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与学校教育管理相结合的作用探析

2018-01-19 05:26:08
福建茶叶 2018年5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茶文化理念

牛 犁

(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河南新乡 453000)

引言

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校教育管理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此时,管理的目的,不再是提高教学质量,而是以提高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在管理中要体现生本原则以及和谐的教育理念。而茶文化的融入,恰恰弥补了传统教学管理的不足,实现了教学管理在和谐发展、以生为本方面的优化完善。茶文化的强大思想内涵,还能够助推教学管理的实施,净化和熏陶学生思想,营造更加人性化、和谐化的校园教学环境。

1 茶文化与学校教学管理结合的意义分析

在我国最新的教育改革要求中,现代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帮助学生获取文化知识,更是要在各种管理中体现和谐,这与我国的茶文化精神不谋而合。因此,在现代教育中融入一定的茶文化课程,不仅能够更好提升教学质量,深化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便于教师展开教育工作,帮助其提升教育管理水平。

1.1 为保证和谐有序的师生关系,同时教师可开展和谐教育理念,我国的教育工作应当严格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教学管理中的双方教师与学生,不仅是在学生被管理的层面上要做到和谐有序,管理方的教师也要做到尊重学生的客观差异,做到均衡管理,而其中的理念与我国的茶文化高度吻合。换言之,在教育中融入茶文化思想,即为尊重思想的渗透过程。在茶文化的理念熏陶下,不仅教师教育的积极性得到较好地激发,自主改进教学中的不足,不断深化教学的效果,学生在和谐有序的氛围中,也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并通过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更好提升自己的学习质量。

1.2 在我国教育局下发和谐教学管理的改革要求后,大多数学校在实行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区,即学校往往呈现重理轻文的教育思想,同时在目前应用型人才需求量逐渐扩大的形势之下,往往学校在应用型课程、理科课程上设置较多,却没有重视应有的人文素质思想教育工作。而在课程中增设茶文化的相关教育课程,由于茶文化具有节奏较慢、内容丰富的特征,故而学生在茶文化历史背景、饮茶泡茶的过程中,很容易在潜移默化间提升自身耐心的品质,感受我国深刻的茶文化内涵的同时,接受、践行了素质文化教育。

1.3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中我们不难发现,为营造和谐有序的教学氛围,脱离不了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这三方的共同努力。而通过茶文化的相关课程学习,能够很好启发教师在管理工作上做出一定的优化调整。例如,茶文化中饮茶的过程具有较多的制度与规范,只有恪守相应的规律才能做出好的茶品,而学校教学制度的确立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有尊重学生符合其发展规律,才能创设最为适合学生的相关制度。同时,教师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有机地将茶文化理念知识在其中灌输,能够更好帮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适应茶文化中的精神品质,在其心理思想方面有着深刻的影响。也只有运用好茶文化的相关理念,学校才能确保向社会输出高素质、高品质的文化人才。

1.4 在学校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合理的教学评价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过教学评价,不仅能够客观反映该阶段的学生学习情况,还能从侧面反映出教师的教学管理工作是否进行完善。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的学校的教学评价机制仍然过于片面,仅以学生的成绩作为最终的评价与考核,这样生硬的方式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创新发展,与我国培育创新型人才的理念背道而驰。而茶文化不仅传承了我国五千年以来的精神文明,更在新时期拥有自由、创新的价值观念。故而在我国学校的教学考核中融入茶文化的思想,能够更好帮助学生打破常规,营造一个更为创新化、多元化的学习空间,摒弃过往对学生的“唯成绩论”原则,驱使我国的学生朝着创新化、思辨化发展,为学生日后踏入工作岗位也夯实了基础。

2 茶文化与教学管理相结合的对策分析

茶文化教学理念并非只停留在理论教育阶段,学校必须出台合理的措施与方法,将其有机地融入原有的文化知识课程之中,发挥茶文化教育中的精髓,驱使我国的教育手段更为多元化,保证学生学习到应有的文化知识的同时,提升自我的精神与品质。

