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关键是文化振兴:新时代乡村治理思考

2018-01-18 12:14刘国华
甘肃农业 2018年2期
关键词:农村文化

■刘国华

(甘肃农业出版传媒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30)

党的十九大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与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一起,成为我国实现现代化的七大战略之一。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乡村在国家中占有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化进程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富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国家的政策和导向也一直以城市和工业为核心,乡村一直以来都在为工业化和城镇化贡献着资源、人口,可以说,没有乡村的支撑,中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就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从历史的眼光正确看待乡村的地位和作用的必然结果。当前,我国的社会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最大的差距不在城市,而是在乡村,发展最大的不平衡就是城乡之间之间的不平衡,发展最不充分的就是乡村,乡村成为发展中的最大短板。

如何推动乡村振兴?深化农村集体产权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和一、二、三产业深入融合,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资本运营体系等等,都是推动乡村快速发展的必然路径。但是,笔者认为,乡村振兴主体必然是农民,是接受新发展理念的新农人,乡村振兴绝不是用工业化的思路去改造农村,而是应该建立以乡村文化为主导的城乡融合发展模式,以文化为魂建设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寄托人类更多美好愿望的生态乡村。

一、溯源:传统乡村文化的内涵和结构

农业革命是人类发展历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重大变革,几乎改变了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方式,大约1万年前,人类开始了从狩猎、采集的原始模式到种植、养殖的农业模式的转变,从地中海沿岸开始,人们最先驯服了小麦和山羊,大约7 000年前,中国人开始种植水稻、小米,还驯化了猪,并不断对水稻进行改良,成为今天人类最重要的食物之一。从事农业生产的确给人类带来革命性的变革,人们告别了不断迁徙和风餐露宿的游牧生活,开展定居下来,开荒、种地、养牲畜,农业成产的闲暇时间,人们开始修建更坚固美观的房子,研究食物的储存和加工方式,用更加舒服和华美的服饰来装扮自己,更重要的是,定居在农业社会的人类,需要建立起一种新的秩序,复杂的政治和制度模式就慢慢建立起来了。“农业革命之后,人类社会规模变得更大、更复杂,而维系社会秩序的虚构故事更为细致完整,人类以特定的方式思考,以特定的标准形事,想要特定的东西,也遵守特定的规范。就是这样,让数百万计的陌生人能遵照着这种人造而非天生的直觉,合作无间,这种人造的直觉就是文化。”[1]

农耕文化是农业革命的必然产物,也成为人类发展历史上最重要的文化渊源。同样,在中国,传统文化最核心的部分依然来自于农耕文化。“耕读治家,以农为本”是中国的文化最鲜明的特色,农业在中国文化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果说以狩猎文化为特色欧洲文明带有很强的掠夺式特征,那么,聚族而居、精耕细作的农业文明孕育出的中国文明则带来了内敛的相对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传统、农政思想和乡村管理制度。

彭金山(2011)将农耕文化的内涵概括为“应时、取宜、守则、和谐”八个字,[2]这是对我国农耕文化最有代表性的观点。“应时”是指农业生产的节气文化,是一种根据节气、物候、气象等条件而进行的一种具有强烈季节性特征的劳作活动,体现了前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2006年,农历二十四节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二十四节气是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的风向标,而其中蕴含的尊重自然、效法自然、爱护自然、利用自然、扶助自然的天人合一思想,更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在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可持续发展遭遇危机的当下,凸显出普遍意义和共享价值。

“取宜”的意思是适宜和适合的意思。在原始农业时期,农作物的种植很早就已经有了明显的地域性特色,北方以粟黍为主,南方以水稻为主。同样在畜养业方面,我国最早饲养的家畜是狗、猪、鸡和水牛,这说明我们的祖先在农事活动和生活中很早就懂得了取宜原则。取宜主要是对“地”来说的,是夺取农业丰收的重要措施。所谓因地制宜,就是根据土地的肥瘠、干湿、地势及向阳背阴等不同情况,种植不同特性的作物,根据农作物生长的需要,选种、施肥、除草、灌溉,轮休、倒茬、间作、复种。取宜还被从农业生产引申到了生活实践中,婚丧嫁娶、出行、修造等等重大活动都要择吉日。

