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质量安全的经济法调控措施

2018-01-19 01:06杜文雅
福建茶叶 2018年7期
关键词:经济法茶叶消费者

杜文雅,于 丹

(1.中共唐山市委党校,河北唐山 063000;2.本溪市委党校行政学院,辽宁本溪 117000)

众所周知,中国作为茶叶的发源地,其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不断推陈出新,西湖龙井、信阳毛尖、武夷岩茶、六安瓜片以及君山银针等中国名茶都先后被制造出来。然而,在绿色发展的今天,曾经远销世界各地的中国茶叶,其国门出走之路却愈发艰难,诸多名茶倒在了国外质量安全检测的脚下,只能在其国门外徘徊惆怅。所以,茶叶作为一种饮用品,其品质的高低和质量的优劣对于我国茶叶贸易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现在,面临着日趋白热化的茶叶贸易市场,加强茶叶质量安全的监管与调控已经刻不容缓。国家现已意识到了茶产业对于国民经济的重要性,正着力对当前的茶叶生产与制造进行严格管控,并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措施对我国茶叶出口结构进行重新构建,以此突破世界贸易组织的茶叶质量安全壁垒,使得我国从出口尴尬的窘迫中走出来,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

1 茶叶质量以及质量安全的理论概述

依据当前农业部的规定,根据茶叶产地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有机茶、绿色食品茶和无公害茶。而无论是哪一种茶叶,其都必须满足绿色安全的标准不能危害人体健康。不同种类的茶,其由于出产环境以及消费者需求的不同而对其市场定位产生不同影响,无公害茶叶是满足消费者最低需求标准的茶叶,而绿色食品茶是在满足消费者期待之下品质稍高的茶叶,有机茶则是满足更高层次消费者需求的茶叶。因而,不同茶叶的质量水平会有所差异,其市场定位也会有所区别。

1.1 茶叶质量要求

茶叶作为一种农产品,其质量的高低主要与其自然属性相关,具体表现为某种使用价值。一般来说茶叶的质量是指茶叶所呈现出来的本性与消费者的需求的契合度,契合度越高其质量也就越高反之则低。通常情况下,茶叶的质量应该从其品质特性、品质要求以及消费者的满足度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品质特性是指茶叶所固有的属性,其颜色以及形状是否能直接为人所察觉以及其含有不利人体健康的物质。如若茶叶的这两种属性不明,那么其品质自然也就不高了,质量也令人堪忧。茶叶的品质要求是依据国家规定而言的,其生产制作与加工必须严格遵循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标准与健康饮用准则都是衡量茶叶品质好坏的标尺。而且,最重要的是茶叶生产也要遵守某些不成文的行业生产规范,即使法律没有以白纸黑字的形式罗列出来,但是作为茶叶生产制造商也应该主动以此规范为指导。另外,消费者的满足度则是茶叶对于消费者心理的迎合以及满足感,能否满足消费者“华美”之心或者“简朴”之需,或者精神之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众对于茶叶的期待值也越来越高,普通的茶叶已经无法满足民众对于其的高期望了。因此,茶叶必须从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其质量,从而更能贴合当前茶叶发展的趋势。

1.2 质量安全理论

质量安全是中国在颁发质量合格产品时所使用的标志,其作为一种官方认证制度是任何食品都应遵守的市场准入标准,也是生产者对消费者的生命安全所交付的一份答卷。一般来说,企业若想得到质量安全认证,必须在其产品的环境卫生、材料资源、产品检验以及储存运输等方面进行综合处理。同时,食品作为特殊的产品,其必须要通过食品安全认证制度之后才能进入市场,也就是其生产与加工以及制作与流通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接受相关部门的检测,而且还要达到该规定的标准否则就不能进入市场。然而,为了攫取高额利润,有些不良产商伪造质量安全的标志以诱导消费者,而大部分消费者由于缺乏辨别意识则屡屡中招,甚至因此而导致食物中毒。质量安全是产品或服务所满足的一切特性的总和,并且其自然属性必须与所有的法律以及行政规定相适应,而其社会属性也应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总之,质量安全是与我们国家的食品生产原则相符合的,其对于生产者的生产行为具有一定的规范作用,也能从不同程度上保障大众的生命安全权。

2 茶叶质量安全所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完善的质量监管体系

虽然,我国已经根据了部门职能的不同而确立了茶叶供应链管理模式,但是由于部门之间的协调性不足,使得茶叶的种植、生产与加工销售之间缺乏沟通进而导致相互脱离。于是,在此背景下,茶叶的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也处于一种分散的状态,各行政部门均是只在职能范围之内履行职责而没有依据其法定权限对茶叶进行不同环节的质量检测,监管部门的不作为使得茶叶质量安全流于表面形式。另外,茶叶质量安全的监管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其所依赖的是周密而又健全的监管模式,需要不同部门的相互配合而不是如散沙般的存在。然而,尽管我国法律对于茶叶监管的规定较为完善,但是相关单位在履行其职能时因为工作的交叉性而互相推诿,秉着“你有权你管”的心态导致了最后“无人管”的局面,因此不良茶商为了牟取暴利就趁机以次充好,以劣质茶叶冒充名茶,弱化茶叶的安全生产与管理从而为茶叶的质量安全埋下了隐患。

