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丹
在国外,日本是最早关注铁凝的国家之一,翻译铁凝作品的数量首屈一指,对其研究阐释也不乏令我国学人耳目一新之处,这自然与其深厚的汉学传统密切相关。那么,这些日译本的概观如何?总体呈现出哪些特征?译者为谁?译本如何传播?翻译目的为何?专家与普通读者又分别是如何解读、认识铁凝作品的?本文拟对上述问题进行考察并做出回答。
2007年12月,《日本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刊》第21号刊登了《中国新时期文学日译一览》,统计了1976年“文革”结束至2007年6月,在日本出版的中国当代文学的所有作品。共收录了486位中国当代作家的2652部作品。其中,日译本数量排名前五的作家依次是莫言(54部)、残雪(46部)、王蒙(41部)、铁凝(35部)、史铁生(25部)。笔者在其基础上作了进一步调查,最终统计自1984年至2010年,铁凝共有48部(篇)作品被翻译为日语。
总体而言,日本对铁凝作品的译介有以下四点特征:
第一,在铁凝于文坛暂露头角之时就已开始关注她。1982年,铁凝的成名作《哦,香雪》发表在《青年文学》第5期上。孙犁高度评价“这篇小说,从头到尾都是诗”,《小说月报》《小说选刊》《新华文摘》纷纷转载。1984年,该作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同年,日本大修馆出版的杂志《中国语》7月号就刊登了松井博光翻译的《哦,香雪》,这是铁凝作品最早的日译。
第二,翻译的作品集中在铁凝20世纪80、90年代创作的作品,分别有27部(篇)和15部(篇)。这20年其实也是铁凝在创作上相当高产的20年。2000年后的作品只翻译了《大浴女》《逃跑》《伊琳娜的礼帽》3部,这跟铁凝当选、连任全国作家协会主席以来,由于公务繁忙,创作速度明显放缓有关。
第三,选择翻译的作品大部分是铁凝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一类是获得国内各种知名文学奖项的作品,如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哦,香雪》《六月的话题》、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的《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获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的《永远有多远》、获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散文奖的《女人的白夜》、获《小说月报》百花奖的《孕妇和牛》等。另一类是能反映铁凝各个阶段创作特点的典型作品,如早期的《丧事》《灶火的故事》,创作转型期的“三垛”系列《麦秸垛》《棉花垛》《青草垛》及成熟期集大成之作的畅销作品《大浴女》等。
第四,翻译作品的体裁较为全面。48部(篇)译作里,含《哦,香雪》等短篇小说29部,《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等中篇小说7部,1部长篇小说《大浴女》,《女人的白夜》等散文11篇。基本涵盖了铁凝创作的主要体裁范围,各体裁所占比例也与铁凝创作的体裁比例大体一致。
铁凝作品的绝大部分日译者是大学里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人士。其中,首位日译者松井博光(1930-2012)是东京都立大学名誉教授。翻译了鲁迅、冰心、矛盾、茹志鹃、遇罗锦等人的作品,尤以茅盾作品的研究与翻译知名。翻译铁凝作品数量最多的译者池泽实芳(1953-)现任福岛大学教授。自1991年至2003年共翻译了34部(篇)铁凝的作品,是铁凝作品在日本的主力译者。还发表了数篇研究铁凝的学术论文,可谓铁凝在日本的知音。长篇小说《大浴女》的译者饭塚容(1954-)现任中央大学文学部教授,以翻译曹禺、余华、苏童、李冯等中国现当代作家的作品知名,2011年获第五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是著名汉学家、集英社版《红楼梦》日文全译本的译者饭塚朗的儿子。此外,以研究孙犁知名的原国学院大学教授渡边晴夫翻译了《盼》、立命馆大学教授宇野木洋翻译了《四季歌》、拓殖大学副教授久米井敦子翻译了《永远有多远》等。较早翻译铁凝作品的片山义郎虽不在大学工作,而是从松下电器退休的公司职员,但也是日本现代中国文学翻译研究会的成员。