“守则”就是遵守准则、规范,是农业社会发展最基本的秩序。守则是乡村道德观、价值观的最基本的体现。依据《周礼》的记载,每一级组织,都有一个乡官,主持一切调查,教化,军旅的事情,把政治和教育、文事与武事打成一片,完成所谓“政教合一”“文武合一”的理想。[3]在乡村,老人们会通过口头传播的形式,以故事化的方式,将各种生活规则教授给下一代人,这种规则内化于故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乡村的生活方式,比起外部的法律,更加具有约束力,也更加根深蒂固。

“和谐”是对应时、取宜、守则的归纳和总结,强调天、地、人和谐共生的关系,是农耕文化的核心理念。以和为贵的理念孕育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思想,追求着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塑造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趋向、行为规范,支撑中华民族不断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救济:乡村建设的理念与道路

从中国近代史开始,乡村的衰落和破坏就一直在继续着,救济乡村是中国社会各阶层、各方面共同的要求(梁漱溟,1937)。[4]

20世纪 30年代,备受列强凌辱的中国人开始思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些留洋的知识分子精英,通过对西方社会的深入调查和研究,发现工业化是西方社会快速崛起的法宝。但是,国内的工业化道路却举步维艰,一些人通过对比西方和日本,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原来中国社会是以农耕文化为核心的农业社会,根本不具备工业化的基础。于是,有人提出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来实现国家富强的梦,这便是乡村运动的起源。虽然这些乡村运动大多无疾而终,但从今天来看,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社会实践方面,都对我国农村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据统计,当时全国从事乡村建设工作的团体和机构有600多个,先后设立的各种实验区有1000多处。这些团体和机构,性质不一,情况复杂。有的是社会团体,有的是政府机关,有的是教育机关。形形色色的乡建团体的出发点也各不相同,晏阳初领导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从乡村教育入手,希望通过提升农村人的文化水平,促进乡村建设的发展;梁漱溟领导的邹平乡村建设运动,则是从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开始,以乡村为出发点创造新文化,希望通过改造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实现乡村的崛起;黄炎培领导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则走的是一条更为务实的道路,从兴办职业教育入手,企图通过教育让农民变身为工商手工业者,为社会增加财富;江宁自治实验县则是一次政府推动的乡村自治试验,是国民党训政时期的政治目标在农村的实践。

丰富的乡村建设运动实践,是对我们乡村发展的一次深入思考,开阔了乡村振兴的视野,因此,也有一些学者,希望从上世纪30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中找到解决今天“三农”问题的良方,但是,“乡村建设运动”是发生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条件下的,与今天的社会发展环境有着天壤之别,是不可能生搬硬套的。乡村建设运动没有能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面貌,却在乡村盛开了共产主义之花,乡村为中国革命的成功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新中国成立以后,在计划经济的高度集中体制下,我国开始走上了快速工业化的发展道路,中国用30年的时间,基本完成了西方国家一百多年走过的工业化道路,这一时期,乡村无条件支持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农业为工业化发展不但提供的丰富的资源,大批的青壮年农民也走出乡村,成为产业工人。改革的第一步也是从农村开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激活了农村的发展活力,使农村不但能够实现自给,还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初始产品。改革开放的30年,我国经济全面腾飞,形成了强大完备的现代化工业体系,但农村贫困落后的面貌依然没有得到改善。本世纪以来,中央加大了对农村的扶持力度,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三农”问题,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形成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方针。12年后,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将乡村建设的方针升级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建设迎来了2.0时代,在强大的综合国力和经济基础的支撑下,完成顶层设计的中国乡村开启了全面振兴的新时代,乡村建设也走出了“救济”的范畴,开始了复兴和腾飞之路。

三、文化:乡村振兴的钥匙和内驱力

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城镇化与村镇化的双轮驱动,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传递了国家在资源配置中向“三农”倾斜的方向。当所有人再次聚焦农村的时候,关于农村应该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问题,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乡村振兴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系到我国全面现代化的实现,更关系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的中国梦,如果走不好,必然带来极大的影响。

