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马克思 坚持马克思主义

2018-01-18 00:41罗志荣
企业文明 2018年7期
关键词:马克思马克思主义思想

罗志荣

2018年5月5日,是世界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的伟大导师卡尔·马克思诞辰200周年。2018年也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

纪念马克思 学习马克思 实践马克思主义

5月4日上午,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纪念马克思,是为了向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致敬,也是为了宣示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坚定信念。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学习马克思,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人类社会美好前景不断在中国大地上生动展现出来。

最难忘的纪念,是坚持学习与实践马克思主义。

在新时代,我们纪念马克思,不仅是为了缅怀马克思、致敬马克思,更是为了学习马克思、实践马克思主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坚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思想;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民主的思想;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学习马克思, 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建设的思想 ;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思想。我们要从博大精深、常学常新的马克思主义中不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始终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

此前的4月2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共产党宣言》及其时代意义举行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我们重温《共产党宣言》,就是要深刻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追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理论源头,提高全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把《共产党宣言》蕴含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运用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中去,不断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最深刻的学习,是在实践中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旗帜鲜明地向国内外表明:“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断超越自己,在开放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在新时代,我们仍然要学习马克思、实践马克思主义,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普遍真理,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没有穷尽真理,而是不断为寻求真理和发展真理开辟道路”。马克思为我们开辟了认识真理的道路而并没有穷尽这条道路,提供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正确立场观点方法而并没有穷尽这种立场观点方法,无论是马克思的伟大人格魅力,还是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真理光芒,不仅没有过时而且仍然是照耀我们通向未来道路的光辉灯塔。在新时代的强国路上,“我们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各样的拦路虎、绊脚石,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看家本领,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把握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提高全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我们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的能力”。

最坚定的实践,是忠诚信仰马克思主义。

在新时代,我们仍然要学习马克思、实践马克思主义,是因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如果动摇了这个信仰、信念和政治灵魂,党就会變质、国家就会瓦解、党员就会腐化堕落。这可以苏联东欧的演变为证,以我党一批高中级党员领导干部的腐败变质为证。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中,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的条件下,在互联网各种海量信息“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舆论环境下,如果我们“忽视了马克思主义所指引的方向,学习就容易陷入盲目状态甚至误入歧途,就容易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中无所适从,就难以抵御各种错误思潮”。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以真理的精神追求马克思主义真理的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经典文献。他向全世界宣示,21世纪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做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和坚定实践者。他告诫全党和全国人民,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要坚守精神家园的理论基础,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统一起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不负共产党人的光荣称号。他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学好用好《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原原本本学,熟读精思、学深悟透,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以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对于新时代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从严治党,是强大的思想指南;对于同各种诋毁、歪曲、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舆论和社会势力进行斗争,是强大的思想武器;对于统一全党思想基础、坚定理想信念,是伟大的思想明灯。

致敬马克思 信仰马克思 坚持马克思主义

当我们隆重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和《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的时候,毋庸讳言,较长时期以来,由于国内社会因贪腐“老虎”横行、“苍蝇”乱舞造成的严重恶劣影响,国际社会因苏联东欧演变造成社会主义“万花纷谢一时稀”的曲折,加上西方反共反华势力长期“西化”“分化”“和平演变”的图谋及其花样翻新手段的作用,国内外各种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相互呼应,以及互联网上各种海量信息真假难辨,致使各种贬低、诋毁、歪曲、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舆论和社会势力占有相当大的市场,在国内部分论坛、课堂、媒体、“名人”中出现了“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的杂音泛起并喧嚣不已,甚至出现了主流意识形态阵地部分失守的严峻情况。这给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广大青年造成了很大的舆论误导、思想困扰与信仰迷茫。今天我们纪念马克思、致敬马克思,学习马克思、实践马克思主义,只有让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之光照亮前进的道路,才能排除各种误导、困扰与迷茫,坚持马克思主义才能坚定不移。

