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早期诊断、病情预测及治疗分析

2018-01-18 18:31孙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7期
关键词:流行性检出率阳性

孙杰

流行性出血热又被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 是一项传染性疾病, 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 该项疾病由出血热病毒所引发, 鼠类是主要的传染源, 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出发热、充血、出血及低血压休克等现象。该项疾病发病较为凶猛, 起病急, 所产生的并发症较多。在对该项疾病进行诊断时, 主要是采用血常规、尿常规、血液生化、凝血功能及特异性抗原、抗体及病原学检查方法。为了提升该疾病的治疗效果, 要做好疾病的准确诊断、病情预测, 并提出合理化的疾病治疗方法。本研究分析流行性出血热早期诊断、病情预测及治疗方法,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86例被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作为观察组, 男50例,女36例, 年龄 18~65岁, 平均年龄 (42.3±7.6)岁。选取同期86例疑似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作为对照组, 男46例, 女40例,年龄17~64岁, 平均年龄(41.6±7.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①常规检测:用血球计数仪来对血细胞进行计数, 对血片进行染色并分类, 做好保存工作, 对异形淋巴细胞的数量进行计算。血检查结果表现为患者早期白细胞数低或正常, 在3~4病日后会明显增多, 杆状核细胞增多, 会出现较多的异形淋巴细胞, 血小板明显减少[1]。②尿检查:运用尿液分析仪对尿液进行半定量检测, 对仪器中的半定量结果进行计算和检查。尿液结果显示患者的尿蛋白呈阳性, 迅速加重, 伴显微血尿及管型尿情况则可判定患者患有流行性出血热疾病[2]。③EHF·IgG检测:使用反向间接血凝抑制试验, 按照卫生防疫机构的要求, 对试剂进行操作, 准确回报检查结果。EHF·IgG检测结果显示, ≥ 1∶20的血清抗体低度者, 表现为阳性结果, 当≥1∶30或双份血清抗体滴度呈4倍增高患者, 展现出了较高的确诊价值。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流行性出血热早期诊断通过EHF·IgG检测, 对照组有77例患者检测出阴性, 阴性检出率为89.53%;有9例患者检测出阳性, 阳性检出率为10.47%。通过尿蛋白检测,(+)8例, 检出率为9.30%, (++)1例, 检出率为1.16%, (+++)0例,阳性检出率为10.47%。早期诊断通过EHF·IgG检测, 观察组有2例患者检测出阴性, 阴性检出率为2.33%;有84例患者检测出阳性, 阳性检出率为97.67%。通过尿蛋白检测, (+)7例,检出率为8.14%, (++)44例, 检出率为51.16%, (+++)33例, 检出率为38.37%, 阳性检出率为97.67%。观察组EHF·IgG阳性检出率、尿蛋白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多数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肾功能、血小板及尿常规均表现出异常现象, 仅有少部分患者在早期阶段各项检测指标正常, 在日后的复检中均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锐减或骤升变化。所有患者的血小板均表现出减低或连续3 d进行性减低改变。

3 讨论

流行性出血热作为一项传染性疾病, 是由病毒所引发的,病毒的传播源为动物, 通过宿主动物的尿、唾液、便将病毒排出, 人们容易感染该项病毒, 青壮年的发病率较高, 发病后该病毒具有较高的持久免疫力。病毒通常会在患者身体中潜伏2~3周, 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做好病情预测、掌握合理的治疗方法具有必要性[3,4]。流行性出血热病情预测, 临床病症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①患者在早期阶段临床症状表现为高热、早期意识障碍及频繁恶心呕吐等,并且有些患者在发热后48 h内还会出现严重休克, 休克存在不可逆情况, 进而导致患者死亡。②休克期, 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体温下降, 血液不稳, 当患者的体位出现变动时, 脉压差明显缩小。患者的血浆出现外渗情况, 并且在短期内会迅速增加, 血浓缩指标呈现出进行性上升情况, 血球压积、血色素及红细胞每日均会呈现出增高趋势[5]。患者每日的尿液量逐日减少, 体表的静脉表现出充盈不良等情况, 中心静脉压出现降低, 面对患者出现以上情况, 应采取早发现、早治疗方法, 采取一系列措施, 做好扩容纠酸, 对患者的肾脏进行保护。③少尿期, 当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时, 表明患者已经出现高血容量, 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出恶心呕吐、烦躁不安、静脉穿刺压力增高、体表静脉充盈、血色素、红细胞及血球压积降低情况。在此期间, 要注意观察患者血压变化情况,并做好测量工作[6-8]。流行性出血热疾病治疗, 包括以下几种治疗方法:①平衡盐液治疗方法。该项治疗方法有助于缩短患者病程, 阻断五期经过, 减轻对患者的病理损害。对于体温达到39~40℃的患者, 应为患者注射1000~2000 ml的平衡盐液, 输入的速度为2~3 ml/min, 可结合患者病情实际情况,对注射的溶液量及溶液速度进行调整[9,10]。对于出现低血压休克的患者, 应及早进行治疗, 使用平衡盐液, 促进细胞外液的循环, 增高患者血压, 避免患者出现休克症状。②免疫疗法。该方法对抑制体液免疫、降低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治疗过程中, 需在200 ml的生理盐水中加入100~200 mg的环磷酰胺 , 注射 1次 /d。在 20~50 ml的生理盐水中加入100~200 mg的首剂, 采用静脉注射形式, 将3 d作为1个治疗周期。患者的脑蛋白会迅速消失, 病程会出现明显的跳期情况[11,12]。

总之, 做好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早期诊断、病情预测,能够为疾病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有助于提升疾病治疗效果。

[1] 卫鹭, 殷为申, 夏仪, 等.上海市长宁区一起流行性出血热疫情的调查和处置.医学动物防制, 2016(7):775-776.

[2] 李海军, 闫毅, 马学旻, 等.宁夏泾源县流行性出血热监测结果分析.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6, 38(2):179-181.

[3] 赵庆龙, 史玉婷, 邓立权.2005~2014年吉林省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分析.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5, 13(4):201-203.

[4] 于明月.论流行性出血热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中国卫生产业,2015(12):16-17.

[5] 吴李贤, 李宗良.佛山市132例流行性出血热预后影响因素的分析.热带医学杂志, 2015, 15(7):969-971.

[6] 尹丽.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临床特点研究.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5):53-54.

[7] 华伟玉, 赵振, 刘锋, 等 .2008—2012年北京市海淀区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分析.现代预防医学, 2015, 42(5):923-924.

[8] 从靖, 马玉霞 , 王式功.甘南地区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的气象条件分析.兰州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4, 50(1):71-74.

[9] 毛茂松.50例流行性出血热临床诊断与治疗分析.中外医疗,2013, 32(3):81.

[10] 李文芬, 孔炜璠.流行性出血热病临床表现与早期诊断及预后的关系.中外健康文摘, 2013(43):252.

[11] 李容芳, 周睿 , 张碧惠.血常规和尿常规检查在流行性出血热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分析.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5(4):608-609.

[12] 董九炎.流行性出血热临床诊治分析.中国医学工程, 2010(3):123-124.

猜你喜欢
流行性检出率阳性
食品核酸阳性情况为何突然变多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人-人嵌合抗丙肝抗体检测阳性对照品的研制及应用
养成健康卫生好习惯 做好流行性疾病预防
儿童接种流感疫苗对预防流行性感冒的效果观察
抛开“阳性之笔”:《怕飞》身体叙事评析
流行性腮腺炎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hrHPV阳性TCT阴性的妇女2年后随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