译文载体以期刊和书籍为主。福岛大学的机关刊物《商学论集》《行政社会论集》《福岛大学地域研究》及《季刊中国》刊登了池泽实芳的《村路带我回家》《笛声悠扬》《草戒指》《意外》等27篇译文,大部分译文后被池泽实芳收入由他翻译的单行本译本中。《季刊中国现代小说》刊登了久米井敦子的《秀色》《小郑在大楼里》《永远有多远》《第十二夜》4篇译文。《季刊中国现代小说》从1987年创刊至2005年停刊,翻译收录了145位中国作家的320篇作品,为向日本读者介绍中国优秀的同时代的文学做出了最大贡献。此外,北滨现代中国文学读书会的会刊《中国现代短篇小说》刊登了该读书会翻译的《安德烈的晚上》等5篇译文;大阪中日经济交流协会的会刊《上海经济交流》刊登了片山义郎的《孕妇和牛》等4篇译文;《中国语》《グリオ》《彩虹图书室》《螺旋》《火锅子》分别刊登了《哦,香雪》《四季歌》《盼》《第十二夜》《逃跑》的译文。
书籍分单行本和各类文学选集。单行本译本有中短篇小说集《遭遇礼拜八》(池泽实芳译,近代文艺社1995年版),《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池泽实芳译,近代文艺社2002年版),《棉花垛》(池泽实芳译,近代文艺社2003年版),长篇小说《大浴女》(饭塚容译,中央公论新社2004年版)。南条纯子主编的《80年代中国女流文学选》第2卷《终点站》收录了《小路伸向果园》(片山义郎译,NGS 1987年版),第5卷《六月的话题》收录了同名小说(片山义郎译,NGS1989年版)。田畑佐和子、原善编的《现代中国女性文学杰作选》第1卷收录了《第十二夜》(久米井敦子译,鼎书房2001年版)。东亚文学论坛日本委员会编的《伊琳娜的帽子——中国现代文学选集》收录了《伊琳娜的礼帽》(饭塚容译,トランスビュー2010年版)。
期刊具有时效性,流通范围也有局限性。相对而言,书籍的流传时间长,流通范围广。据此可以说铁凝作品在日本流传较广的是以上8部以书籍形式出版的译作。其中,收藏《小路伸向果园》(75)、《第十二夜》(67)、《六月的话题》(60)、《大浴女》(55)4部译作的公立图书馆均在50家以上。
除期刊、书籍外,根据铁凝作品改编的电影《红衣少女》《哦,香雪》都曾在日本的NHK电视台播出。
日译者们自发翻译铁凝的作品,文学选集的编者们选择铁凝的作品,都在于他们将铁凝视为中国当代文学的杰出代表。池泽实芳评价铁凝是“现在中国最活跃的中坚女作家之一”(日文引文均为笔者所译,下同);田畑佐和子也称铁凝与张抗抗、王安忆、残雪、方方同为“名副其实的、现在活跃在第一线的一流作家”。他们希冀通过翻译她的作品,帮助日本人了解同时代的、真实的中国与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中国人的真实形象。
如前所述,早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学界就已开始关注铁凝。南条纯子主编的《80年代中国女流文学选》旨在通过翻译活跃在中国文坛的女作家们的作品,帮助读者理解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社会与中国人。收录了《小路伸向果园》的该套丛书第2卷的主题是“文革”。南条纯子认为“唯有描写人的文学能真实地讲述‘文革’到底为何。现在的中国人民在‘文革’时期是如何生存的,又是怎样克服其后遗症,从中走出来并获得新生的,我想让文学成为理解这一切的一个渠道。……铁凝的《小路伸向果园》描写了‘文革’期间失去女儿的父亲的爱与想念……本册中的每一部作品所描述的无不是所有中国人现在仍或多或少背负着的‘文革’的伤痕。”但是,南条纯子又指出她挑选的这些作品并不同于“文革”结束之初揭露“四人帮”罪恶的伤痕文学,而是蕴藏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的救赎之作。因为她想反映的是“中国进入80年代后,随着四个现代化政策的推进,经济逐渐发展,人民生活逐渐改善的现状。”两年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新的社会矛盾也逐渐产生。于是,以“世相”为主题的该套丛书的第5卷应时而生。铁凝的《六月的话题》被选入其中,入选理由是她用日益圆熟的文笔“聚焦现已成为重大社会问题的领导干部的腐败现象,用轻快的笔调刻画了追求权力者与畏惧权力者的微妙心理”。
在此节,笔者将分别考察日本的专家读者与普通读者对铁凝作品的阐释。专家读者分作家、文艺评论家、学者三种。