早在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就曾经指出:“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间,最近一个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减弱了,出现了一些偏向。在一些人的眼中,好像什么政治,什么祖国的前途、人类的理想,都没有关心的必要。好像马克思主义行时了一阵,现在就不那么行时了。针对着这种情况,现在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青年学生,都应该努力学习。除了学习专业之外,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如果不讳疾忌医,那就必须承认这种情况现在不仅仍然存在,而且更为严重、更为突出,不但在部分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间存在,而且在部分党员干部甚至领导干部中也存在(他们不信马列信鬼神)。这是值得高度警惕并应坚决纠正的。

那么,马克思主义真的过时了吗?

马克思主义穿越时空普照当代并指引未来。

在世纪更替与千年之交的时候,中国著名学者、文化大师余秋雨先生写了一本书叫《千年一叹》。在千年之交的时候,余秋雨先生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越野车队跋涉4万公里,《千年一叹》以日记形式完全记录了4万公里行程中的经历。该书记录了伊斯兰文明、两河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希伯来文明的衰落,探讨了其衰落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在对比中探索了中华文明之所以延续的原因。只要不带偏见,那么毫无疑问,在推动中华文明的现代发展并向民族复兴伟大目标逼近的多种原因中,根本原因正是由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革命的面貌才从此焕然一新,中华民族才有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是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才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

几乎与"千禧之旅"同时,在资本主义的故乡英国,在新千年来临之际及之初也接连爆出了四条震惊世界的有关“千年第一思想家”的新闻:一是1999年,由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教授们发起,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结果是马克思位居第一,而被习惯公认第一的爱因斯坦却屈居第二。二是紧随其后的同年9月,英国广播公司(BBC)又以同一命题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并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汇集全球投票的结果,仍然是马克思位居第一,爱因斯坦第二。三是2002年,英国路透社又邀请政界、商界、艺术和学术领域的名人评选“千年伟人”,结果虽然马克思以一分之差略逊于爱因斯坦,但这并不影响马克思作为千年伟人的地位。四是2005年7月,英国广播公司又以“古今最伟大的哲学家”为题,调查了3万多名听众,结果是马克思以27.93%的得票率荣登榜首,居于第二位的苏格兰哲学家休谟得票率仅为12.6%。西方其他著名思想家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等则是望尘莫及。

事实上,不仅是英国,众多西方国家的媒体和知名学者也纷纷强调、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的时代性、现实性和實践性,肯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经济学和政治学体系”是现在和未来的“精神支架”。如:2003年法国报纸Nouvel Observa-teur开辟了一个名为“马克思——第三个千年的思想家?”的板块,专门讨论马克思的生平及思想。2004年,由德国电视公司ZDF发起的“谁是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的民意测验中,50万的观众投票给马克思,在最终的测验结果中,马克思排在总类别中的第三位、“当代影响”类的第一位,成为德国民众心目中最具当代影响力的人物。2005年德国周刊Der Spiegel甚至将马克思的头像作为杂志的封面,标题为“一个幽灵,回来了”。2008年5月7日,德国哲学家汉斯·海因茨·霍尔茨在德国《青年世界报》撰文说:“马克思还活着,因为他的理论今天依旧适用,其思想对我们的鼓舞并未停顿。马克思是我们当中的一员,为我们照亮了当代社会,指明了未来的道路。”在美国《外交政策》2009年5/6月号上,美国进步行动基金中心研究员马特·伊格雷斯亚在其《这才是一个回到马克思的时代》一文说:“这是一个向马克思的意识形态学习的时代,没有其他的时代能与之相比。”2010年,日本出版了名叫《青年们,读马克思吧!》畅销达100万册,等等。

当代法国著名哲学家雅克·德里达说:“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

当代著名哲学家和文学家、196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萨特(他拒绝了这一荣誉)在《辩证理性批判》这部著作中讲到:“马克思主义是不可超越的,因为产生它的情势还没有被超越。”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与经济思想史学家罗伯特·海尔布隆纳在《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中表示,“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人类社会至今仍然生活在马克思所阐明的发展规律之中”。