2.2 无公害认证制度的缺失

质量安全认证是食品监管最重要的一环节,其是食品能否进入市场流通的关键。然而,目前我国茶叶质量安全认证制度极不健全,不仅认证技术不够科学而且也缺乏专业的认证人才。众所周知,茶叶的质量安全认证需要相当丰厚的专业知识,并且对认证人员的业务能力也具有一定的要求。但是,我国茶叶认证人员严重不足,其所应用的认证技术依旧沿袭传统的茶叶质量检测技术,没有与时俱进引入先进的茶叶认证技术。此外,由于我国认证意识的薄弱,使得茶叶认证体系处于亟待构建的状态,当前我国关于茶叶认证的培训与机构都较为匮乏,茶叶质量的安全认证必须通过政府的认证机构进行专门鉴定,而由于认证程序较为复杂且耗时长标准尚不统一,进而增加了茶企的茶叶质量安全的认证困难,也阻碍了茶叶的无公害认证进度。再者,部分茶商目光短浅,只顾眼前的茶叶营利而缺乏认证意识,甚至认为茶叶的无公害认证是一种低效率行为,将会影响茶叶产品的上市与流通,还有茶叶生产者认为即使不认证也不会对其产生实质性的妨碍。

3 茶叶质量安全的经济法调控措施

3.1 加强茶叶产品信息的透明度,建立健全的质量监管体系

茶叶作为可食用产品,其安全质量必须得到切实的保证,否则就可能会造成不良后果。因此,茶叶产品应该在经济法的引导下加强其相关信息的透明度,例如茶叶生产地区、加工茶叶所使用的添加剂以及不适当的发酵方法等与其质量安全有关的信息都应该在包装上明确地的标识出来,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公开茶叶的生产与制作流程,从而化解消费者的安全疑虑。同时,政府部门也应该明确经济法的调控范围,利用财政拨款加大投资,在茶叶生产基地建立茶叶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公开制度,督促茶企公开茶叶来源与茶叶性质的信息,并且对其生产制作过程实行有效监督,而后将质量安全检测的结果公之于众,对于不合格的茶企采取严厉的经济制裁措施,吊销其营业许可证或者暂停营业及时整顿。当然,政府也可以采用举报有奖的活动鼓励大众对茶企的茶叶生产的不安全行为进行举报,以匿名的方式保护举报人并对举报者给予重奖,进而在无形中促进茶企自觉增强茶叶的质量安全防护。

3.2 立足于我国茶叶市场的现状,确立符合标准的认证制度

我国当前的茶叶市场可谓良莠不齐,虽然有众多扬名万里的名茶,但也有不少名不见传的普通茶,而且随着茶叶市场的经济化程度越来越高,不少茶商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不惜以身犯险走上了违法之路,不顾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大量生产不合格的劣质茶叶。因此,我国应该根据茶叶市场的乱象,确立严格的无公害认证制度,将茶叶从土地上安全地带到茶杯中,以保障大众的消费权益。一方面,政府应该将认证制度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将其纳入经济法的所属框架之内,使茶叶产品在通过无公害技术认证之后再流入市场。另一方面,政府也可以着手建立专业化的茶叶认证组织机构,专门负责茶叶产品的无公害认证,依据经济法中的农产品认证的技术规定对茶叶的质量进行精确检测,从而为茶叶发放安全身份证。此外,面对农药化学成分超标的茶叶产品,政府可以从经济法中的绿色生产理念入手,建立标准化的茶叶服务基地,使其在面对茶叶的病虫害时能以专业技术对其进行无公害处理从而避免毒害物质的入侵。

3.3 实施茶叶质量追溯制度,攻克WTO绿色贸易技术的堡垒

质量追溯制度是指产品在销售出去之后,若出现质量问题必须能可以追溯至源头的一种产品召回制度,也就是说每一茶叶产品都有自身的标志,其的生产与流向都在可控范围之内,一旦出现问题可以及时地找回并能迅速找出症结所在。因而,从这一角度来说,茶叶的质量追溯制度依靠的是发达的互联网信息技术。所以,政府和茶企应该通力合作联手构建完善的茶叶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使消费者能方便地查询到茶叶产品的具体信息与质量安全检测结果,从而放心大胆地购买产品。因此,政府应该颁布一系列的经济法措施以鼓励茶企积极建立茶叶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从而促进茶叶信息的公开化以及质量安全的提升。再者,倘若茶企在经济法的许可范围内实施了茶叶产品质量追溯制度,面对世界贸易组织的绿色壁垒,其可以针对性地对茶叶产品进行改进。根据WTO的技术性壁垒所提供的茶叶产品风险评估与不良效果对茶叶的种植、生产与运输进行安全措施的加固,以攻克绿色壁垒从而在国际经济法的指导下顺利地出口到海外市场。

[1]郭双焦,柳莹芳.经济法的安全目标与发展目标的关系及其实现对策[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04(1):83-86.

[2]江应松,李慧明.农产品质量安全难题的制度破解[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7(9):68-71.

[3]毛艳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经济法调控[J].法制与社会,2010(3):109-110.

[4]田平阳,陈培玲,田晶,等.天气对铁观音茶质量的影响及调控措施[J].茶叶学报,2013(3):20-22.

[5]霍红,段铁箭.基于供应链视角的茶叶质量安全问题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3):125-127.

猜你喜欢
经济法茶叶消费者
《茶叶通讯》简介
消费者网上购物六注意
大数据时代经济法的完善路径探讨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系无理取闹?NO! 请为消费者擦干眼泪
经济法的立法统合:需要与可能
经济法在我国经济转型中的作用分析
日化品牌怎样才能吸引年轻消费者?
香喷喷的茶叶
知识付费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