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最具产业链竞争优势的一流工程服务商

2018-01-18 00:41白小虎
企业文明 2018年7期
关键词:资质升级建筑

白小虎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会议提出“四个新”的概念,即新时代、新使命、新思想和新征程。“新思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凝聚了中国共产党的“新使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新”,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最重要的词语之一,也是留给人们最深刻的印象之一。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创新”一词出现50多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新时代,中国“新四大发明”——高铁、扫码支付、共享单车、网购已经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中国制造”行销全球,《中国制造2025》更是振奋人心。相比之下,中国建筑业的“中国建造”却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和品牌价值输出,建筑产业如何能够实现创新驱动,实现“中国建造”的换档升级,在深刻拷问着每个建筑企业。中国中冶旗下的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宝冶)给出了自己新时代的答案,那就是,打造一流的最具产业链竞争优势的全生命周期工程服务商,走出一条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的新发展之路。

传承红色基因,履行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上海宝冶是一家有着悠久历史传承的国有建筑企业,回顾建国初期,他从肩负振兴钢铁使命、艰苦奋斗创造奇迹的历史中走来。他在“三块石头支口锅,帐篷搭在山窝窝”的艰苦条件下,承担并顺利完成了当时第二大钢铁基地——武钢的建设;在国家三年困难时期建设了马鞍山轮箍厂,结束了我国从1876年以来一直进口洋轮箍的历史;20世纪70年代,建设了外国专家眼里不可想象的奇迹工程——攀枝花钢铁基地;1978年开始建设宝钢,从1986年6月4日正式落户上海后的30年,先后经历了主攻宝钢重要主体工程建设的主力军——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先行者——全面参与建筑业市场竞争快速发展的实干派三个主要阶段。传承红色基因,艰苦创业与蓬勃发展的画面交相辉映,企业发展焕发蓬勃生机,企业精神得以传承并发展。

30年的发展,上海宝冶始终紧扣时代脉搏,从冶金建设向市政民建领域华丽转身,逐渐成为中冶公建、民建领域建设的主力军,全运、奥运、世博、大运、亚运五大盛会以及APEC会议、金砖会议、上海迪士尼乐园等标志性建筑的建设更是划时代的突破。从2011—2015年的“三五”期间,上海宝冶实现经营规模翻番,一座座地标性建筑拔地而起,一座座实用性建筑服务民生,各类荣誉奖项纷至沓来,打造出兼具技术实力与优质服务的“宝冶品牌”。企业实力和企业形象进一步增强,深厚的文化与辉煌的成绩熠熠生辉,为宝冶未来的创新提升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踏准发展节拍,企业内核发生根本性变化

2016-2020年是上海宝冶的第4个五年规划时期,“四五”以来,公司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提升。面临建筑行业的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上海宝冶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顶层设计,明确二级单位的主业定位和发展方向,聚焦总承包业务、专业业务、投融资业务三大职能,巩固并积极拓展海外业务。经过大刀阔斧的改革,宝冶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干事创业的激情被点燃。整合转型的建筑、冶金、市政工程公司在总承包领域的核心技术能力和综合竞争优势显著增强;钢构、安装、装饰、能源环境、工程技术、物资设备等专业公司聚焦主业,快速提升搏击细分市场能力;2017年10月,高炉和工业炉两大冶金建设主力军的顺利整合,标志着二级单位主业定位圆满结束,进入了主业明晰的发展新阶段,赋予了各二级单位新目标、新使命、新格局、新内涵、新征程,大大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自2016年底与中冶东方整合以来,上海宝冶认真履行央企的责任担当,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和应对挑战能力,与时间赛跑,从千头万绪的工作中抓关键、求突破,走出了一条整合融合共铸辉煌的发展道路。整合后,形成了两大设计院协同发展的新格局,中冶东方的市场更广阔,发展前景更美好。作为中冶集团唯一一家率先贯通工程总承包全产业链的施工类子企业,2017年上海宝冶的EPC合同签约额突破百亿元,一些重大项目总承包建设新模式受到业内广泛关注,整合融合形成了发展新优势。“四五”以来的新时期,上海宝冶实现了规模与效益兼顾的高速发展,企业内核也发生根本性变化,践行了在传承中发展,在创新中提升的新发展理念。

