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征
下腹手术是常见的妇产科手术类型, 局部麻醉、全身麻醉是目前临床手术中主要的麻醉处理形式[1], 罗哌卡因属于局部麻醉的一种有效药物, 已经广泛应用在妇产科手术中。本研究分析本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诊治的62例妇产科麻醉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8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62例妇产科麻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以及家属经了解之后均表示对此次研究内容知情, 且自愿签署了本院发放的同意书。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31例。参照组患者年龄最大42岁, 最小20岁, 平均年龄(31.22±4.23)岁;体重最高85 kg, 最低55 kg, 平均体重(69.38±5.35)kg。实验组患者年龄最大43岁, 最小21岁, 平均年龄(32.52±4.54)岁;体重最高86 kg, 最低54 kg, 平均体重(70.21±5.29)kg。两组患者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产科患者进入医院后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构建静脉通道, 选择18号留置针进行注射乳酸钠格林, 手术中选取患者左侧卧位, 于患者L2~3间隙实行网膜下穿刺, 且对蛛网膜实行麻醉处理。
参照组患者予以大比重罗哌卡因麻醉, 在1 ml、10%葡萄糖溶液中加入2 ml、1%罗哌卡因配置成混合溶液顺着患者蛛网膜下腔进行静脉注射, 在0.10 ml/s左右控制注射速度,麻醉药物注射剂量是2.5 ml。
实验组患者予以等比重罗哌卡因麻醉, 在1 ml、0.9%葡萄糖溶液中加入2 ml、1%罗哌卡因配置成混合溶液顺着患者蛛网膜下腔进行静脉注射, 在0.10 ml/s左右控制注射速度,麻醉药物注射剂量是2.5 ml。随后给予患者硬膜外麻醉处理,患者平卧之后间隔2 min利用针尖测试一次麻醉平面, 如果麻醉平面不能进入T6时, 需要注射6 ml、2.0%的罗哌卡因直至达到T6的麻醉平面。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麻醉效果分为:优:患者用药后可完整镇痛, 不发生不舒适感, 存在较高肌松效果, 可顺利完成手术;良:患者用药后出现轻微不适, 需要药物辅助完成手术;中:患者用药后不适症状明显, 不能有效完成手术;差:患者用药后不能有效镇痛, 腹肌紧张, 不适感显著。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比较两组妇产科麻醉患者感觉阻滞恢复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临床麻醉效果比较 参照组患者麻醉效果差1例、中2例、良8例、优20例, 优良率为90.32%;实验组患者麻醉效果差0例、中1例、良9例、优21例, 优良率为96.77%;两组患者麻醉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690,P>0.05)。
2.2 两组患者阻滞恢复时间及起效时间比较 实验组患者感觉阻滞恢复时间为(52.35±5.32)min、运动阻滞恢复时间为(72.23±4.21)min、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为(6.21±0.21)min、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为(6.81±0.23)min;参照组患者感觉阻滞恢复时间为(64.35±2.21)min、运动阻滞恢复时间为(86.54±8.21)min、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为(7.67±0.54)min、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为(8.20±0.33)min;实验组患者感觉阻滞恢复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早于参照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5979、8.6354、14.0300、18.8248,P<0.05)。
妇产科患者麻醉中因被多种因素所影响, 存在较高并发症发生率, 所以, 需要合理选择镇静药物、镇痛药物以及麻醉药物, 确保可顺利进行手术[2,3]。罗哌卡因是一种布比卡因的左旋异构体, 属于全新的一种酰胺类长效阻滞麻醉药物,可较小的刺激患者以及存在较低的心脏毒性, 抑制神经细胞产生钠离子通道, 进而阻断神经的兴奋以及传导, 进而达到麻醉的效果[4,5]。在临床麻醉中罗哌卡因已经得到全面推广,能够将患者的运动与感觉进行明确分离, 因此适合应用在临床治疗中。罗哌卡因应用在蛛网膜下腔组织麻醉过程中存在较快的起效时间, 具有良好的肌肉松弛效果以及麻醉效果。在妇产科麻醉过程中应用罗哌卡因具有内循环干扰轻、术后恢复快等特点[6-10]。
本研究发现, 两组患者麻醉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690,P>0.05)。实验组患者感觉阻滞恢复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早于参照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5979、8.6354、14.0300、18.8248,P<0.05), 证实, 在妇产科麻醉中应用罗哌卡因过程中等比重罗哌卡因可提升麻醉效果, 麻醉阻滞恢复及起效时间。
综上所述, 将罗哌卡因用于妇产科麻醉中可获得理想的麻醉效果, 特别是使用等比重罗哌卡因可显著缩短麻醉阻滞恢复及起效时间, 值得借鉴应用。
[1]尹亚岚, 钟惠, 陈亮, 等.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经蛛网膜下腔阻滞应用于剖宫产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分析.四川医学, 2017,38(5):548-550.
[2]王安.腰麻及硬膜外麻醉联合应用于产科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检验医学, 2016(b09):282-283.
[3]邓小兵, 沈艳喜, 涂成刚.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应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的效果观察.山西医药杂志, 2015, 44(23):2733-2735.
[4]任为联.左旋布比卡因、罗哌卡因在妇科手术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比较.山东医药, 2015, 55(12):70-71.
[5]周国伟, 边丹秀, 徐萌艳.腰麻及硬膜外麻醉联合应用于产科分娩镇痛的临床探讨.中国性科学, 2016, 25(1):120-122.
[6]耿雪梅.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比较.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5(3):214-215.
[7]舒家云.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在腹部手术腰硬联合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比较.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s1):51-52.
[8]赵爱民.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分析.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13):204-205.
[9]张海萍, 吴蔚芳.罗哌卡因应用于妇产科麻醉的临床麻醉效果.当代医学, 2016, 22(21):129-130.
[10]牛向阳.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麻醉的临床效果分析.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 15(A4):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