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资助育人视角对高职学生校园贷风险防范的思考

2018-01-18 10:06程荣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8年23期
关键词:防范思考

程荣

[摘 要] 因国家监管要求,大多数正规网贷平台均已暂停校园贷业务。但在巨大的校园消费需求背后,当前大学生群体对于“校园贷”仍存在存量余额的同时,少数不良网贷平台重新伪装仍诱惑着高职学生。为了进一步防范校园贷风险,本文以面向某高职院校在校学生的调查问卷为基础,从高职院校资助育人视角出发,提出建立学生健康消费观念、加强金融征信知识教育、推进学生精准资助等防范校园贷风险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校园贷风险;防范;思考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8. 23. 085

[中图分类号] F832.479;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8)23- 0203- 02

0 引 言

校园贷是指一些网络贷款平台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的贷款业务[1]。2013年-2016年,校园贷流行并快速发展,但它的发展并没有真正造福于高职学生,反而由于息费高、暴力催收、诈骗案件多发等乱象,不断引发各种社会问题。2016年-2017年,教育部、银监会、人社部等多部门先后发布《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有效措施整治校园网贷环境,明确规定“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截至目前,除淘宝蚂蚁花呗借呗、京东白条等传统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和工商银行“大学生融e借”、中国银行“中银E贷·校园贷”等校园贷“正规军”以外,互联网金融平台已经不允许给大学生放贷。但在巨大的校园消费需求背后,当前大学生群体对于“校园贷”仍存在存量余额,个别不良网贷平台经过伪装,改头换面后仍然诱惑着广大高职学生。

为了解真实情况,随机对某财经商贸类高职院校299位学生开展了关于“校园贷”的问卷调查。通过微信、QQ群发放电子调查问卷299份,收回有效问卷299份,有效率100%。参与调查的在校生中,男生80人,女生219人,男女生性别比例1∶3,基本符合该校男女比例结构特征。从学生入学年份来看,2015级学生81人,占样本总量的27.09%;2016级学生114人,占样本总量的38.13%;2017级学生104人,占样本总量的34.78%,样本对象的年级分布相对均衡。

1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1.1 高职学生消费基本情况

1.1.1 生活费支出情况

问卷调查显示,72.24% 的学生每月生活费介于500~1 000元之间,23.75%的学生每月生活费介于1 000-1 500元之间,2.68%的学生每月生活费介于1 500~2 000元之间,1.33%的学生每月生活费大于2 000元。85.95%的学生生活费够用,14.05%的學生生活费不足。从调查数据看,该校学生月生活费总额较适中,生活费绝大部分用于餐饮食品,其次为网购服饰鞋帽、化妆品等生活用品和购买学习资料等学习消费,少数人用于恋爱消费,个别人用于游戏支出。

1.1.2 主要经济来源情况

数据显示,如遇生活费不够开销时,64.21%的学生选择向父母索要,说明家庭承担学生生活费依然占据该校学生生活费主导地位。61.87%的学生选择兼职打工补足生活费,17.06%的学生选择申请助学贷款、奖助学金、勤工助学等途径来解决“财政赤字”问题,说明高职学生自强自立意识较强。调查中,45位学生选择向朋友借,占参加调查人数的15.05%;9位学生选择校园贷,占参加调查人数的3.01%。借贷比例尽管不算太高,但这表明校园贷在高职类院校中依然存在一定市场。

在曾经借贷的54位学生中,50位学生曾有过借钱无法偿还的经历,占参加调查学生的16.72%,这表明高职学生的偿还能力较弱,一旦发生借贷尤其是校园贷,基本不能独立完成偿还,需要借助家庭的力量,或者通过自己省吃俭用及外出兼职解决。

1.2 高职学生校园贷认知状况

1.2.1 对校园贷整体了解情况

调查问卷统计显示,82.27%的学生听说过校园贷,17.73%的学生未听说过校园贷。学生了解校园贷的途径分别为:通过手机网络推送了解的164人次,通过身边朋友介绍了解的112人次,通过墙体广告了解的62人次,通过其他途径了解的102人次。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188名学生对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电商提供校园贷平台较为了解,占被调查人数的62.88%;159名学生对分期乐等分期购物平台较为了解,占被调查人数的53.18%;54名学生对P2P借贷平台较为了解,占被调查人数的18.06%。这些数据表明,仍有校园贷平台通过各种渠道向在校生宣传渗透,行业自律亟待加强。

1.2.2 对校园贷风险认知情况

299名学生中,对使用校园贷持反对态度的有84人,占被调查人数的28.09%;持中立态度的195人,占被调查人数的65.22%;持支持态度的20人,占被调查人数的6.69%。后两者中,有81人表示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将会使用校园贷。299人中,有37人已选择过校园贷,占被调查人数的12.37%。这说明以校园贷为主要形式的互联网校园消费金融已经渗透到高职校园,但高职学生对于校园贷了解较多,尝试较少,表明高职学生对使用校园贷持谨慎态度。

