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迪
(白城市通榆县边昭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吉林白城137201)
玉米收获时间对玉米产量和品质有很大影响。生产上玉米多在果穗包叶发黄、上部籽粒变硬时收获。但此时属玉米腊熟期,籽粒尚未完熟,此时收获不仅会降低玉米产量同时还会抑制玉米的出粉率和品质。因此,为保证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确定玉米的最佳收获时间非常重要。同时,玉米收获前要做好防雨涝、防早收、防倒伏等工作。
由于玉米的籽粒着生在果穗上,成熟后不易脱落,能够在植株上完成后熟。因此,玉米可以在籽粒完全成熟时收获,此时玉米籽粒已经完全成熟且含水量达到最佳状态,即完熟期是玉米的最佳收成期;若进行茎秆青贮时,可适当提早到蜡熟晚期或完熟初期收成。
正确掌握玉米的最佳收获时机,是保证玉米优质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完熟期后若不能及时收获,此时玉米茎秆支撑力则会下降,植株易倒折,倒伏后果穗触地容易引起霉变,同时也易遭受鸟虫的危害,使玉米的产值和质量形成遭受损失。玉米是否进入完熟期,可从其外观特征上判断,植株的中、下部叶片已变黄,基部叶片干枯,果穗黄叶呈黄白色而松散,籽粒乳线消失,籽粒变硬、黑层出现,并呈现出本品种固有的色泽为适宜。
玉米的收获方法分为人工收割和机械收割2种。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分布不均,由于地形条件的限制也导致玉米收获方式有差异。由于我国具体地形的限制,平原地区多采用联合玉米脱粒机进行收获,山区或者丘陵地段或小面的种植区域则多采用人工收获的方法,有条件的地方也利用小型玉米剥皮机、玉米脱粒机等小型玉米收获机进行收获。
人工收获就是玉米自然成熟后,农民直接进入大田,通过手工的方式将玉米果穗掰下,这样的收获方式需要耗费很大的劳动力,而且效率比较低,随着机械化的不断发展,很多玉米生产区都实现了玉米生产机械化,大部分玉米产区都使用收割机进行玉米收割,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劳动效率,同时也降低了大家的劳动强度,解放了劳动力。但是机械收获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容损坏玉米果穗,籽粒在收获过程中脱落,从而影响玉米产量。
玉米收获后的贮藏也是玉米生产的关键环节,玉米在进入贮藏前要进行自然通风降水。对高水分玉米要采用自然通风办法,降水提质,防止霉变。根据玉米的特点,通常可采用籽粒贮藏和果穗贮藏2种方法。
穗藏法就是不用脱粒,整穗贮藏存放的方法,玉米穗藏法主要有2种:堆藏。堆藏是将去掉苞叶的玉米整穗放入能够通风的仓库或者粮仓,等到售卖时或来年再脱粒;挂藏。将玉米的苞叶撕开编织成辫状,用绳子或者铁丝连接悬挂,长度根据场地具体情况确定,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并避免被雨淋到。
穗藏法的优势。由于不用脱粒,孔隙度很大,空气流通性好,贮藏堆内的温度和湿气容易随着空气流通散发出去。有时玉米内的水分来不及进行晾晒干燥,采用整穗堆放的方式过冬,这样即可将玉米籽粒的水分下降到安全标准范围之内,等时机合适时再进行脱粒贮藏。另外,贮藏过程中玉米包叶还能起到防虫、防霉的作用。有利于营养传输,由于玉米粒和穗轴连接,这样可以促进营养成分继续向玉米粒内输送,增加玉米粒的饱满度,促进籽粒的后熟。