创新引领发展,明晰新时代战略发展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坚持新发展理念”。在中国创新发展的新阶段,上海宝冶提出要坚持几个方面的创新:一是科技创新,紧盯前沿技術,持续推进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智慧城市等,以独占鳌头的领先技术助力企业快速健康发展;二是管理创新,引入先进的管理手段,加快流程再造,以管控体系创新夯实集团化管控发展根基;三是战略创新,深入思考和研究EPC全产业链,找准定位,探索全过程的工程咨询服务、投融资驱动,延伸产业链内涵,培育并增强核心竞争力,不断获取更大的机遇、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大的市场份额。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上海宝冶聚焦企业发展、迸发创新动能、凝聚集体智慧,确定了具有鲜明新时代特征的“打造一流的最具产业链竞争优势的全生命周期工程服务商”的总目标。围绕这个总目标,吹响了与之相匹配的组织架构、管理模式、资质序列、人才队伍、科学技术、品牌内涵等转型升级的集结号。

组织架构升级

新时代,建筑业固有的秩序和规则正在被打破,PPP、建筑工业化、工程总承包正在深刻改变着行业的竞争格局,也改变着工程建设的组织方式。

要成为最具产业链竞争优势的工程服务商这一目标,必须做深做透全产业链这篇大文章,努力向产业链前端拓展和延伸。作为中冶集团唯一一家具有设计能力的施工类子企业,上海宝冶致力于拓展、丰富工程服务内涵,充分发挥投融资的驱动功能,向全过程咨询服务两端延伸。在此背景下,公司将组织架构升级为“228711”,即两家设计院、两家工业总承包公司、八家建筑总承包公司、七家专业承包公司、一个投融资事业部、一个国际工程公司,实施“大专业区域化、小专业公司化”和“资本化+国际化”战略,使发展更具有内生动力和可持续性,内涵更丰富。组织架构的变化不仅仅是简单的价值链延伸,还意味着企业业务重心的转移,使企业组织能力与全生命周期工程服务商相匹配。

管控模式升级

伴随着组织架构升级,上海宝冶积极推进与之相适应的管控模式升级,明确“集团管总、系统主建、区域主战”的集团化管控模式。着重强调提升设计院的设计能力、提升投融资能力,通过向区域公司要大市场,向专业公司要竞争力,赋予二级公司新使命、新内涵。公司明确提出,区域公司要持续提升总承包管理能力,专业公司要在开拓市场、增强核心竞争力上下功夫,国际公司要开拓视野、面向未来,逐步筑牢海外项目建设根据地。与之相呼应,同步梳理调整两级机关组织结构及职能,结合公司发展新定位和集团化管控模式修订管理制度、出台管理操作手册,建立系统评价考核机制,全力推进集团化管控、项目管理标准化体系落地实施。

资质序列升级

企业资质是市场的准入证,目前上海宝冶的资质主要包括:建筑工程、冶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冶金行业甲级设计资质,建筑行业(建筑工程)甲级设计资质,市政公用工程、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地基与基础工程、建筑装修装饰工程、钢结构工程、机场场道工程、电子与智能化工程等多项专业承包一级资质,以及40余项其他专业资质。资质序列虽已初具规模,但仍不能满足企业整体产业链布局的要求。从行业整体资质数量增长来看,以建筑特级资质为例,2016—2017年,建筑特级资质企业迎来了数量增长的历史高峰,平均每年增长的数量都在100家以上,在2015年4月到2018年4月的3年时间里,从200家增长到450家(数据来源于住建部发布的《关于核准2018年度第三批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名单的公告》)。

产业布局需求和市场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在倒逼上海宝冶加大资质工作投入,进一步提升企业资质序列整体水平。我们将资质增项升级计划列入企业年度预算,成立专门的工作班子,专项负责公司资质升级的具体工作,并结合属地化进程推进,全力推动资质申报和资质升级。

