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淼淼
摘要:指出了森林保护工作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建设的基础,也是人们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个主要方面。随着地球上人口的不断扩张,并且对大自然资源的无限汲取,导致许多森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随之而来的就是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现象,严重威胁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分析了森林建设工作与环境之间形成的直接关系,表明了改善当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且以此为依据,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期提供参考。
关键词:森林资源;生态环境;森林培育及保护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23-0131-02
1 引言
在当前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为了自身的发展,逐渐认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采取了有效的解决措施,防止生态环境的恶化。例如:节能减排、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工作、减缓人口的增长等。不仅如此,还施行了提升土地使用率、退耕还林、荒漠土地的整治以及植树造林等有效措施。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的肺”,主要是由高大的乔木以及其他植被所组成了生物群落,与动物、微生物以及其他植物共同形成的居住環境。对于森林来说,可以有效的做到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吸收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并且释放出氧气,以此来维持地球上生物的多样性,降低对空气的污染。此外,森林还是一个巨大的生物基因库,从而可以有效的保持生物多样性,直接改善生态环境。
2 森林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2.1 森林与温度的关系
森林中的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从而为生物圈积累初始的物质,并且在夏天炎热的时候,还能吸收外界大量的热能,保证森林周围的温度都能在合适的范围内。而在冬天,空气整体上相对寒冷,森林就可以有效的减少风速,让林区能够保持一定的温度。当森林的内部气温与外界气温相对处于恒定的状态时,森林中冬季的温度与夏季的温度差一般相差5 ℃。
2.2 森林与水分的关系
对于森林生态环境来说,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一个天然水库,因为森林本身的特性,使得森林能够对雨水、雪水等天然降水起到截留的作用,植被的根系还能直接吸收地下水,从而维持地下水的稳定。此外,树木本身还能对一些多余的水分起到蒸发的作用,让森林中的水分和空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持适宜的湿度,让人心旷神怡。
2.3 与大气之间的关系
地球大气层的主要成分是由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组成,其中二氧化碳主要属于温室气体,这种气体如果在大气中的含量超过了一定的数值,就会直接改变地球表面的温度,从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森林系统中,植被有着强力的固碳作用,能够有效的吸收空气中多余的二氧化碳,并通过光合作用的原理释放氧气,还能降低空气中粉尘的含量,达到清洁空气的效果。
2.4 森林与土壤的关系
土壤的形成实际上是地球表面的岩石,经过了长期的分化而形成的,默默的滋养着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但是由于岩石风化之前,岩石的成分有着许多不同之处,风化之后土壤中所含营养也有许多的差异。而在出现了森林之后,森林中的植被一方面汲取着土壤中的养分,另一方面植被在死亡之后,枯萎的枝干和树叶又被微生物分解,转化为养分渗入到土壤之中,使得森林中的土壤更加肥沃,进而有利于植被的生长[1]。
3 森林的培育
3.1 苗木培育
对于苗圃种植的选择,基本上都会选在地势平坦、向阳的坡地,不仅要求当地土壤养分肥沃,还需要有充足的水源补给。之后,再将已经选好的土地进行平整、细化、消毒和施肥处理工作后,按照苗圃的大致走向,将苗圃做成圃床,完成对苗圃的培育工作。
3.2 播种
在实施播种工作的时候,需要根据各种树木自身特点,选择出合适的季节进行播种工作,其方式有撒播、条播和点播3种。但是在播种方法上,有着以下3个相同的播种要点。
