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 晴
(渭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渭南 714099)
随着我国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我国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国际竞争当中,人才的作用和力量就日益凸显。而高校作为人才培育的重要基地,担负着十分重要而神圣的使命。而高校管理者、教师团队职业道德的高低,会在潜移默化间对学生们的思想、行为以及价值理念产生重要的影响,直接决定了高校人才培养的力度。对于此,高校就要将学校的职业道德建设摆在更高的位置来推动。而要做好这项工作,就不妨将我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融入其中,利用茶文化的知识体系和价值理念,更好地推动我国高校职业道德建设。
我们所说的高校职业道德,包含了高校管理者、后勤人员、行政人员、教师团队等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但其实严格来说,高校职业道德的范围主要集中在高校教师团队当中,因为他们是知识文化的传播者、优秀思想的引导者,对于学生的成长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是一个统称,其包含了教师的道德修养、价值观念、人文品质以及行为规范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作为传道受业解惑者,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甚至是决定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
高校的管理者和教育者,承担着教育下一代的重任,他们要通过自己的工作,把人类几千年来所创造的物质知识和文化知识以及精神思想传承给一代又一代的大学生群体,让学生们在“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接受到优秀的价值理念,并建立和完善自己的知识文化体系。从这一方面来讲,高校管理者和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启迪学生心灵、提升他们精神层次的“解惑者”。另外也要看到,高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其“劳动产品”,但是其又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并且是具有知识文化水平和思想活力的人,他们的道德水平、知识能力、创造力的高低,直接决定未来我们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可以说,从小处说,高校是在培育学生,但是从大处讲,高校其实是在塑造我们社会今后的样子,决定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这就决定了高校管理者和教师团队职业道德必须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性。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的名言,这句话也一语点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所具有的感染力和示范性。大学生一般都是二十岁上下岁数的年轻人,他们的人生经验尚浅,无论是主动还是在潜意识中,他们都有很强的模仿性和学习性。因此,老师的一言一行、精神面貌、道德修养会成为学生评价和模仿的对象。特别是对于大学生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没有接触过的事物,他们会在第一时间观察老师的举动和言行,可以说在这方面高校教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是言之,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越高,就越能给学生们形成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让他们在潜移默化间学习教师身上的闪光点。
从现实看,高校被人们称之为一个“小社会”,这有其道理所在,因为高校是学生们距离社会最近的一个阶段,而高校的学生会、社团、班级组织等框架结构,与当今社会有很大的相似度,其被称之为“小社会”也很正常。再加上我国高校多为综合性大学,专业多、部门多,因此很容易出现一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利益矛盾,如奖学金申请、勤工俭学名额、学生会选举等等;也很容易出现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利益矛盾,如职称评选、论文发表等等。这些天然的矛盾一旦处置不当,极易出现这样或是那样的冲突,影响高校的和谐局面。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管理者、教师的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就凸显了出来。拥有优秀职业道德的管理者和教师,能够凭借自己的人格魅力,去调节和化解各种矛盾,并且还能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教育和感染他人。
从现实看,无论是高校的管理者还是教师,其工作和活动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学校的范围内,他们还经常走出校园去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如讲座、培训、公益活动等等。所以他们也会将自己的职业道德带到社会上,影响和带动其他的人,对于我们社会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高校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涵盖人文、道德、价值理念、理想追求、行为规范等多方面的内容,可以说要想更好地推进高校职业道德建设,就必须要从我国优秀的精神思想和传统文化中提取和凝练出富有感染力和教育意义的内容,将其与高校职业道德有机融合。而我国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其在两千来年的发展历史中,一方面跟其它各个知识文化领域进行交融碰撞,让自己从物质的层面上升到了文化的领域,拥有了十分丰厚的知识文化体系;另一方面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其它流派的思想精神和价值理念,使自己又从文化领域升华到了思想乃至哲学的境界。因此,将茶文化融入到高校职业道德建设当中,是十分契合我国高校职业道德实际情况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高校管理者和教师的知识文化水平、道德修养和价值理念,下面我们分别进行阐述分析。
