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思维教化下体育教学形式创新的方法研究

2018-01-19 04:07商海伟
福建茶叶 2018年11期
关键词:茶友茶道体育精神

商海伟

(青岛黄海学院,山东青岛 266427)

1 茶思维教化方法概论

1.1 普适性茶道教化思维

茶道思维是茶文化思维中的核心思维,其思维涵盖范围较广、思想深度较高,因此茶道思维的应用具有普适性。据调查研究,茶道思维在高校英语、语文、历史文化甚至校企中都有应用。一方面,茶道“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论,在当下各高校的教学中有明显的体现。高校的教学以“学生为本”,着重考虑学生的需求。并且其教学理念从以往的成绩论,转为关注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在茶道人本主义思维的渗透下,高校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关注度和心理辅导方面有所加强。另一方面,从茶道场所思维的启发中,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场所情境代入法。通过营造情境场所的氛围观感,学生激发自身的情感体验,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入程度。除这两大方面之外,茶道的朴素主义教化思维、自然主义教化体验等,均在教学中有较多应用。综上,茶道的教化思维具有普适性的特点。

1.2 渗透性饮茶文化思维

饮茶文化思维是茶文化思维中的实践性思维,相较于茶道的理论性思维来讲,饮茶文化思维更需要学生在亲身实践中进行感悟体验。高校茶学兴趣社、茶艺培训班等茶文化项目的开展,是饮茶文化思维教化的一个良好平台。许多体育类高校,更将饮茶文化渗透在课堂上,旨在让学生以更加循序渐进、平心静气的心理观,去对待高强度的体育训练。饮茶文化思维通过茶食饮用习惯,潜移默化的对人的思想观念、身心健康度进行影响。在高校各学科教学中,饮茶文化思维都能够发挥自己的效用。将学生的心理建设根基打好,是饮茶文化思维的目标。而当学生心理建设强度大、三观健康、积极向上的状态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目的性更强。特别是对于体育教学这种肢体类教学形式来讲,饮茶文化思维的渗透能够提高教学效率、规范教学态度。

1.3 针对性茶友教育模式

茶友教化思维具有针对性,其针对性不仅表现在对特殊学生个体的针对性教育,还表现在对于教学模式细节元素上。首先,茶友教育模式意即“以茶会友”,将茶友模式渗透在师生关系中,能够让师生关系从以往的对立关系转化为平等的友人关系。师生关系的有机转化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特别是在体育教学这类互动性、实践性较强的教学课堂上,师生关系的和谐友好更为重要。其次,茶友之间除了平等和谐的关系,还有在饮茶时互相分享知识的过程。古人饮茶时吟诗作对、探讨学术的精神,渗透在教学思维中,能够促进班级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取长补短,提高整体学生的知识储备。最后,茶友的和谐共融,能够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促进体育集体式教学动作训练的开展。

2 高校体育教学分析

2.1 刚性教学下运动精神

体育精神以“坚持、毅力、积极、健康”为主,为锻炼培养学生的坚持品质与精神毅力,大部分高校体育教学形式都以“刚性教学”为主。一方面,刚性教学下的体育精神,如果过度,容易产生一定的身体损伤。在刚性教学下的课堂,茶道以人为本的思维渗透性不强,教师给集体学生布置的体育任务相同,不以学生的体质为考虑因素。因此,超过学生自身体质的过量高强度运动会适得其反。另一方面,刚性教化下的体育训练,缺失了茶友思维的和谐平等,容易让部分心理素质建设较差的学生产生排斥心理,减少课堂积极性。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发展以及教师课堂教学的深化。在刚性教育下学生的态度和承受能力层次不齐,也不利于班级团队精神的建设。但缺失了刚性教学的体育精神,并不能深层次的激发学生的体育素养。因此,必须利用茶文化思维,对体育教学形式进行创新,探究出在刚性教学下的适度柔性法则。

