在平时所接触的思政知识较为复杂,很难形成准确的理解,转而会出现较多的认知误差,使得实际的文化见解出现较大的偏差。在这个时候,往往就需要加强茶文化的科学引入,努力使得茶文化成为课程的主导引入文化,逐步使得整个文化实践拥有更加深层次的引导意义。教师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应当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深层次地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各种文化,然后加以多方面地调整,不断实现高效率的教育流程。在对茶文化导入的过程中,教师在最开始的阶段,应当选择一些最为简单的茶文化内容,一方面便于学生迅速地理解和接受,另一方面可以使得茶文化的教育变得更加合理完善,也会具备更多的现代化特征。在后期的文化导入过程中,考虑到学生已经对茶文化的基础内容形成了一定的认知,教师便可以在这个时候,选择一些专业度较高的茶文化内容进行导入,持续改善学生的文化实践特征,改善最终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3.2 加强对茶文化内涵的多重塑造

高校思政课的开展,本质上是为了培育学生的思想政治认知,而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内容在于茶文化内涵的理解,如果学生无法对茶文化内涵形成深层次的理解,相应的文化实践也会存在多方面的文化。教师在新时期的高校思政课开展当中,应当对茶文化内涵进行多重塑造,努力添加全新的文化内涵,提高茶文化的教育魅力,让学生逐步感受到文化的基础内容和实践本质,并能够做出相应的调整。在对茶文化内涵进行塑造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从茶文化的角度进行多方面的思考,不断给予学生全新的文化视角,引导学生去深层次地探索和理解茶文化。对于学生在接触茶文化内涵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师需要加以耐心地指导,与思政课程充分地融合在一起。这样的教学流程,不仅可以使得传统文化得打本质上的推广,还可以提高思政课程的趣味性,让人们更多地感受到现代化的文化内涵,实现高效率的文化拓展。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茶文化在新时期的发展当中,所具备的教育特征和实践方式已经变得较为完善。但是依旧会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出现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在高校思政课程中的应用,需要保持较高的融合认知,探索出全新的文化内涵和本质,不断提高基础的文化实践能力。教师需要在这一时期加强思政课程与茶文化的高效融合,逐步提高思政课程的教育成效。

猜你喜欢
思政课课程内容茶文化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现代装饰(2021年2期)2021-07-21 08:28:26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社会科学家(2021年3期)2021-04-30 09:12:04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现代苏州(2019年16期)2019-09-27 09:30:32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3:02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