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融入茶文化的思路与策略分析

2018-01-19 04:07:44
福建茶叶 2018年11期
关键词:启迪茶文化内涵

李 冰

(吉林医药学院教务处,吉林 132013)

在当前高校思政中使用茶文化时,不能“迷信”茶文化的精神思维与价值启迪,应该立足“学生”的基础关注点,让学生参与茶文化的诠释与应用,从而使茶文化资源,能够得以真正有效的融合与应用。正是通过融入合适的教学素材,丰富教学途径,从而实现思政教学的真正创新。

1 高校思政教育活动中茶文化应用的具体背景理解

在当前整个高校思政教学过程中,随着学生培养要求不断提升,要在研究高校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兴趣、习惯等一系列因素前提下,通过充分认知茶文化的应用价值,从而真正敢于突破思政教学的“常规”局面,实际上,在该教学活动中,只有融入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实际感受,在学生主动参与思政教学活动,积极参与思政学习的理念前提下,才能实现学生自身思想理念思维的真正提升。

事实上,思政教学,既是一门课程,也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观念和人文内涵的重要教学机制。当然,将茶文化融入思政教学活动之中,也培养学生品鉴和欣赏传统茶文化的能力,使得该教学活动成为传统文化继承与应用的重要平台。对于融入茶文化的思政课堂来说,其中所包含鲜活的思政教学素材,全面完善的素养理念,通过丰富实践环境,为学生全面、完善践行思政教育的价值内涵,恰恰是当前我们优化思政教学机制的关键所在。

对于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活动而言,完善的教学活动中,不仅诠释了思政教学的内涵,同时也诠释和融入了丰富的思想理念,以及全面而多样化的精神启迪,因此,我们在参与该教学活动时,要注重使用完善的文化思维和价值精神来激发和启迪思政教学。在对思政教学的内涵进行解析之后,实现思政教学的合理表述。

2 内涵启迪与精神共鸣——茶文化体系的价值内涵

茶的价值是深厚的,围绕茶所形成的文化机制也是生动、形象的,虽然从唐朝茶文化形成至今,人们依旧饮的是茶叶,但是无论是具体的饮茶方式,还是其中所包含的内容与理念都实现本质性创新。但是我们整体上应该以变化与不变的基础观念来认知茶文化的应用与诠释。茶文化,仍然是没有变化的。因此,茶依旧是大众参与,并且创造形成的文化机制。大众饮茶风气所造就的,不仅仅是饮茶这一成熟的习惯,更是人们将个人的理解与认识融入到整个饮茶活动之中,并且通过不断传播与交流,从而打造了系统化的茶文化内涵。

从唐朝开始,茶和饮茶习惯就成为大众生活中的重要因素,人们对茶的理解与各项认知逐渐融入其中,从而造就了这一有着几千年文化优势和历史内涵的重要文化机制。任何时期,我们想要更好的应用茶文化,都需要从大众创造这一基础性观点出发。当然,茶文化没有变化,在于其中依旧有物质性文化、内涵性文化与精神性文化等一系列复杂内容组成,如果我们想要真正意义上理解并应用好茶文化,就需要从这些复杂内容出发,通过有效引导、合理诠释,进而实现理想的应用效果。

3 高校思政教育活动中茶文化的应用价值

结合茶文化机制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气息看,将这一文化理念融入到思政教学活动中,不仅能够丰富思政教育的素材理念,也为茶文化的传承提供了践行机制。在高校思政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从单一的课程视角来认知该教学,必须立足学生学习诉求,通过丰富思维启迪,从而让思政教育呈现最佳效果。事实上,系统化的茶文化教学,不仅影响到学生自身对整个茶文化内容的具体理解与品鉴能力,同时也是实现思政教学最佳效果的关键“诉求”。

实际上,我们想要合理有效的利用茶文化资源,实现思政教学活动的价值,就必须注重对茶文化的精神启迪与人文价值进行挖掘。茶文化不是一种普通的文化资源,作为一种极其特殊的文化形式,该文化的诠释与应用都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精神理解与人文感知,所以,在当前思政教育活动中,想要对该文化进行有效应用,就必须注重回归到茶文化的“文化内涵”之中,通过深度融合,才能真正有效的发挥和展现茶文化的“人文”价值。

