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岭,张建生,吴会国,韩恩崑,王伟伟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天津 301800)
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胃癌的最佳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以全胃切除加周围淋巴结清扫为主,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扩散,达到控制病情的目的。临床研究显示,早期胃癌行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提高生存率,降低转移和复发率,延长生存周期。随着临床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微创手术已成为临床外科手术的发展趋势,其优越性明显,大有取代开腹手术之势[1]。本研究进一步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将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普外科手术治疗的100例早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观察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35~76岁,平均(54.3±10.2)岁;对照组50例,男24例,女26例,年龄33~74岁,平均(53.6±11.5)岁。所有患者均符合胃癌诊断标准,经胃镜及病理活检确诊,处于早期胃癌;按肿瘤部位分类,贲门和胃底部29例、胃窦部26例、胃体部32例、全胃13例;排除有手术禁忌证者、中晚期胃癌者。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胃癌分期、治疗方法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采用全身麻醉,取上腹部正中入路切口,从胸骨剑突下切开至脐部以下3 cm,进入腹腔后仔细观察肿瘤周围情况,观察是否有转移,结扎胃肠道动静脉供血系统,分离大网膜、结肠前系膜,清除周围淋巴结,离断肝左叶三角韧带,阻断贲门迷走神经,采用食管空肠吻合术行胃大切或胃全切除术[2]。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治疗,全身麻醉下于 脐孔穿刺建立气腹,置入腹腔镜,左侧腋前线肋缘下做一1 cm切口作为主操作孔,脐左5 cm偏上做一5 mm切口作为辅助操作孔, 于右侧腋前线肋缘下及右锁骨中线平脐偏上各做一操作孔,观察腹腔内肿瘤及其周围情况,剥离大网膜和结肠前系膜,结扎胃肠道相关供血系统,切除淋巴结,切除十二指肠球部,提起断端切除小网膜,切断前后迷走神经,取上腹正中切口5~7 cm,切除全胃,用吻合器行食管空肠吻合,空肠双腔代胃,留置引流管,缝合切口,结束手术[3]。两组术后均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3~5 d,并定期更换切口敷料。
1.3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3 d疼痛程度、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量;观察术后有无切口感染、腹腔内脓肿、吻合口漏、麻痹性肠梗阻、胆囊炎等并发症发生。
2.1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比较:见表1。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3 d疼痛程度、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见表2。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腹腔内脓肿、吻合口漏、麻痹性肠梗阻、胆囊炎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例数手术时间(min)切口长度(cm)术中出血量(ml)清扫淋巴结数量(个)术后排气时间(d)术后进食时间(d)术后3d疼痛程度(分)住院时间(d)观察组50325 4±42 1①5 4±0 8②156 7±45 8②24 5±12 1①3 7±2 4②3 6±1 9②2 8±1 2②13 2±2 3②对照组50346 8±37 915 3±1 5287 6±89 426 4±10 35 9±2 65 4±2 23 9±1 416 9±2 4
注:与对照组相比,①P<0.05;②P>0.05
表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组别例数切口感染腹腔内脓肿吻合口漏麻痹性肠梗阻胆囊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5001(2 0)1(2 0)1(2 0)1(2 0)8 00①对照组501(2 0)3(6 0)2(4 0)2(4 0)1(4 0)18 00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早期胃癌首选手术治疗,通过全胃切除并清扫周围淋巴结可达到较为良好的效果,能有效抑制肿瘤复发和转移[4]。开腹手术和腹腔镜各具优缺点,开腹手术切口长,对腹腔内环境影响大,损伤程度更大,术后恢复慢,但开腹手术难度相对较小,术者的操作空间更大,有利于手术操作[5]。腹腔镜手术是近年来微创手术的趋势,通过腹腔镜设备进入腹腔,能够清晰显示腹腔内病变,获得良好视野,术者能够精准定位,准确操作,减少对腹腔内组织的损伤,降低患者术后恢复的痛苦,提高手术质量。但腹腔镜对术者操作水平要求更高,实际临床中经常遇到有限操作空间致使吻合重建变得难于操作,增加了手术难度。同时,手术中应注意防止碰触癌症病灶,避免人为造成癌症病灶种植转移[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3天疼痛程度、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说明腹腔镜在手术创伤、术后恢复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腹腔镜操作相对复杂,手术时间及清扫淋巴结数量方面与开腹手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腹腔内脓肿、吻合口漏、麻痹性肠梗阻、胆囊炎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腹腔镜操作更为精准,对腹腔内脏器干扰小,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更低。
综上所述,腹腔镜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更佳,具有微创性及安全性的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1] 陈学谦,郭兰栓,张惠卿,等.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术后近期生活质量的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5,18(4):325.
[2] 衣 明,黄 荣.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胃癌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6):33.
[3] 戴文宇.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胃癌临床效果对比观察[J].浙江创伤外科,2014,19(2):174.
[4] 刘爽峰.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胃癌临床效果对比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8):4252.
[5] 李泽强,李井野.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效果比较[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2):120.
[6] 谢先木,刘 荆,姜 耕,等.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在胃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2,33(22):3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