首先,他非常认可《大浴女》对女性群体的描写。他指出“围绕一个女性群像进行写作的手法在日本的作家里不曾出现过,即便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不多见的。如果让我在世界范围内选出这十年间的十部作品的话,我一定会把《大浴女》列入其中。”他说“尹小跳、唐菲和孟由由这三个主人公呀,她们在孩童时代,孟由由曾做过一桌美味的菜肴,这是她们的第一次宴会。第二次聚餐时,唐菲患了癌病,她们三人又聚在一起,还是由孟由由来烹饪当年那些菜肴,这个场景非常美好,也是我最喜欢的场景。”而他印象最深刻的场景是在性爱上非常自由,却不让任何人亲吻自己的唐菲在弥留之际跟好友尹小跳说“让我亲亲你吧”。他认为“这个场景非常悲哀,而且很强烈。”大江健三郎之所以喜欢这两个场景,大概是因为它们在给人带来世事无常的悲凉感的同时,让人感受到女孩们的变与不变,变的是她们的容貌、境遇与命运,不变的是她们真挚的友谊和经历不同的人生遭际后内心深处的真淳。这是铁凝一贯的善于发掘和刻画女性身上的真善美的审美意识与写作风格的体现。
其次,大江健三郎看出了外国文艺作品对铁凝作品的影响。铁凝特别喜欢巴尔蒂斯的画,大江健三郎指出在铁凝接受的巴尔蒂斯的影响中,应该也含有巴尔蒂斯的哥哥、作家克罗索夫斯基的影响。他还认为“铁凝女士的作品中隐含着塞尚的画。”《大浴女》虽是写了几个女性的个人历史,但“却是一部表现所有女性的小说,在一个画面里集中描绘了女性群像的小说,这与塞尚的画是相同的,我非常清楚,塞尚的画就存在于这部小说的根本之处。”“《大浴女》完美体现了塞尚的风格”。
相较中国的铁凝研究的丰厚积累,日本的铁凝研究在数量上并不太多,但视角新颖。总体而言,以池泽实芳为代表的学者们的研究具有以下四点特色。
池泽实芳从比较文学中的平行研究出发,发现铁凝作品与外国作品的相似处,再从铁凝曾大量阅读前苏联等外国文艺作品的读书经历来佐证自己的判断,最终回归到影响研究。这在国内的铁凝研究中较为少见。这与他作为一位外国研究者,将铁凝的作品视为世界文学的组成部分的研究视野有关。
第二,运用西方文艺理论解读铁凝的作品。这在国内的铁凝研究中较为常见。但日本的研究角度与方法不同于中国。下面以池泽实芳对《棉花垛》、白水纪子对《大浴女》的解读为例进行说明。
铁凝熟读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井上靖、黑井千次等人的作品,对日本诸多知名作家的写作风格相当了解,换言之,这也是一种对日本文化和日本读者阅读取向的了解。从2001年春天首次访日以来,她多次访问日本,在日本参加文学研讨会或举办讲座等。在她的领导下,中国作家协会已成功举办了三届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和第三届中韩日东亚文学论坛。在这过程中,她与日本汉学界、文学界的交流日益紧密。这也为日本读者提供了更多了解她和她的作品的机会。我们期待不久的将来,她的其他三部长篇《无雨之城》《玫瑰门》《笨花》能在日本翻译出版。也相信她会创作出更多沟通人类心灵,当然也包括日本读者心灵的作品,成为连通两国人民心灵的桥梁和照亮、温暖人类心灵的灯。
注释:
①日本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编:「中国新时期文学邦訳一覧(増补·改订版)」,『日本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报』2007年第21号附录。
②⑥谷川毅:《中国当代文学在日本》,《中国图书评论》2011年第5期,第93-94页、95页。
③孙犁:《读铁凝的〈哦,香雪〉》,《孙犁文集》(理论续编二),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173页。
④张光芒、王冬梅,《铁凝文学年谱》,《东吴学术》2013年第2期,第123页。
⑤池沢実芳:「铁凝之その作品」,『季刊中国』1992年30号,第63页。
⑦池沢実芳:『第八曜日をください』(訳者あ之がき),近代文芸社,1995年,第245页。
⑧田畑佐和子『现代中国女性文学杰作选 1』(あ之がき),鼎书房,2001年,第145页。
⑨南条纯子监修:『80年代中国女流文学选(2)终着駅』(まえがき),现代中国文学翻訳研究会訳,NGS,1987年版,第4-6页。
⑩南条纯子监修:『80年代中国女流文学选(5)六月の话题』(まえがき),现代中国文学翻訳研究会訳,NGS,1989年版,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