在茶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政教学活动之中,绝对不是普通的茶文化内容堆积,或者是一种常规性教学课程,更重要的是从思政精神理念启迪与人文思维激发出发,针对目前茶文化在思政教学中的一系列问题,注重立足学生自身的学习诉求,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有效发挥茶文化的精神力量。

在使用茶文化元素,优化高校思政教育活动时,要充分注重诠释学生自身的思想创造力与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茶文化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生动展示,更是传统文化的时代诠释。当然,在诠释茶文化的精神价值,利用茶文化开展高校思政教学时,必须让学生成为这一文化诠释与精神启迪的“主导”。

4 高校思政教育活动中茶文化机制的融入思路与策略

在当前高校思政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想要真正有效的融入和利用茶文化时,必须注重做到:首先,要为学生了解茶文化的精髓,品读茶文化的价值内涵,提供必要的文化环境,通过文化氛围上的有效熏陶和影响,真正引导学生形成必要的创新精神。融入茶文化的思政教学活动本质,就是通过茶文化理念的有效诠释,从而引导学生形成必要的思维理念和精神内涵。在茶文化融入整个思政教学活动中,对该教学活动提出了综合性要求。在思政教学活动中,要协调师生关系,塑造“学生主导、老师引导”的课堂关系。

其次,要为学生交流与师生交流提供重要环境,所以想要让学生有效、真正体会茶文化,就必须在学生真正参与过程中,通过切实感悟茶文化的价值内涵,从而提升对茶文化的价值理解与认识。客观的看,以往高校思政教学时,其最大问题在于思政教学过于机械,死板,学生缺乏有效共识,所以,想要让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思想提升,就需要丰富实践环节,为学生体会和品读茶文化提供良好的思想空间。所以,想要真正有效的利用茶文化,启迪学生思想,就必须将实践环节与之相结合,通过有效融入和启迪,从而营造生动课堂。也就是说,只有当学生自身成为思政教学活动的“主导力量”之后,茶文化才能呈现出其中所需要的持久“活力”。

此外,在这一全新教学关系的影响下,使得学生能够在真正了解、热爱茶文化的同时,形成正确、积极的思维素养。其一,对于老师来说,需要注重选择良好的思政教学素材,真正有效的激发学生自身的情感理念和价值认同,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为学生探索茶文化知识和思政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的空间。其二,对于广大学生来说,需要认知思政教学与启迪的价值,并且积极参与思政教学活动,在真正理解和融入思政教学课程活动之后,实现茶文化知识与思政教学之间的“融合”提升。其三,在当前应用茶文化课开展高校思政教学活动中,选择合适的教学素材极为重要,良好的思政素材,不仅是优化教学活动的基础,更是让整个思政教育更加生动、形象的关键。

最后,要注重引导学生将思政理念延伸融入到课外的应用活动之中,构建茶文化与自身思想行为融合的“全面体系”,特别是要注重打破传统、单一思想课堂的教学局限性,让茶文化的应用,以及对学生的启迪,能够发展成为一种具体而客观的校园文化。只有将学生理解茶文化和应用茶文化,与整个思政教学的目标体系深度融合,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这一教学活动的价值理念。

5 结语

思政教学活动既是一门课程教学,也是引导学生正确思维与价值判断能力的重要载体。对于思政教学来说,只有在多种内涵融入的基础上,通过丰富思维诠释与理念感知,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精神的启迪与感知。

猜你喜欢
启迪茶文化内涵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现代装饰(2021年2期)2021-07-21 08:28:26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现代苏州(2019年16期)2019-09-27 09:30:32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挖掘习题的内涵
季羡林的养生启迪
华人时刊(2017年17期)2017-11-09 03:12:16
广义RAMS解读与启迪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学习月刊(2016年2期)2016-07-11 01:5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