2.2 运动主体论考核模式

现阶段的体育教学形式以室外课堂为主,期末考核也以固定的某一体育运动为考核基准。“运动主体论”的考核模式,使得教师对学生的运动基础训练格外重视,学生的运动项目能力也都普遍有所提高。然而,这类单一运动主体论的考核方向,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限制了学生对体育精神和体育运动的理解。现代的高校体育教学,不能单单的以运动主体为考核基础,而应该加强对奥林匹克精神的深入、体育文化的了解考察。基于此,高校开始选定体育教材,并以《体育与健康》作为体育必修课程的基本教材。学生经过“理论+实践”的教学课堂模式,对体育训练时的健康注重度、体育精神的理解度都有所提高。目前体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分配度正在逐步调整,但体育理论方面的考核目前还尚未完善。

2.3 师生分离式教学关系

传统“灌输式”教学课堂,以教师教、学生听的模式为主,这类分离式的教学关系,无法满足现代高校的教学理念。在茶友思维的影响下,教师开始转换分离式的教学关系,寻找方法将师生关系从分离式转为和谐友人式。教师与学生不仅在课堂上是良师益友,在课下也依然能够保持紧密联系,对体育问题、体育精神有所探讨。这样的良性关系有利于提高学生在应试文化教育的背景下,提高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度。为摆脱分离式的教学关系,部分茶乡高校在体育课后开展饮茶活动,提高师生互动度,促进师生关系及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促进学生的全身心发展。

3 体育教学改革的创新策略

3.1 柔性教学观念转换

基于刚性体育教学中的部分短板问题,必须将茶道以人为本的柔性教学思维融入到目前的刚性教学思维之中。首先,转换以高强度体育训练来锻炼学生体育精神的课堂教学模式。要将不同学生的体型、体质进行分类,在学生身体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布置训练任务,以免过度训练损害身体。以学生为本,注重不同学生的特殊性。其次,转换部分教师“教官式”的集训模式,营造轻松和谐的“快乐课堂”,在严谨、寓教于乐的融合中,提高体育课堂的质量。甚至可以建立翻转式课堂,让学生对熟练的体育动作、运动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最后,在体育课堂的学生管理中,采用柔性管理方法。利用“适度惩罚、奖励机制”等策略,对学生进行收放式柔性管理。

3.2 理论教育丰富实践

在茶道知行合一的思维教化下,高校开始注重体育教学的理论知识教育。一方面,除目前已有的体育教材外,教师还应对体育文化、历史,和体育运动史上的著名故事进行讲解。只有加强体育教学的理论教育,学生在实践中,大脑才能对所做训练、事件和场景有情感反应。另一方面,必须对体育理论知识进行考核,才能促进体育理论知识教育建设的前期质量,以及学生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考核形式可以用相较于其他科目而言,更加灵活的方式去处理。主要针对学生对体育精神、体育健康注重事项的理解进行考核,而非对硬性的知识点进行背诵式考察。

3.3 心理教育体质基础

在刚柔并济的体育教学形式下,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设至关重要。体育运动本身作为提高人们心理强度的课程,更要注重学生在体育训练课程中的心理变化。情绪是影响人体体质机能的重要因素,学生心理和意志的加强,是体质加强的基础。在体育教学中,基于茶友思维和茶道思维,教师要对学生的特殊情绪状况给予开导、关心和扶持。体育课堂可以定期开展师生交流会,加强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以便其更好的辅导学生,做好学生的心理疏通工作。在体育训练开展之前,教师可以教学生愉悦身心的茶舞动作。茶舞作为除体育课程设置之外的内容,适当的开展可以愉悦学生身心,提高学生的兴奋度,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性项目,也是拉近师生关系、提高教师心里辅导能力的重要环节。

4 结论

在茶思维的柔性机制、茶友理论、茶道知行合一思维等多种茶思维的教化渗透下,体育教学形式产生了质的发展和飞越。不仅在体育实践教学上,拉近了师生关系,提高了教学质量;在体育的室内课堂教学上,教师还对体育历史文化以及体育精神有了更深入的讲解。高校体育教学在茶思维的影响下,逐步走向全面现代化的高质量教学模式,并对其他科目的教学创新有所影响和借鉴。

猜你喜欢
茶友茶道体育精神
真正的体育精神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体育精神
寻迹万里茶道
论新时代中国茶道精神
意大利:一盏清茗酬知音
上海:与一席茶悦然相对
茶道人生
《茶道六百年》
真正的体育精神
真正的体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