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丁
每位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都会进行一系列思维活动,包括选择题材、提炼主题、安排人物和情节、探索艺术表现形式,等等。在构思过程中,他们有各自不同的习惯和方式,或躺或坐,或动或静。总之,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法构思出一篇篇精妙的作品,给后人留下了耐人寻味的佳话。
闹中思
宋代大学士杨大年,每逢作文,就跟门人、宾客饮酒下棋,在笑闹中构思,反而不走神,并不时用小方格纸写作,让门人抄录。清代文学家毛西河在家中开办私塾时,自己一边回答学生问题,一边批改作业,一边跟里屋的夫人谈论家事,一边构思文章。在这样的环境中,写出来的文章居然也很出色。
坐中思
鲁迅先生在写文章之前,常常在饭前或饭后半倚在藤椅上,双目微闭,一言不发。据许广平回忆说,只要见先生起身走动说话了,便是先生完成构思了。
当代著名的散文家郭风,写文章必须坐在家里那张古老的木桌前构思。一坐到那儿,仿佛灵感就来了。因此,几十年来,那张旧书桌一直陪伴着他。每天晚上八点钟左右入睡,清晨四点起床写作,成了他多年不变的习惯。
话中思
当代著名国画家石鲁,在作画之前,经常找一些知心朋友摆“龙门阵”,一边磨墨,一边海阔天空地和客人闲谈。直至夜深人静,客人告辞,构思也便成熟,这才挥笔作画。他往往一挥而就,达到“忽然兴至风雨来,笔飞墨走精灵出”的超然境界。
玩中思
南北朝诗人王筠,好玩葫芦,写詩也离不开葫芦。每当他构思时,就注水于葫芦内,水满后倒掉再重新注水,如此循环不止。一旦掷葫芦于地,表明诗已成竹在胸,下笔如有神。
五代南唐的卢郢,好玩石球。他写文章时,常拿一个重达百斤的石球来玩,一旦构思成文,便掷下石球,由自己口述,小吏笔录,不一会儿就写成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