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中中西茶文化翻译的对比研究

2018-01-19 04:07:44
福建茶叶 2018年11期
关键词:英语翻译跨文化茶文化

许 玲

(天津职业大学,天津 300410)

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全面形成,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越发频繁,但是中国文化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与西方的贸易往来在古代中国就已经全面的得到了开展,茶叶,就是在古代中国传入西方,并受到了西方王室以及贵族的大力追捧。从茶文化的整体文化传承上来说,中西方的茶文化本是同根同源,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习惯、思维方式以及社会发展的不同,茶文化也相应的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高校英语翻译课程的教学,其宗旨在于培养专业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以及良好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专业翻译人才,因此,在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进行中西方茶文化的对比研究就能够从真正意义上提升高校英语翻译课程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于英语翻译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更好的促进高校专业翻译人才的语言发展。接下来,笔者就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中西方茶文化在英语翻译上的不同,并简单论述中西方茶文化翻译的对比在高校英语翻译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 中西方茶文化内涵对比

1.1 历史内涵对比

中国人饮茶的习惯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春秋时期,那时候的人们之所以将茶成为药,而后发展成饮品,是因为茶是一种入口苦涩,回味甘甜的饮料。在东汉的末年,著名的医学专家华佗在他的医学著作《食经》中记载,茶是一种能够使人心态平和,并延缓衰老的饮品,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自此之后,茶叶在中国奠定了其养生健身的饮品,饮茶活动逐渐向社会大众普及,使得茶文化就此在民间形成,和中国人民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到了唐代,古代中国的国力发展到了一个巅峰的时代,在此时,中国的茶圣陆羽编撰了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文化的著作,即《茶经》。陆羽在《茶经》的编撰中详细记载了茶叶的分类、种植、采摘以及制作烹煮品鉴等,使中国的茶文化走上其发展的巅峰。在这一时期,茶叶还漂洋过海传到了日本,成为了日本大和民族的重要饮品。直至宋代,由于古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茶文化走入了千家万户,并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在宋朝,饮茶成为了社会的一种生活常态,与茶文化相关的诗词、绘画也逐渐的增多,茶文化就此在古代中国全面形成。茶文化的发展进入到明清时期,茶文化已经全面的走向成熟,其文化思想宗旨也得以全面的确立。

相比于中国几千年的茶文化历史,西方的茶文化发展的时间较短,仅有将近五百余年的历史,但是发展时间的短暂并不能组织西方王室以及贵族对于茶叶的喜爱,特别是在英国,茶文化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追捧,在西方饮食文化中的“下午茶”概念,即是西方世界茶文化发展的重要代表。在西方,茶文化的广泛传播其实比较的偶然,在十七世纪,葡萄牙公主凯瑟琳远嫁英国王室,由于凯瑟琳公主酷爱饮用中国的红茶,因此葡萄牙王室将数百斤的中国红茶作为陪嫁带到了英国王室之中,凯瑟琳王妃在招待贵宾的时候非常喜欢用红茶来表明客人的尊贵与对客人的欢迎,因此这一习惯被英国王室纷纷效仿,最后普及到整个西方贵族社会。在海上丝绸之路开辟后,中国的红茶被大量的运往英国,这使得茶叶成为了英国平民也能够消费的起的饮品,至此,茶叶在西方开始了普遍的流通,并形成了西方的茶文化。

1.2 精神内涵对比

中国的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在其中融合了儒、道、释三家的精神内涵,在其思想内容上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念以及行为准则,并积极提倡“天人合一、自省吾身”等诸多的文化理念,人们的饮茶活动也脱离了单纯的物质层面而是转变为一种精神感悟,或者说是道德感受,人们期待在饮茶的过程中更好的感受精神上的愉悦以及心灵上的升华。

茶文化无法与西方人的社会观念以及哲学思想充分的融合在一起,这就直接导致在西方,茶文化的思想内涵较为欠缺,或者说并不具备我国的茶道精神内涵,西方的茶文化在显示出的内容在更多的意义上基本为实用主义思想,饮茶活动的开展只是单纯的带给人们一个放松且休闲的空间,其开展也大多也都用来进行社交活动或是社会交流。

2 中西茶文化对比研究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1 编撰相关教材

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应用中西方茶文化对比研究首先应该编撰相关的教材。为了更好的应用中西方茶文化的对比研究,高校的英语翻译教学团队应该合力进行相关教材的编撰,虽然就目前而言,许多的高校已经在进行教材的编撰,并将茶文化作为一个教学的模块来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但是这样的模块化教学并没有完全的形成,在进行茶文化英语翻译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例如:教学内容不统一、教学内容缺乏连贯性、教学内容缺乏专业性。基于此,想要更好的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应用中西方茶文化翻译对比,各大高校就必须组织相关的、具有高水平的教学团队来进行课程的编撰,进而满足高校学生的求知欲望,提升其学习兴趣,促进其语言运用能力的增长。在进行教材编撰的过程中,教学团队还应该注重在教材中进行中西方茶文化翻译的共同点探析以及不同点分析,将课程内容更好的贴近于学生的课程实际,进而充分的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语言运用能力。

2.2 采取多样化教学

将中西方茶文化的翻译对比应用于高校的英语教学,是一种跨文化领域的教学活动开展,在开展这样的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教学团队必须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例如情境教学、小组合作教学以及案例分析教学等等让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进而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的提升语言学习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例如,在英语中红茶的对应词组应该使black tea,如果按照直面意思进行中文翻译,那么就会翻译成为黑茶,在这样的翻译过程中就说明中西方在认知模式、社会心理以及语言构造等方面都存在较多的差异,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样的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文化对比能力以及中西方逻辑思维能力,教学团队就应该利用多样的教学模式来进行课程的学习,避免出现思维落后的局面,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充分利用茶文化资源

将中西方茶文化的翻译对比应用于高校的英语教学,我们还应该注重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对于茶文化资源的充分利用。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广泛的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相关的课程资料、课程视频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进而提升学生的感官体验,帮助学生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重大外交场合中关于茶文化的中英文讲话,进而让学生更好的体验原汁原味的英语茶文化交流过程,使学生更好的了解英文或是西方的茶道术语,例如“take tea with someone”并非是“与某人喝茶”的意思,而是“与某人发生冲突”的意思,提升学生对于英文特定茶文化词汇的认知,进而培养专业的翻译人才,避免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出现失误。

结论

综上所述,中西方的茶文化虽然是同根同源,但是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同,在许多方面都形成了具体的差异,如果我们想要将中西方茶文化的对比研究成果应用于大学英语翻译课程的教学之中,那么作为教师,就必须在开展这一活动的过程中注重课程的编撰、教学模式的多样性以及对比研究资源的充分利用,进而使研究成果更好的应用于高校英语教学,充分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从本质上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形成,进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英语翻译跨文化茶文化
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的石油英语翻译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现代装饰(2021年2期)2021-07-21 08:28:26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中国谚语VS英语翻译
学生天地(2020年28期)2020-06-01 02:18:52
评《科技英语翻译》(书评)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现代苏州(2019年16期)2019-09-27 09:30:32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艺术评论(2017年12期)2017-03-25 13:47:38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现代企业(2015年1期)2015-02-28 18: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