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因素分析以及对策

2018-01-18 21:35邵蔚程存归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1期
关键词:价值观心理健康

邵蔚+程存归

摘要: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因素,分析诱因,及时疏导。使个体以社会价值观为依据,及时调整和完善自身价值观,成为社会栋梁之才。

关键词:心理健康;个体性格;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1-0036-02

一、出现问题的主要方面

1.适应问题。一些个体在中学阶段出类拔萃,进入大学后,自身优势很难再现;加之自身难以适应新的生活以及学习环境,逐渐产生悲观、消极、抑郁等心理障碍。心理障碍严重的会放弃生命。面对如潮般的信息,由于个体是非辨别能力弱,容易判断失误,或者盲目跟风,因此偏离了大学生以学习知识为目的的轨道,从而引起心理不良冲击,如愤世、堕落等,也因此导致部分在校生走向犯罪。

2.人际交往问题。由于社会阶段的发展需要,国家采取了人口控制政策,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因上一代经历过生活艰辛,父母给这些孩子提供了最大的物质生活支持,也造成了个体以自我为主的生活方式。在考学重压下,个体大量的时间用于学习,缺少对社会的了解,接触的人仅限于同学以及任课教师,其他人际机会几乎为零。进大学后学习压力减少,有了更多的自主时间,但要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和老师一起生活和学习,如调整不当会导致个体性格孤独和心理焦虑。

3.家庭经济问题。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经济基础有着天壤之别。虽然我们的教育也一再引导学生不要以物质基础为主,要追求丰富的精神财富,如知识等。但学生正处在花季般的年龄,爱美之心人人有之;还有来自炫富的一些不良的负面信息影响,难免对一些个体造成不良的心理冲击,如果调整不当,会形成自卑、缺乏自信等心理情绪,引起过分行为,如“裸贷”等。

二、影响心理行为的因素

1.个体性格。性格是态度和行为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特征,也是诱导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因素之一。人的性格分为态度、意志、情感和理智四个特征,这几个方面不相分离、彼此关联、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整体,这些特征不是机械组合,会因场合不同表现出不同的侧面。个体行为是性格的外在表现,如红楼梦中林黛玉忧郁质的性格,是造成她悲惨一生的关键因素。由于人格的先天性,后天极难改变。但性格没有好坏之分,正确的性格分析和自我认识,会使个体的生活更精彩。

2.学校因素。学校是一个丰富的文化活动场所,如琳琅满目的各种社团,进一步培养了个体的多种爱好和才能,也为学生踏入社会之前积累了实践经验。但从哲学角度来讲,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如果目标主次不分,会给个体带来致命的伤害,使其荒废学业,甚至退学,“韩寒”只是一个特例。新、旧理念以及不同目标等因素的影响,会给个体带来焦虑等心理障碍。对大学生的评价,主要来自学校、科系和班级。由于高校环境相对封闭,评价会受到视野的约束,难免会有所偏离,这会影响个体的自我认知,正确的自我认知有利于心理健康。

3.社会影响因素。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与学校的人文环境会形成一种巨大的反差,由于中、小学生忽视素质教育,不少个体进入高校后,深感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差距较大,在心理上会产生较大压力。情感方面,大学生情感失落的主要原因是失恋和亲人亡故,很多个体不能及时排遣这种痛苦,容易产生心理上的抑郁状态。就业压力方面,硕、博学历的学生越来越多,大学生已回归平凡,需为择业而奔波,因此感到焦虑和紧张。社会竞争方面,人才济济、社会竞争和生活压力等因素促使个体身心疲惫,带来了很多心理隐患。信息方面,大学生处于价值观形成和成熟的阶段,现实生活中各种信息良莠共存,而个体的是非判断能力弱,在矛盾冲突中难免会产生心理障碍。

4.来自家庭的影响因素。家庭经济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会产生影响。贫困大学生是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主要原因是感觉家庭经济有限,感觉低人一等。父母文化程度较高的子女随和、开朗,更容易与人相处;父母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子女容易出现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家庭的和谐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单亲家庭的孩子极易产生各种心理障碍,表现出不自信、孤独以及抑郁。“望子成龙”是父母的共同愿望,这在不知不觉中给孩子加大了压力。

三、大学生心理辅导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普遍规律,每个时期个体都会有主导的需要。因此,高校应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见图1)结合高校个人需求,做好心理辅导工作。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可以对大学生分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大一进行自我意识和自主生活能力的培养。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大学新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群体,因此要重点关注、培养他们。大二、大三开展人际关系辅导。这个时期的学生基本适应了大学的生活,但对交往、恋爱的需求成增长趋势。由于人际交往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凸显出来,这时应教会大学生正确处理戀爱关系,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大四开展就业心理辅导。就业问题对大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这个阶段应教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接受社会选择,实现由学校人向社会人的转变。最后是自我调适,大部分心理问题可以通过自我调节得到有效缓解和解决。

四、价值观建立

接受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塑造个人的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会产生积极影响。通过多种形式,向青少年和全社会传播社会主导思想和文化价值观。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应进行互动,没有健全的心理就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

心理问题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准确把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使其形成健康的个人价值观,以为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做好奠基。

参考文献:

[1]蒋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5):85-87.

[2]李江霖.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探析[J].改革与开放,2010,(4):123-125.

Abstract: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factors of college students,analyzes the causes,and then leads them in time. To make individuals based on social values,adjust and improve their values in a timely manner,and become a pillar of society.

Key words:mental health;individual character;valuesendprint

猜你喜欢
价值观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跌宕起伏的心理健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