(1)开沟。对于播种沟的开挖,需要结合种子的特点,当地土壤的厚度和养分而定,通常情况下,挖沟的深度一般为0.5~0.6cm,还要保证沟的开挖深度要均匀,而对于小种子植物造林来讲则不需要开沟,小种子一般包括杨树、桉树和柳树等,都可以直接实施浅线播种。
(2)播种。播种的过程要遵循边开沟、边种植、边覆土这样的流程,这样做主要可以防止播种过程中出现土壤失水的现象。同时还要对播种的数量进行控制,下种的分布也要保持均匀。对于小粒种子而言,由于播种的数量相对较少,为了保证播种的均匀,可以采用种子与细沙混合之后再进行播种。
(3)覆土。通常来说,覆土的厚度一般为种子制定的5~6倍,覆土工作的实施主要是为了保证土壤中的水分、温度不会流失,起到防风干,防鸟虫的作用,还能使种子与土壤之间能够充分结合,让种子能够充分吸收土壤中毛细管的水分[2]。当天气出现干旱的时候,种子覆土之后,还需要进行镇压。
3.3 育苗地管理
种植苗圃的地域选择完善之后,还需要对苗圃地进行妥善管理,保证苗圃能够健康成长。
(1)覆盖。对播种地采取覆盖的措施,可以有效的保持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不会无故流失,造成浪费,同时还能减少对种子的灌溉次数,调节地表温度,最后还能防止鸟兽对育苗地的侵害。对于育苗地的覆盖物也有着一定的要求,通畅情况下都是采用稻草或者松针作为材料,将其覆盖在苗床的表面,覆盖的厚度一般为3~5cm,覆盖厚度还要保持相对均匀。
(2)灌溉和排水。当育苗地的种子处于萌发期的时候,需要足够的水分和温度才能保证种子健康成长,如果土壤的水分缺失,则会让种子在生长过程中缺少活性,进而难以长出新的芽胚;相对而言,如果育苗地的种子含水量较大,则会导致土壤失去通气的能力,种子在生长过程中很有可能出现发霉腐烂的现象。因此,就需要管理人员根据当时具体现状,对育苗地进行排水和浇灌工作。endprint
(3)中耕。为了让土壤能够保持一定的水分,同时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帮助土壤中的微生物以及苗木根系的生长,需要依据苗木本身的大小以及特征来选择中耕的深浅。如果相对较浅,则不能达到中耕的要求和预期效果;如果太深,则会对苗圃的根基造成伤害,反而阻碍了苗圃的生长,更严重的还会使苗圃出现病症,最终导致育苗失败。
(4)去草。苗圃中有着许多种类的杂草,它们生长迅速,而且还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同时这些杂草还是病虫害的主要来源[3]。不仅如此,杂草在生产过程中,会大量的汲取土壤养分,直接能够影响到苗圃的生長环境和质量,因此必须要对杂草做到彻底清除,保证苗圃的健康成长。
3.4 人工造林
对于人工造林的工作,首先要能够做到对林地的及时清理工作,同时为了发挥出造林的主要优势和效益,需要针对性的选择出土层的厚度以及土壤的肥沃程度,从而进行较大面积的造林工程。对于林地建设开说,分为许多种类,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荒山造林、退耕还林和火烧地造林工作。
同时,对土地的修整工作是造林基础工作,对造林地区的植被、采伐以及火烧后剩下的物质进行清理,并且还要翻垦土壤,让生产措施逐步完善,造林地的翻垦工作对于之后苗木的成活,有着直接的影响,也是人工植树造林工作的主要核心问题和措施。对造林地的整理工作,可以有效的对当地土壤现状进行改善,同时还能增强土壤对水分的吸收,提升苗圃在这一地区的成活机率,进而有效促进苗圃生长。对造林地的整理方式主要为全面耕地、
带状耕地以及块状耕地3种方式。造林方法有以下3种:①直播造林。这一方法就是将树木的种子直接播种到翻垦过的土壤之中。②植苗造林。这种方法主要是用苗木作为造林的材料进行种植的方法,也是一种应用极为广泛的造林方式。③分蘖造林。是根据树木中自带的营养器官直接植入造林地的造林方法。
4 后期管理工作
当人工造林出现成熟期的时候,由于个体等方面的差异,林木在生长过程中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个体死亡的现象,这时就需要对枯萎的树木和枝干进行及时清理,保证林地的整体环境,如果死掉的树木上带有毒素,将会影响到整片区域树木的健康。因此在最开始造林的时候,就需要对森林的生长环境做到妥善的保护,这样才能保证树林的整体生长和发展。森林保护分为新造未成林地保护和有林地保护。新造未成林地由于是苗木刚栽成,造林地裸地较多,易滋生杂草,招引牲畜的践踏,降低了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此时的管理主要是针对牲畜。在新造林郁闭后,森林保护的主要措施即转变为森林防盗,这是成熟林保护的重点。造林以后,防火措施要始终贯穿森林生长的始末。因为不论在任何时候,林火可以使任何林分化为乌有。因此,森林防火是森林保护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张佟雷.基于森林资源保护前提下的森林培育工作[J].农民致富之友,2015(21):163.
[2]丁 华.基于森林资源保护前提下的森林培育[J].现代农业科技,2012(10):232~233.
[3]董作福,孙吉祝.基于森林资源保护前提下的森林培育工作[J].民营科技,2015(10):19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