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形式不走心”的调研要不得

2018-01-18 06:17烨辰
紫光阁 2018年1期
关键词:形式主义结论调研

烨辰

近期,有科研人员反映出国考察审批程序繁琐,审批时间甚至可长达2个月;几经周折出访后,只能在国外待5天,其中还有2天用来赶路……由此可见,制订规章的前期调研如果脱离实际、流于形式,就可能“好心办坏事”,为工作增添麻烦。日前,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一文作出重要指示。文章中列举的十大问题中,排在首位的即为“调研走过场、搞形式主义”。依笔者浅见,形式主义调研主要有六种具体表现:

一是拍脑袋式调研。调研之前没有充分的谋划准备,调研方案缺乏认真的沟通研究,对调研对象也缺乏基本的了解认识,脑袋一拍就作出调研的决定、制定调研的方案,甚至定好调研报告的结论。调研者一脑袋“浆糊”,被调研者一脸“蒙圈”,“云遮雾罩”半天还未切入主题;调研过程“迷迷糊糊”,调研结论“草草下定”,调研与结论甚至“驴唇不对马嘴”。

二是大呼隆式调研。调研还没有开始,各种宣传机器已经开足马力,宣传标语已经铺天盖地,生怕别人不知道。调研不是“微服私访”,更像“大王派我来巡山”,规模庞大、浩浩荡荡,放不下身段,热衷于“摆架子”“搞声势”“鸣锣开道”,陪同人员比调研人员还多,架势十足,气场强大,好不风光。

三是观光式调研。以“调研”之名行“旅游”之实,调研地点不是挨着名山大川,就是靠近风景名胜,“三分”调研“七分”观光,“走马观花”“浮光掠影”。调研习惯于被安排,调研材料习惯于被提供,美其名曰“尊重对方”,对于经典调研线路心知肚明却“假装不知”,甚至“看你一千遍也不厌倦”,风风光光“走秀”,热热闹闹“演戏”。

四是蜻蜓点水式调研。调研就像“水上漂”,不想也不敢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对于存在的不足熟视无睹,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无动于衷。调研过程满足于“一知半解”“浅尝辄止”,与调研对象缺乏互动和追问,甚至“你说你的”“我讲我的”。对于调研上来的材料,缺乏认真分析和思考,没有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研究,“一得自矜”“以偏概全”。

五是花拳繡腿式调研。调研没有坚持问题导向,甚至绕着矛盾走、围着问题转圈圈,不敢触及真矛盾,没有勇气破解真问题,看上去又是座谈、又是问卷、又是考察,该看的也看了,该问的也问了,“花里胡哨”,但就是不实在、不接地气、不走心。对于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或者视而不见,或者不进行深入研究,提不出解决办法,或者满足于提出来了,就是不推动解决,结果总是“年年岁岁花相似”。

六是美容整容式调研。调研的过程与调研的报告彼此差别太大。精力不是用于改进调研过程、追求调研实效,而是用在调研报告的起草上;不是立足调研情况“一是一,二是二”,而是“报喜不报忧,言好不言坏”。报告“美容”了调研,甚至“整容”了调研,“人工美”代替了“自然真”。

毛主席讲,“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党政机关的重要职权,也是科学决策的重要手段,是“国之重器”。党的十九大描绘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要完成大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就必须像当年毛主席开展寻乌调查一样,发扬唯实求真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扑下身子、沉到一线,真调研、实调研,全面了解情况,深入研究问题,把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endprint

猜你喜欢
形式主义结论调研
由一个简单结论联想到的数论题
“表演完美”也是形式主义——为政不能耍把戏
形式主义“闻着臭,吃着香”
“开会”不是形式主义,“会海”才是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挂在“墙上”的形式主义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调研
惊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