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英国学者纳森·沃尔夫就在其《当今为什么还要研读马克思》中指出:“马克思的全部思想都仍然有生命力。马克思的每一主要思想都仍然非常值得研究。……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方面来看,马克思的影响都是无法估量的。”

在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加拿大学者帕尼奇说“ 马克思在当时便超前地预见了最近几十年来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成功,并准确无误地指出了导致当下全球经济危机的许多决定性因素”,因此,“ 如果此次危机显示了一件事情的话,那就是,马克思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者”。

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丰碑。

需要指出的是,当国内一些自以为是的专家、学者、教授利用自身所在的高等院校讲席、社交论坛、媒体讲堂等舞台有意无意地贬低、否认、歪曲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历史地位、作用与现实指导意义,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一些大学不断被淡化、弱化、边缘化,并以西方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等取而代之时,真正具有世界影响的国外专家学者却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了十分肯定的评价(如上所述)。更具有说服力的,是一大批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均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方式将马克思视为经济思想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经济学家。在西方经济学者编著的经济思想史著作中,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有介绍马克思及其经济学说的章节,并将马克思视为重要经济学家甚至是三大经济学家之一。如:第二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便将“斯密、马歇尔、李嘉图和马克思”并称为经济思想史上“过去的伟人”,认为 “如同《圣经》和穆斯林的《古兰经》、牛顿的《自然哲学和数学原理》,以及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样,《资本论》是一本改变了历史进程的书” 。他认为马克思是“改造了经济学”的经济学家。他告诫读者马克思“不仅仅是政治经济学家,同时还是哲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革命家”。

与福格尔共同获得1993年经济学诺贝尔奖的诺思,也在其代表作《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中明确指出:“在详细描述长期变迁的各种现存理论中,马克思的分析框架是最有说服力的,這恰恰是因为它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中所遗漏的所有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马克思强调在有效率的经济组织中产权的重要作用,以及在现有的产权制度与新技术的生产潜力之间产生的不适应性。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贡献。” 他在《理解马克思是值得的吗?》一文中指出,马克思早就清楚地认识到被新古典经济学所忽视的交易成本的存在,并为100年以后的新经济史学者运用这一概念从细节上探讨“生产力、产权制度和政治结构这三者之间复杂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线索”,而这“赋予了马克思在经济史学者中的杰出角色”。

与此形成反差的是,在许多中国学者编著的西方经济思想史著作中却看不到有关马克思经济学的章节。无论他们的动机怎样,这一状况所导致的客观效果就是没有将马克思视为人类经济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位伟大思想家。这种情况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出现,显然是极不正常的。

马克思“是一位改变了社会思想方式的人”和思想先驱。

恩格斯指出:“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马克思既是当时“改造了经济学”的经济学家,更是开创了现代经济学众多分支理论、流派的重要思想先驱。

比如: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之一丁伯根在获奖后的演讲中谈到自己的一个希望:“ 社会经济最优值被解释为一个制度集合可能有助于进行一种比至今常见的较为科学性质的讨论”“ 我希望用这种方式,我们又可以,像马克思说的,在不同制度的竞争中找到科学论点。”

萨缪尔森、森岛通夫、罗宾逊夫人和卡尔多认为:“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中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模式中包含着(包括静态和动态)一般均衡理论的重要萌芽。”他们都认为马克思也是一般均衡理论的先驱者之一。

日本著名数理经济学家森岛通夫则明确表示:“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卡拉斯基、费里斯和丁伯根之前,除了马克思以外,没有一个经济学家曾获得过以科学的方法严密地建立的宏观动态模型。”

库兹涅茨由于在研究人口发展趋势及人口结构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关系方面做出的贡献,获得了1971年的诺贝尔奖。他认为包括马克思在内的古典经济学家都非常“关切”“威胁性的自然资源耗竭”这一问题。