粒藏法。如果考虑到仓容量、保管、运输费用则以粒藏为主。将玉米脱粒,放进编织袋,在屋内堆放,保持空隙,以利于通风,玉米籽粒贮藏前,应晒干,使其含水量不超13%,温度要低于30℃。玉米入库前后要做好防虫、鼠、霉变等的防范处理工作;经常性的检查湿度和温度,若有受潮发热的现象,要及时翻仓晾晒;粒藏堆高一般在3m左右,并保持有间隙可通风;如果玉米粒水分含量在16%以上,堆高应该控制在1~1.5m,保持通风,保藏时间不能超过6个月。
粒藏法的优势。粮仓的容量利用率比较高;粒藏时如果密闭性较好,保持种子的低温干燥状态,可以保持种子的活力,同时减少虫、霉害,延长贮藏期。
除杂。除杂工作要做好,尤其已脱粒的情况,如含有杂质比较多的玉米,发生虫害和霉变的几率大增,本来就处于雨天,所以更应该保证玉米的清洁;虫害。出现虫害是很正常的情况,特别是一些粘虫、玉米螟等,在脱粒时进入到玉米堆里面,不及时防治,繁殖很快,影响品质;发霉。如果有些玉米已出现发霉症状,建议单独取出来存放,不要和好的玉米继续放到一起,及时通风吹干。
生产上下雨天把玉米堆积,用塑料布密闭,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里面不通风,短时间内温度内积导致玉米发霉,这是玉米贮藏误区,塑料遮盖先要勤通风,不时翻动,同时要保证塑料布上不能有积水,雨停后要及时通风。
玉米含水量高低会影响收获后的贮藏,含水量过高会导致玉米在贮藏过程中会生霉、霉变,降低玉米的质量和商品性。同时,在卖玉米的时候,玉米的含水量会影响玉米的收购价格。因此,农户在玉米收获后一定及时了解玉米的含水量。
一瞧,瞧玉米籽粒顶部的细纹,细纹越多表示玉米的含水量越低;二抓,抓一把玉米粒用手紧握,外溢多的说明含水量较低;三咬,用牙咬一下玉米粒时听到清脆的声音而且杠牙,说明玉米含水量较低;四看,观察玉米粒,如果胚芽干燥,呈现干白色,横断成碎粉状,说明玉米的含水量约为13%;五掐,用手指掐玉米胚部上部,如果两边出现凹边稍有痕迹,说明玉米的含水量约为14%。若两边凹陷痕迹较大且有破皮,说明玉米含水量约为15%。若掐玉米胚部上端发软,粒色阴暗,含水量约为16%。
合适的籽粒含水量是玉米收获的必要判断因素,如果玉米籽粒的含水量过高会导致玉米籽粒破碎率升高,需降低到合适含水量。
站秆扒皮晾晒的优势:可降低玉米籽粒的含水量5%~9%,可促进玉米提早成熟5~7d;增加玉米产量约5%~7%;提高玉米收获后籽粒的成熟度等。进行玉米扒皮晾晒时间非常的关键,既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过早会阻碍玉米籽粒的营养物质转化,导致产量下降,过晚则会失去扒皮晾晒的意义。扒皮晾晒的时间应掌握在玉米蜡熟末期,即子粒形成一层硬盖时,用手一掐不冒浆为最佳时间,扒皮晾晒的方法是把包叶扒开,让果穗全部裸露在外晾晒20d。
延迟收获。为降低玉米籽粒的含水量可延迟10d左右再进行收获,这期间玉米经历风吹日晒,促进其天然降水。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可使玉米含水量降到20%左右。
堆积晾晒。将玉米果穗装入有空隙的口后打成垛,由于玉米在其中有较大的空隙,潮气容易散出,玉米不会发霉;如果想更安全一些,可以选择将玉米去皮后在水泥地上晾晒,由于秋季天气干燥,玉米会在短时间内晾干;也可选择将玉米系在一起,用绳子打成垛,这种方式可以增加玉米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加快玉米的晾晒速度;同时还可以选择用铁丝做的大围子贮藏,贮藏过程中由于玉米中间的空隙比较大,这种情况也有利于促进玉米籽粒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