在如何看待校园贷风险方面,295人认为有一定的风险,占被调查人数的98.66%;3人认为不在意风险,只要能借到钱就行,占参与调查人数的3%;1人认为毫无风险,占参与调查人数的0.33%。157人次认为校园贷代理人可信度不高,占参与调查人数的52.51%;250人次认为个人信息有泄漏的危险,占参与调查人数的83.61%;211人次认为利息太高无法偿还,占参与调查人数的70.57%;152人次认为借款逾期会被恐吓影响生活,占参与调查人数的50.84%;138人次认为会遇到暴力催款等不可想象的行为,占参与调查人数的46.15%。这个调查结果使人欣慰,表现了高职学生对自己的定位比较清晰,也反映了高职学生的警惕意识。

根据以上调查分析可以了解,在现有监管体系下,部分校园贷企业缺乏行业自律,尽管监管部门出台了校园贷禁令,但重新伪装的不良网贷平台仍诱惑着大学生[2],发生逾期后用威胁、连坐等非常规手段来进行“风控”,本质上无异于高利贷。从学生角度来看,高职学生没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对于新生事物缺乏自主判断,消费行为缺少计划性,理财意识较为薄弱。从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者视角看,十分有必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信用意识和契约精神,开展必备的金融知识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和理财意识、风险意识。

2 做好校园贷款风险防范的几点思考

2.1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

适度消费既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又可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3],高职院校要教育学生坚持从个人实际需要出发,理性消费。一是要通过思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正确引导与调整学生的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杜绝盲目攀比、炫耀心理,教导学生做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从而从心理上拒绝浪费。二是通过社团活动、校园文化活动,传承“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观念,在全校形成勤俭节约,不盲目攀比的校园风气。通过课程与活动,在尊重学生个性需求和个性选择、追求高品质生活要求的基础上[3],帮助学生学会控制自身的消费欲望,摒弃享乐主义,明确自身真实需求,分清楚“我需要”和“我想要”;明确自身的消费能力,做好有计划的消费和理性消费,形成健康消费观。引导学生合理将花费放在提升自己的能力、视野上,让自己变得更好。

2.2 增强学生金融知识教育

在前述对某财经商贸类高职院校的调查中,37名曾选择校园贷的学生全部来自计算机、环艺等非财经类专业,会计、财务管理、保险等财经类专业未发生一例校园贷案例,这说明通过开设财政金融等财经类基础知识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理财和风险意识[4],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识别非法借贷能力,防止误入校园贷陷阱。建议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将金融基础知识课程作为通识教育课程或选修课予以开展,使大学生掌握理財知识和技能,养成财务规划管理能力和信贷素养,提高学生科学理财的能力。

与此同时,高职院校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邀请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走进学校,开展金融及征信知识讲座,向学生普及金融信贷和网络安全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金融素养和契约精神;时刻关注和准确把握“校园贷”新动态、新政策等,通过微信公众号、QQ群等学生常用渠道,第一时间向在校生开展全方位宣传,形成浓厚的宣传氛围,进一步提升高职学生金融安全意识。

2.3 大力推进学生精准资助

学生资助的最终目的在于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使他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4]。高职院校要对特殊学生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予以关注,坚持物质扶贫和感恩励志并重,经济援助与心理发展并举,困难帮扶与素质提升并行的资助育人理念[5],将资助工作重心从简单地执行政策向扩大困难学生视野、提升困难学生能力转移。在遵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同时,以健全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生活补贴等助困类资助项目为基础,帮助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好基本生活费后顾之忧;以加大学业奖学金、综合量化奖学金、技术技能奖学金、创新创业奖学金等奖励类资助项目为导向,激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昂扬向上,奋发有为;以互帮互助学生社团为依托,努力搭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成长的扶助平台,为他们的兴趣培养、能力提升、视野开阔创造更多机会和条件[4],帮助学生找到解决经济困难、自立自强的办法,培养学生争先创优的奋斗精神。

主要参考文献

[1]黄剑.刍议“校园贷”在高校存在的原因及应对策略[J].传播与版权, 2017(1):154-156.

[2]王江泉.高校校园贷乱象成因及对策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37):243-244.

[3]陈华琛,陈悦,陈亚萍,等.大学生互联网金融消费行为分析与对策建议——基于大学生校园贷使用的问卷调查[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3):53-57.

[4]陈宝生.进一步加强学生资助工作[N].人民日报,2018-03-01(13).

[5]赵健.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学生资助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4):58-62.

猜你喜欢
防范思考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SQL注入防护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析防范电能表串户的重要性及方法
也谈国际贸易合同欺诈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从工商管理角度谈如何加强金融风险防范的有效性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