里昂惕夫由于建立了投入一产出的理论体系而获得1973年的诺贝尔奖。他在其《马克思经济学对当代经济理论的意义》一文中表示:“在试图做出任何解释以前,如果一个人想要了解资本主义企业的利润和工资实际上是什么,最好办法就是阅读《资本论》。”

1974年经济学诺贝尔奖的得主之一、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的死敌”的哈耶克,在伦敦经济学院讲授马克思的危机理论时曾经这样评价《资本论》第2卷:“论起对现代商业周期理论的影响来,恐怕没有哪本书能超过它。”同年,经济学诺贝尔奖的另一得主缪尔达尔,在谈到“经济思想的重要创新”时说,“当人们不得不将马克思当作经济科学发展上伟大的经典著作家之一来看待时 ”,是“基于他开创制度经济学方面的成就”。

获得1986年经济学诺贝尔奖、公共选择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布坎南,在其代表作《自由、市场与国家——80年代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中指出:“马克思的不朽天才恰恰在于,他对这种无知的知识分子对资本主义或市场秩序所可能产生的反应,有着敏锐的理解。”

获得1992年经济学诺贝尔奖的贝克尔,将马克思视为将经济分析推广到非市场领域即拓宽经济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先驱者之一。

1996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詹姆斯·莫里斯认为,马克思对“运用统计学也作出了贡献”。在他看来,马克思在将数学方法运用于经济学方面是一位先驱者。

因在福利经济学基础研究方面的重大贡献以及对贫困和不平等问题的突破性创见、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阿马蒂亚·森承认,相对于韦伯等人来说,马克思等人对他的影响是更为根本的。

据郭广迪先生的统计分析,在1969至2012年的71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中,其中至少有30位得主或多或少地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一定关系。正如美国经济学家海尔布罗纳和瑟罗所说,马克思“是一位改变了社会思想方式的人”“即使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们绝大多数人确实以一种方式或另一种方式感受到他的影响”。

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和世界面貌。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一方面,如恩格斯所说:“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另一方面,如广大民众所说:“没有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不仅没有社会主义,就连现代资本主义都没有。正是马克思和共产主义运动,中和了整個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戾气,让资本家们对工人阶级采取了缓和态度,才有了现代资本主义。” 事实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确也应该感谢马克思这位深刻的资本主义“病理学家”查出了资本主义体系的病灶、病因及疗法,让欧美国家的资产阶级统治阶层从《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中发现了经济危机的根源、规律以及导致无产阶级革命的危险,从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对抗和竞争中吸取了经验和长处,从而绞尽脑汁寻求镇痛与改良之法;八小时工作制、社会保障体系、工党在国会的发言权、慈善事业等。现代资本主义从马克思主义那里获得了最重要的警示与鞭策力。《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著作的横空出世,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与面貌。《共产党宣言》问世以来,先后被翻译为200多种语言、出版印刷达1 000多次,成为世界历史上使用最广泛的社会政治文献。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不仅属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与共产党,而且属于全人类。

事实上,“为人类而工作”正是马克思一生的志向、追求与奋斗。他在17岁时的高中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对照上述西方学者、民众、媒体对待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客观评价与充分肯定,对照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等世界著名学府将马克思的著作列为学生必修课的事实,反思国内那些以一孔之见(甚至半孔之见)而自鸣得意或自命不凡的所谓“公知”“专家”“学者”“大咖”(与马克思一生著书1 914部,其中独著1 600部、合著314部,书信3 000余封相比,这些“公知”“专家”“学者”“大咖”几乎等同于笑话)们较长时间以来放肆地贬损、诋毁、歪曲、否认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忽悠、误导社会舆论,迷惑广大干部群众与青年学生的反常倾向,学深、悟透、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以及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共产党宣言》及其时代意义举行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就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紧迫性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如巍峨高山、浩瀚大海。“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我们今天纪念马克思、致敬马克思、学习马克思、坚持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当如是。

猜你喜欢
马克思马克思主义思想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