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情怀

2018-01-18 06:58文︱张
中国篆刻 2018年1期
关键词:学书翰墨字帖

文︱张 旭 龙

翰墨,义同“笔墨”,原指文辞。因为喜好笔墨,喜欢书法,便取笔名——翰墨。记得初中时,学校出版黑板报,有位同学用毛笔抄写,当时一个个秀丽的字,从笔尖流出来的时候,我感到很新奇和深深地惊叹,同时也激起我想写好毛笔字的热情。

回到家里,我找来了笔和墨,在练习簿上乱画一通,虽然写得不好看,但想写好字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生根发芽了。从那以后我学习的热情一发不可收,只要一有空,就对着字帖临摹、练习,这个习惯一直坚持到初中毕业。毕业后,考入普宁师范学校,由于我字写得好,就担任班里的宣传委员,出黑板报成了我展示才华的途径。在师范求学期间,学校要求练好“三笔字”,即硬笔、毛笔、粉笔,每周有一节书法课,老师的引导,才让我真正步入书法之门,我真正懂得了怎么握笔,怎么运笔,并接触各种书体,初步了解书法笔法、结构、章法,为我后来自学书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02年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所农村小学任教,因学校离家较远,周一至五都住在学校,课余时间除了备课和批改作业,空闲的时间正是我练习书法的好时机。起初专心练元代赵孟頫的楷书字体,后来在家整理书柜时,发现了一本以前姐姐练习过的隶书字帖,感觉隶书特别好看,从那以后便开始练写隶书,每天晚上我都对着那本字帖依样画葫芦,乐此不疲。

练书法,不仅陶冶了情操,而且让生活更加充实。体会练字的技巧与快乐,看着自己写出来的字,一种不同于平常的心境油然而生。临帖,既要临古帖,拜古人为师,也要临现代人的帖,但关键的应临古帖、名帖。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纵向取古,横向取今”。后来同一位朋友在闲聊时谈到了书法,他建议我练隶书要从汉代隶书入手,拜古人为师,在书法道路上才能走得更远。我马上到书店找到了汉代隶书字帖,通过比较,我喜欢清秀的那一种,于是购买了一本《曹全碑》,每天都对着字帖临摹,坚持天天练,如果哪天没拿起毛笔总感觉少了点什么。为了开拓视野,我还专门订书法专业报刊,每年春节,亲戚朋友家里的春联都由我代笔,与大家分享我的每一点进步。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努力,2005年7月4日我的书法作品第一次在《揭阳日报》发表,那种喜悦和自豪,至今难以用语言来描述,给我莫大的鼓励。后来我的书法作品多次在《中国钢笔书法》《中国教师报》《书法报》《揭阳日报》等报刊上发表,每一次的成功,都给我不一样收获,不一样的快乐。

2014年7月我有幸参加了粤东西北贫困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书法培训高级班学习,为期8天,难得的学习机会,让我大开眼界;培训中,接触不同的老师、同学,让我学到很多前所未有的东西,受益匪浅。培训之后,由于成绩优秀,我被选派到省参加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翰墨薪传工程”粤东地区中小学书法师资培训班学习,有机会向更多的名家名师学习,我努力提升自我,为能成了一名合格的书法教师而继续努力奋斗。

回顾学书之路,是一条坎坷曲折之路,是一条不断探索之路。在近十多年的砚田耕耘中,我始终以读书为伴,以修身自娱,以平常心处之,不断地由生而熟,由熟而生地循环往复。我深感学书之道即修身之道,故学书无涯,修身不止。尽管写字很难,很寂寞,但我却感到很快乐、很痴迷,“衣带渐宽终不悔”。我虽才疏学浅,但书法艺术将成为我一生的追求,我将终身迷恋于斯、痴情于斯、陶醉于斯……

曾巩《墨池记》(“耶”应为“邪”)

猜你喜欢
学书翰墨字帖
小字帖
翰墨飘香的砚台
古代隶书硬笔临摹字帖(二)
学书杂述一则
小字帖
小字帖
翰墨飘香的“溯盐”魅力
学书有感
翰墨高吟
钟繇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