2018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展现出了我国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道路的蓝图,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这条道路被总结为“七个之路”,即重塑城乡关系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共同富裕之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质量兴农之路、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发展之路、传承和提升农耕文明的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创新乡村治理体系的乡村善治之路以及精准扶贫的特色扶贫之路。这七个之路中,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只有改变农村的精神面貌,培育文明乡风,提升乡村文明程度,发挥新农民的主体作用,才能把农村建设成人人向往的精神家园。

(一)乡村振兴要以文化为魂

费孝通(1937)将中国社会的性质断定为乡土社会,构成中国乡土社会的基础单元就是乡村。[5]在中国的乡土社会里,亲戚、血缘是比较重要的,这种亲属的社会结构好像“是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引发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中心,圈子越推越远,关系也就愈来愈薄了……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中国的乡土社会呈现出一种“差序格局”,乡土社会有着其特定的秩序,这种秩序就是乡村文化的核心。

改革开放以后,乡村文化的没落开始加速,乡村原有的熟悉社会变得陌生起来,而大批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更是带来乡村社会普遍的空巢现象。尤其是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市场观念的不断深入,熟悉社会中的关系网络开始裂变,既有的伦理观念、道德、价值等正在失去约束力。与此同时,乡土社会中的很多文化要素,正在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进程中,“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乡村文化内涵也在城镇中得以延续,越来越多的人向往生态化的乡村生活,宁静、自然的生活状态成为很多生活在城市的人们的梦想,越来越火爆的乡村旅游,从一个侧面应证了乡村在人们内心中的地位。

习近平指出,城镇化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的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何为乡愁?乡愁是余光中诗歌中祖国的恋恋不舍;是三毛散文中对故乡的爱;是邓丽君歌曲中对故乡的怀念……乡愁本身就是文化。杜甫诗云,“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乡村建设要以乡愁为魂,以文化为魂,保护好传统村落,做好村庄布局,弘扬民俗文化。

乡愁的精髓是民俗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乡村振兴就是要搜集、挖掘整理宝贵的民俗文化和农业遗产,在民俗文化的新平台上,融入传统乡村的古朴风骨和现代乡村的文明气息,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乡村展现独特的人文魅力。

(二)乡村振兴要重建文化自信

习近平指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上,习近平对文化自信特别加以阐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乡村文化有着深厚的根基,有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鸦片战争打垮了中国人对自己文化的自信,乡村没落的根源,究其原因,就在于丧失了自信。随着青壮年不断涌入城市和电视手机等媒体的传播,都市享乐文化风潮席卷乡村,农村人开始对自己身边的一切产生怀疑和抱怨,自然会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丢弃在所谓的时尚大潮中。

农耕文化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自强不息”“扶危济困”“天人合一”“与人为善”“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一直是中华民族治国理政的思想渊源,这些千百年传承的理念,已浸润于每个人心中,成为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构成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重建乡村文化自信,就是要避免以城市化的眼光去看待乡村的发展,避免以工业化的模式改造农村,是要建立起农村一种发自内心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6]重建乡村文化自信,就是要增强新时代农村人的骨气和底气,发挥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重建乡村文化自信,就是要让乡村成为人们向往的精神家园和汲取精神食粮的源泉,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田园综合体的发展结合起来,打造真正的生态乡村。

[1](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157.

[2]彭金山.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对现代农业之意义[J].西北民族研究,2011(1):145-150.

[3]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5.

[4]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13.

[5]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6]王庭美.乡村振兴要重建乡村文化自信[N].安徽日报,2017-12-12.

[7]Y.K.Long,L.K.Tao.Village and town life in china[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8]姜德波,彭程.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衰落现象:成因及治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视角的分析[J].南京审计大学学报,2018(1):16-24.

猜你喜欢
农村文化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提高农村小学习作讲评的几点感悟
谁远谁近?
四好农村路关注每一个人的幸福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