人才队伍升级

有了明晰的战略,要实现未来奋斗目标,就需要一支素质高、结构优的人才队伍。近两年,上海宝冶立足长远发展,持续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助推公司基业长青。一是搭建多元化招聘和属地化配置两个大平台,做好人才储备;二是不断创新培训模式,丰富培训内容,提升员工整体业务水平,为更好地适应全生命周期工程服务奠定基础;三是加强系统建设,建立人才引进体系、人才流动体系、绩效考核体系、系统评价体系,加强人力资源配置,以系统管理能力的提升助力公司人才队伍升级;四是优化人才结构,持续加强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持续开展涉及全产业链业务的专项培训,力争“四五”期末培养并打造一支适应公司未来发展的人才队伍;五是打造职业化团队,大力开展执(职)业资格认定,完善并提升全产业链员工的任职能力和业务水平。围绕“75521”人才结构目标,优化调整岗位聘用、持证激励、专项培训等制度和政策,在执(职)业资格认定、职称评审、培训、员工关怀等关乎员工成长与发展的基础工作方面持续发力,积极推进人力资源工作全面升级,形成与战略目标、业务结构相匹配的人才队伍,为公司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科技创新升级

互联网、BIM技术、装配式建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正在深刻改变着建筑业的生产方式及组织形态,德国提出了工业4.0、美国提出了工业互联网,我国也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北京三元桥的“换梁工程”,整体置换工作从启动到结束仅用了43个小时,创造了新的北京建桥速度,“盖楼神器”—集成型智能模架体系“中国尊”,将高层建筑建设速度刷新到平均6天盖一层楼。越来越多的业界案例说明,科技正在深刻改变着企业间的竞争模式,科技上的落后将会使企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陷入“冷兵器”的尴尬。

上海宝冶始终坚持科技领先战略,获得国家第一批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设有工程技术研究院,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工程建造解决方案,力争在工程咨询方面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公司全面研究与集团化管控及“228711”组织架构新定位相适应、相匹配的科技工作体系,形成整体性、协同性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全面梳理工法、专利、标准,实现平台再拔高、研发再创新、成果再拔尖、基礎再夯实、科协再服务。重点做好科技序列领军人才和产业工人的培养,选拔产生更多的技术专家和岗位能手,致力于将他们培养成为代表企业实力和自身能力的新名片。

品牌内涵升级

上海宝冶以“合创之道”文化理念为奋斗指向,紧扣时代脉搏,积极转型发展,在底蕴深厚的文化理念和科学明晰的发展战略的引领下,秉承“建精品工程,铸长青基业”的企业使命,专注于创造建筑价值,拓展建筑之美;坚守“诚信、笃行、创新、共赢”的核心价值观,共同遵循知行合一的行为准则;发扬“超越自我,敢为人先”的企业精神,直面挑战,阔步前行。

在企业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上海宝冶搭设了“标准化、信息化、绿色化、装配化”为一体的项目管理平台,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打造建筑精品,在奥运、冬奥等世界级工程项目中彰显实力,在大型公建、超高层、地铁、机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高端工业建筑等领域大显身手,并以高速优质的建设能力打破了现代化电子厂房项目市场版图格局,份额名列前茅。所承建的工程项目,共收获了37项鲁班奖和29项国家优质工程奖,5项“詹天佑奖”,形成了高标准建设每一个工程项目的新境界。并向产业链上下游辐射、渗透和延伸,形成设计咨询、采购、施工、运营服务全产业链的品牌效应,实现品牌内涵的新升级。

上海宝冶,以担起建筑大国品牌梦想为己任,怀揣“成为综合实力最强、品牌形象最佳、发展质量最优、幸福指数最高的建筑企业集团”的美好愿景,正书写着“打造一流的最具产业链竞争优势的全生命周期工程服务商”新篇章,这是新时代我们的奋斗目标,也是全体上海宝冶人共同追逐的梦想。

猜你喜欢
资质升级建筑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拟发布《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等4项资质标准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资质/荣誉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回暖与升级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2014年第四批农药生产资质合并企业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