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7年,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践行中央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水利部党组的领导下,聚焦海河流域水问题,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全过程,谋定新思路,强化新举措,持续发力推进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水是生态之基。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绿色发展、美丽中国建设的基础性支撑。海河流域水资源禀赋差,资源性缺水严重,供需矛盾突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水资源破题,牢固树立底线思维,从源头上拧紧水资源管控阀门。
组织实施“引岳济沧”为大浪淀供水
引黄入冀(补淀)供水协议签署
晋冀两省2017年度向北京市集中输水
海河流域京津冀地区六河五湖
滦河、潮白河、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南运河六条重点河流。
白洋淀、衡水湖、七里海、南大港、北大港五大重点湖泊湿地。
2017年,海委坚持节水优先方针,扎实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深入开展京津冀晋水资源管理专项监督检查,完成对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三条红线”指标2016年度落实情况考核工作。大力开展流域跨省河流水量分配,推进用水定额和计划用水管理,与京津冀晋四省(直辖市)确认用水定额评估成果。加快实施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建设,加强取水许可监督管理,严格重大规划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水资源承载能力成为区域发展、城市建设、产业布局、项目实施的重要条件。
强化节水型社会建设,把节约用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全过程,坚持以水定产、以水定城,不断调整优化用水结构。截至2017年年底,海河流域13个试点城市(区)获得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称号,建设广度、深度进一步拓展,为推动全流域节水起到积极带动示范作用。
海委还注重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和优化配置,开展京津冀等省(直辖市)南水北调中线年度水量调度的监督检查,规范受水区水量调度。完成拒马河水量调度总体方案编制,为下一步水资源科学调配提供支撑。持续做好委属工程供水工作,潘家口、大黑汀水库全年累计向河北供水4.89亿m3。利用岳城水库汛期雨洪资源,实施“引岳济衡”“引岳济沧”应急供水1.25亿m3,有效缓解了两市城市、生态和农业用水紧张局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屈家店水利枢纽(谢连山/摄)
开展雄安新区水安全保障专题调研
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实施方案复核
京津冀协同发展在生态环保领域率先突破,离不开水利的坚实支撑。近年,针对京津冀水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现状,海委在水利部指导下,先后完成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六河五湖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总体方案》《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总体方案》等多个规划方案的编制工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水生态保护工作作出了顶层设计。
2017年,海委在各项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着力推动《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总体方案》的落地实施。配合水利部、国家林业局完成京津冀晋四省(直辖市)实施方案编制复核工作;协助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制定印发《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三年滚动任务清单和项目清单(2017—2019年)》,督导各地有序推进项目前期工作,积极推进“智慧永定河”建设。目前,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已经全面启动,2017年11项水利工程中,3项已正式开工建设,2项完成实施方案批复,3项完成可研批复,3项正加紧开展前期工作。
2017年4月中央宣布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后,海委积极响应,靠前谋划,迅速启动雄安新区水安全保障研究工作。会同有关单位编制完成《雄安新区水安全保障方案研究报告》,其中就白洋淀生态保护等工作提出具体方案。强化雄安新区水资源配置,协调推进引黄入冀(补淀)输水工作,着力保障雄安新区供水和白洋淀生态安全。
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成效显著
白洋淀
同时,海委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年度工作安排,起草了《关于严控环北京周边地区水资源开发强度、加强水生态空间管控的意见》。组织编制了《永定河水量调度管理方案》《永定河水资源实时监控与调度系统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启动了潮白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规划、大清河流域综合规划编制工作。开展了永定河流域上游大中型灌区退灌还水和农业节水工作调研,编制了《永定河流域农业节水工程实施体制机制改革方案》,并获水利部批复。加快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以密云水库上游五县京冀协作共建生态清洁小流域为突破口,统筹区域主要生态功能区布局,不断建设和巩固京津冀地区生态安全屏障……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相关各地齐心发力、协作共治,一幅贯穿京津冀的绿色生态图景正徐徐展开。
潘家口水库新貌
潘家口水库网箱清理工作现场
开展流域省界断面水质监测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海河流域解决水生态环境问题,必须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全面强化监督管理,加强河湖湿地水质监测和生态修复,着力维护河湖健康。
2017年,海委进一步加大水环境监测、水功能区和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力度,完成海河流域52个省界水体、230个重要水功能区、16个重要水源地、598个地下水井、京津冀晋2260个成井、白洋淀等流域“五湖”水生态监测任务;组织开展流域入河排污口调查监测工作,调查口门1600多个,监测400多个,定期通报流域重要水功能区达标评估情况,水环境保护各项基础工作不断夯实。
大力加强重要水源地管理与保护,出台《海河流域重要水源地管理与保护方案》,指导督促地方开展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工作,完成流域30个地表水水源地监测和55个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检查评估。突出抓好引滦工程源头潘家口、大黑汀水库的水质恢复、库区管理和保护工作,协助推进水库网箱养鱼清理,截至5月下旬清网清鱼全部完成。昔日网箱密布、水质恶化的潘家口、大黑汀水库库区面貌、水质情况显著改善。
同时,海委深入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组织完成2017年河湖健康评估工作,开展了流域重要湿地调查;配合环保部、住建部完成《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黑臭水体治理情况检查考核,合力促进流域水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协调强化流域地下水超采区压采治理,着力提升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水平,用实际行动守护海河流域的绿水青山。
利用无人机技术开展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督查
推进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综合治理能力是关键。2017年,海委党组深入落实陈雷部长在海委干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流域水利工作实际,谋定了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思路,强调要充分发挥流域管理职能,坚持系统治理、突出重点,树立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思想,推进重点河湖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着力打造绿色生态廊道,恢复河流生态功能,为新时代海河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明确了主攻方向。
全面推行河长制是完善水治理体系、解决复杂水问题、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重大举措。2017年,海委深入落实中央和水利部党组决策部署,举全委之力扎实推进流域片河长制工作。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制定工作方案,举办专题培训班,深入开展督导检查,着力解决河湖管理保护方面的突出问题,流域片落实河长制工作稳步推进,水生态空间管控措施更严、更实。
积极创新流域水生态保护有关工作机制,建立流域水利、环保部门重要水功能区和省界水体信息交换与共享机制,加强沟通协作,合力提升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成效。完善流域新批大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检查机制,对大型项目实行水土保持全过程监管和流域与区域协调联动监管,不断提高水土保持监管效能。
着力强化水资源管理和水生态保护措施,加快水政监察基础设施建设,严格开展水行政执法。积极探索无人机、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在水资源管理与保护领域的应用,大力开展相关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流,为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突出社会公众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大力开展水生态文明宣传。抓住“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重要节点,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开展流域水情教育,提高公众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生态的自觉性,凝聚爱水、惜水、亲水、护水共识,营造了流域社会关心参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党的十九大将建设生态文明上升到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的高度,首次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描绘了美丽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新时代,海委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水利部党组的领导下,聚焦解决流域水生态问题,持续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奋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美丽海河,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的贡献。
开展河长制工作督导检查
深入开展水情教育
实施生态补水后重新焕发生机的衡水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