2.1 在我国新课改的要求之下,我国的各个学校都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结合目前各个学校与学生的现实情况与茶文化课程相对抽象的客观条件,学校应当将茶文化教学进一步剖析,使得其不仅具有具体的课程内容,更含有丰富的教育管理理念。而学校的首要任务,是解读茶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改观目前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目前我国的学校的教育往往对口其专业和未来的就业岗位,过分强调学生的职业知识的教学,尽管从教学理论与学生的未来情况来看,这样的教育观念没有错误。但在新时期,我国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不单单是高技能水平高知识文化水平,而是具有高素质、高素质品质综合性人才。而由于学校方面重理轻文的思想较为严重,学校往往缺乏相应的心理课程或思想课程,即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一定的心理障碍或思想错误,学校也难以第一时间发现并治理。通过茶文化的课程,学校能够做到潜移默化间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价值理念,确保学生正常的身心发育。

2.2 尽管目前大多数的学校依据国家的要求,改善了过往偏科的现象,但由于相关心理与思想课程相对较为枯燥乏味,学生往往难以提起应有的学习兴趣,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不利。为解决这一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学校可积极引入茶文化的相关教育课程。由于茶文化的内容更为丰富且生动,学生往往会被其多元化的内容而吸引,从而更好投入学习的过程之中,潜移默化间得到了思想品质的提升。

2.3 在开展茶文化的相关教育的过程之中,应当符合循序渐进、逐渐开展课程的策略。而首先要对学生展开茶文化相关的“静”之道理念。目前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呈现明显的浮躁心态,不仅在课堂中呈现专注力不够、无法较好投入学习,在作业完成率上也没有达到相应的规范。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如果学生无法做到静心开展学习,不仅其学习效率较低,其学习质量也没有相应的保证。而针对这样的现象,教师如果一味对学生采取批评的教育,容易引发其逆反心理,反而无法让学生做到静心学习。而在教学中融入茶文化教育,通过饮茶、泡茶中讲究慢速的理念,学生会在潜移默化间戒骄戒躁,以更为稳定静心的状态开展学习。同时,针对部分急于求成的学生,教师也要教育其“欲速则不达”的理念,从而使得学生放平心态,通过日常点滴的积累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此外,教师也应在教育中遵循“静”的相关理念,以更为耐性的态度教育学生,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2.4 学校应当利用好茶文化之中的“真”的理念,向学生灌输待人真诚、真情面对社会的思想品质。目前我国部分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缺乏应有的真诚品质,无论是待人接物还是在学习中,都没有恪守最基本的真实原则。而教师为了取得更好的思想教育结果,不应当直接指出学生的错误,而是借助茶文化的相关教育课程,逐步将真诚、真实的理念灌输给学生。此外,目前部分学生与家长对教师存有一定的偏差观念,认为教师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针对这一现象,教师也要遵循真诚、真心的原则,改变家长与学生的偏见,更好发挥教师的职责,使得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3 结束语

为了进一步促进学校教育管理的改革与发展,优化教育管理对策与实效,将茶文化与学校教学管理相结合是非常必要的。茶文化能够弥补传统教学管理的不足,提升教学管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优化教学管理理念与方法,与此同时,茶文化还能够实现自身的传播与发展。作为当代学校管理者,应该积极投入到茶文化与学校教学管理融合的工作研究中,促进两者的有效融合,以实现茶文化效能与学校教学管理效能的双重提升。

[1]张桂萍.茶韵满园,以茶润德——学校拓展德育体验活动新途径[J].考试,2015(11):82-83.

[2]晏冏秋.探析情景教学法在职业学校茶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2012(22):29.

[3]康健.茶业经济与近代教育事业的变迁——来自祁门县的个案研究[J].徽学,2011,7(00):70-81.

[4]钱忠梅.浅论在中职学校引入茶文化课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8):156.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茶文化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现代装饰(2021年2期)2021-07-21 08:28:26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24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1:24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1:24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现代苏州(2019年16期)2019-09-27 09:30:32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34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国卫生(2014年9期)2014-11-12 13: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