从现实看,很多文化种类是相对封闭的,与其它领域的文化种类很少有交叉的,至于能够融合发展的更是少之又少。而茶文化不同,其所具有的包容性和渗透性是其它文化种类不可比拟的。茶文化最开始形成于魏晋时期,基本上以自己的天然属性为主要内容,既质朴、自然、幽雅。但是从唐朝开始,茶文化开始迅速与其它领域进行融合,如茶文化与诗词的融合,诞生了大量脍炙人口、流传甚广的古典茶诗茶词;茶文化与我国传统建筑和环境营造艺术结合后,产生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中国园林文化,以及闹中取静、典雅宁静的茶室、茶亭等饮茶环境;茶文化与歌曲和舞蹈的结合,诞生了我们熟知的赣南采茶舞、广西采茶曲、江南茶艺音乐等茶文化艺术形式;茶文化与历史的融合,给我们留下了“茶马古道”、“茶马互市”、“张库大道”、“万里茶道”等历史文化遗址;茶文化与手工制造艺术的结合,诞生了诸多风格、诸多材质的茶碗茶杯茶壶,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可以说,这些仅是茶文化深厚知识文化底蕴的“冰山一角”,将其融入到高校职业道德建设中,能够让高校教师拥有更加完善而充实的知识文化体系,并且可以将各类知识进行整合,以更加新颖生动的形式传授给大学生。
茶文化的中庸和谐理念,强调人们要在为人处世中,秉持一种恰如其分、不过分的态度,同时还要友善待人,让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始终处于一种和谐友好的局面。将其与高校职业道德融合,可以让高校教师更加富有亲和力,让老师与老师、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这对于教师开展各项教学工作大有裨益。茶文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理念,是一种入世的精神理念,要求人们要不断学习,增强自己的能力和本领,并积极参与到国家社会的发展当中,要把个人的理想抱负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从高校实际看,一些高校的管理者和教师在这方面有所欠缺,有些人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自己有一份不错的收入,至于其它并不上心。因此在职业道德建设中,就要将茶文化的这些理念融入其中,让高校广大教师真正拥有教书育人的工作理念,拥有为国家培养未来栋梁的责任感。同时,茶文化的这种入世的理念,还能不断鞭策高校教师主动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现代人才。
由于道家思想的介入,为茶文化增添了一些“出世”的思想内涵,让茶文化变得更加超然洒脱。“天人合一”理念强调人要将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放置于自然规律之中,要尊重自然和顺从自然,并且要学会从自然当中汲取智慧,感受到自然的韵味和魅力。“天人合一”思想能够让人的心态更加洒脱和超然,面对荣誉,能够做到不骄不傲,以平常心对待,面对失败,亦能以乐观平和的心态面对,做到不气不馁。我国高校教师不仅面临着很繁重的教学任务,同时职称、论文、各项评比等任务也很多,而人的精力又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什么都做到最好。因此一旦遇到挫折或者是失败,极易出现灰心丧意的情况,影响他们的工作以及教学。而将茶文化融入到高校职业道德建设当中,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高校教师的抗压能力,培育他们积极乐观、超然淡定的心态,让他们在工作中更加从容平和,并且也会将这种心态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们也能以更好的心态面对各种得与失。
禅茶一味强调人们要通过饮茶,去感悟到人生的真谛和宇宙的终极奥妙,学会见微知著、举一反三,从复杂的事物表象看透其本质所在。将这种哲学理念与高校职业道德进行融合,能够让教师的思想更加透彻,去达到一种超脱淡然、优雅平和的思想高度,并以此带动学生思想境界的提升。
近二十年来,在教育改革和高校扩张的背景下,我国高校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尽管这样高等教育更加普遍和平民化,但是由此带来的少数高校教师的整体职业水准下降也是不争的事实。对于此,高校就要在今后的老师招聘工作中,从源头上对新教师的职业道德进行把控,引进更多具有较高职业道德的年轻教师,以此来提升高校教师团队的整体水平。在进行新教师的考评和引进时,不妨把茶文化的有关知识和思想加入进去,在保障新教师拥有较高专业能力的同时,更要做到其拥有较高的人文修养、道德水准和优秀行为习惯。
当前我国教育部门愈加重视高校的师德教育和培训,并将其贯穿于教师职业生涯的全过程。因此,对于高校现有的教师团队,学校就要通过培训、学习、讲座等方式,从茶文化的思想和知识内涵中提取与高校职业道德有关的内容,并且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讲解,让其更加入心入脑,让高校教师在茶文化思想的熏陶下,拥有崭新的面貌和气象。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对于高校教师来讲更是如此。当今社会日新月异,各种信息知识更新的速度十分快,所以要想当好一名高校教师,就应当不断保持一颗求知若渴的心。在这方面,茶文化拥有博大精深的知识文化体系,并且通融各个领域,可以让老师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另外,茶文化所蕴含的思想理念,可以提炼出很多的方法论,很多都是前人从实践中总结和概括出来的正确哲学方法。因此茶文化的融入,能够对高校老师的学习方法、学习方向、学习技巧起到很好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因此,在将两者融合的过程中,一方面就要通过茶文化的知识文化内涵来增强高校职业道德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要更好地从茶文化中提取出正确而既有实效性的方法论,让其更好地在高校职业道德教育中发挥出更好的指导作用。
[1]张秦.关于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6):17-18.
[2]梁栋.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新视角[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24-26.
[3]杨玉荣.浅议儒家道德修养观与大学生道德修养[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4):104-105.
[4]苏巧雯.谈茶文化在校园的育人功能[J].广东茶叶,2007(3):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