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孙大兴(指导)
1 浙江省长兴县人民医院浙江长兴313100
2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浙江杭州310012
孙大兴主任中医师从事肿瘤临床诊疗工作40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孙师临证,用药精当,辨证准确,善用经方,融汇变通。笔者有幸随师侍诊,现就其治疗肺癌的临床思路做一总结,以飨同道。
肺癌,属中医学“肺积”“息贲”等范畴,其形成多因正气虚损,复受寒邪侵袭,致肺气阻滞,津液不布,积液成痰,痰阻气滞,血行不畅,痰瘀互结,日久积聚而成。孙师认为,肺癌的病机以气虚、阴虚或气阴两虚为主,晚期或老年患者还可见阴阳两虚之证。肺癌之治疗,当谨守病机,扶正为先,应当首辨正虚,充分考虑气阴两虚为本的病机特点,气复阴还则退,气衰阴竭则进。另外,还须调节气血阴阳,根据不同脏腑之虚进行辨证施治。气虚则益气健脾,选生黄芪、太子参、茯苓、白术、薏苡仁等,黄芪峻补肺脾之气,四君子汤加薏苡仁健脾祛湿以旺土生金,从而肺金得养,气机畅达,参术芪合用,补而不滞。阴虚以南沙参、北沙参、天冬、石斛、麦冬为主,佐以生地、熟地、玄参取金水相生之理。肺癌晚期若见阴损及阳、阴阳两虚者,当治以滋阴温阳,遣方用药须加麦冬、南沙参、女贞子、肉苁蓉、仙灵脾、菟丝子之品。其次顾护脾胃应贯穿肺癌治疗的始终。在肺癌早期,脾胃功能强健,用药以攻伐为主,健脾为辅;中晚期肺癌脾胃功能较差,此期应以健脾养胃助消化为主。《黄帝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是人的抗病能力,扶得一分正气,便退却一分邪气,保得一分胃气,便有一线生机。此理当须谨记。
肺气以通降为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不降则易导致大肠传导功能失常,腑气不通,病人多表现为便秘,故临证必问大便是否通畅。孙师认为,肠道是人体排浊的重要通道,大肠气机阻滞则腑中浊气上冲,使肺气不能清肃下行。此时便秘不解,则邪无出路而咳嗽难愈。此种便秘以痰热灼津、肠燥不润为多见。吾师每用瓜蒌仁、杏仁、火麻仁、郁李仁等润肠通便,佐以龙骨、牡蛎沉降肺气于肠腑,使腑通脏清而咳嗽自缓。重者宜峻泻,选用大黄、芒硝之类。气机逆乱和升降失常是癌症的严重后果。孙师论治肺癌,扶正祛邪、斡旋升降,充分发挥中医优势,以通为用,恢复脏腑功能,挽救生机,实现治癌留人,延长带瘤生存时间。
早期发现的肺癌患者如果有手术指征就及早手术,而在放化疗期间,可结合中医药辨证治疗,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和生存质量。具体方案如下。
放化疗前10天开始中药调治。放疗多以益气养阴,健脾助运为主;化疗则选健脾补肾,益气养血中药治之。放化疗期:治疗重在改善骨髓、肝肾功能,以保胃气为主,遣方用药以平补气阴、补肾生血为原则,可在基本方中加黄精、黄芪、人参、当归、菟丝子、女贞子、枸杞子等药。放疗患者可加清热、活血之品,不仅能提高放疗的敏感性,还可防止肺纤维化、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化疗患者可加和胃降逆之品,缓解消化道不良反应。放化疗后:各种不良反应因人而异,孙师认为此时须按所损气血阴阳的不同分而治之,修复受损的脾胃肝肾,调气化痰,清热解毒。此外,须兼顾放化疗后患者的情志致病因素,遣方用药佐以理气开郁之品来疏导患者情志,用药攻补兼施,平和灵巧,滋而不腻,补而不滞,攻而不峻,凸显出中医辨治疑难重症的特色与优势。
肺癌本身为慢性消耗性疾病,故临诊时须配合食疗,一般无饮食禁忌,嘱患者适当进食滋补强壮之品以提高正气,增强抗癌能力,按时规律作息。
《黄帝内经》中有云:“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心主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故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热爱生活,改善体质,易使病情康复或好转。
总之,吾师认为:肺癌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治疗过程中可通过机体肠道给邪气以出路,引邪外出,扶正达邪。如何运用中药激发正气,消除癌瘤,让病人免于手术之苦,仍是中医同道共同探索的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