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凯
摘 要 物流业在“互联网+”、中国智造与工业4.0等影响下,传统物流正向现代物流体系转型。学校课程如何适应物流业对人才的需求,培养新型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创新物流人才,改变传统专业课程教学,进行创新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重点专业建设需突破的问题。
关键词 职业素养 物流专业 实训 实践教学
一、“以赛促教,综合创新”典型课程实施背景
惠州城市职业学院的物流管理专业从2014年开设以来,大胆创新,着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尤为注重以技能竞赛的教学导向,取得了一定成效,不过在竞赛融于课程、赛教联动上没做到深度结合。由于对参加竞赛的学生人数有限制,在备战时间紧、任务重,主要以参赛学生为培养目标,难以将本专业所有学生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不能把“以赛促教,综合创新”作为一门典型的课程导向,也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在传统的专业教学模式下,学生校内重理论、轻实践,简单的实训教学和企业生产并未完全对接。传统教学过程中,片段式的实践技能训练难以培养学生在组织管理、专业团队协作、现场问题的分析与处理、工作效率、质量与成本控制、安全及文明生产等方面的职业素养。这导致培养的学生综合职业素养有待提高,与用工单位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难以实现零距离就业的目标。
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物流管理专业尝试以一年一度的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为教育平台,依托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现代物流电商综合实训室,实施基于教学过程的技术技能型创新物流人才模式课程改革。从2015年开始,惠州城市职业学院第一次参加了广东省高职物流竞赛,成立的两支参赛队伍同时获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赛后总结参赛经验,以校内物流创展社团为基础,选拔优秀学生成立物流竞赛队,以指导老师为主线,以参赛队员为助教,实行“传帮带”,开展常态化的课程式实训学习。
除了常态化的课程式实训学习,还与深圳中诺思科技有限公司、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和京東公司签订实习实训协议,成立“京苗班”“顺丰班”,开办了含仓储、配送、快递、货代等业务范畴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把实训课程内容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使课程内容有了实践性的检验,为实训课程的开设提供了教学条件,为综合物流人才培养提供了基础条件和保障。
二、以岗定责,构建创新型综合人才体系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以来不断探索全面培养学生的教学方式,自从参加技能竞赛后,专业老师在兄弟学校和企业专家团队的指导下,按照物流业态多元发展的需要以及物流人才培养规律,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三个维度,以仓库管理员的职责标准来培养人才,构建创新型综合人才体系,突出学生全面素质评价。
三、“以赛促教,综合创新”物流综合实训课程,推进教、学、做一体教学改革
(一)课堂教学与实际应用有效结合,发挥专业实训技能作用
物流综合实训课程的开展,有效实践了物流专业中的理论知识,将专业中出入库流程管理、配送作业、信息处理等课程内容进行了有机结合,使仓储库存管理、运输与配送作业、物流信息实务、国际货运代理等课程或内容的教学进行了完整性、连续性实训,完善了专业操作功能,发挥专业技能作用。
(二)理论讲授和实践技能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为深化专业内涵建设,增强专业教师的实训技能,以物流综合实训为平台,全方位提高专业物流教师的实训技能水平,学校聘请物流企业技术能手、工程师,聘请兄弟院校技能训练导师来弥补专业教师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足,精心打造综合实训一体化的教师团队。学校明确专业教师每人专攻一个专业技能方向,通过综合课程教学,专业能力和实训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个人价值追求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经过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的实践锻炼之后,老师的岗位能力由弱变强,专业技能显著提高,教科研成果丰硕。
(三)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相结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学校通过引进企业实训课程体系、技能考核标准、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以“仓管员”的管理岗位要求来衡量学生的现代作业实务技能,即熟练掌握出入库作业及库房管理的方法、规范及操作程序,以岗定责作为课程对于学生的要求,达到人人熟记,人人实践,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改变以往人才培养模式中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的局面,把课程教学转变为岗位操作,变片段式实训为完整性实训,变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为学生主动要求实训,变实训为上岗。原来为了任务而完成任务,现在以满足真实顾客的需求为任务,学生在经过“岗前培训”实训学习后,择优录取参加技能竞赛的种子学生,亦可以在课后的仓储管理提供业务操作,比如针对商品的入库工作,制定入库计划,库内盘点、订单配货及执行出库等仓储作业都能完整地完成。
(五)专业基础能力得到长足发展
物流管理专业在物流综合实训课程开展之下,让学生参与企业运作,让教师参与企业运营管理,把日常理论教学转移到实训操作过程中,大大提升了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充分利用一年一度的技能大赛,涵盖整个专业的学习领域,使整个物流专业的各门课程得到全面提升和完善。
四、体会与思考
第一,“两条腿”(理论+实训)走路,效果显著。以往大多数的物流课程都只停留在理论课堂教学上,就算有实训也是片段式的,学生无法完整地接触到作为一名物流管理者的岗位职责要求,但现在,把课堂直接结合实训,在课堂上就是在岗位上的这种常态化、日常化、习惯化的模式中,学生时时刻刻把自己当作员工,让其企业员工的理念深入人心,从而内化为学生的一种习惯,使其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高。
第二,在探索校内实训课程的同时,我们发现实训场所和设备并不十分理想,对这类课程也没有相应的课程标准和硬性要求,所以校内综合实训课程成了学生接触系统性实训的首选。校内实训课程不仅打破了学生实训的时间、地域的限制,同时由学校主导,还能自由掌握实训安排,以及较好地保证学生安全。
第三,综合实训课程人才的检验手段较为单一,除了参加技能竞赛获得奖励以外,缺乏企业检验的标准,课程评价标准如能引入企业岗位职责的用人评价标准,将使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适用平台。
(作者单位为惠州城市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 谈慧.物流管理综合实训[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
[2] 张涛.物流技能大赛对高职物流专业建设的推动作用[J].经营管理者,2013(03).
[3] 刘潇潇.基于模拟公司工作情景的高职《物流综合实训》课程设计
[J].职业技术教育,2013(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