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艳 邹丽芬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疾病。其临床表现中多有发热, 对于一些低年龄的小儿来说, 体温可高达39~40℃。由于小儿自身的脏腑较弱, 对发热的感受比较敏锐, 如果不及时予以干预退热, 很容易导致机体功能的损害, 严重的会导致神经系统的损害[1]。小儿退热常用口服退热药, 但有些患儿口服不配合或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不适于口服。本文就此对12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患儿,采用扑热息痛灌肠和安痛定肌内注射进行退热治疗, 观察疗效,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12月本院就诊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儿120例, 年龄1~6岁, 体温均≥38.5℃。纳入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儿科学》第8版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来院前均未使用任何退烧药和抗生素,排除有腹泻伴随症者。将患儿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60例。研究组中男32例, 女 28例, 平均年龄(3.25±0.65)岁, 平均腋温(39.67±0.52)℃;对照组中男34例,女26例, 平均年龄(3.21±0.67)岁, 平均腋温(39.66±0.5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依据病情予以抗菌药或抗病毒药。研究组患儿左侧卧床, 将扑热息痛研碎成粉末,剂量10~15 mg(kg·次), 放在无菌治疗杯中, 用生理盐水10~20 ml将粉末溶解, 搅匀后抽吸到注射器中经肛导管插入肛门, 深度5~7 cm, 将药液灌入 , 保留3~5 min后拔出。灌肠之后患儿保留药液30 min。对照组选择在患儿血管、神经分布较少的臀中肌、臀小肌部位肌内注射安痛定, 根据年龄<2岁0.5~1.0 ml/次;2~5岁1~2 ml/次;>5岁2 ml/次。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儿用药后4 h内退热效果。疗效判定标准:4 h内体温下降幅度如果≥2.5℃,则为显效;4 h内体温下降幅度≥1℃但<2.5℃, 则为有效;4 h内体温下降幅度≥0.5℃但<1℃, 则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观察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儿退热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儿中52例显效, 6例有效, 2例无效, 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儿中40例显效, 11例有效, 9例无效, 总有效率为85.0%;两组患儿退热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 P<0.05)。
2.2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对照组患儿出现1例恶心, 研究组未见不良反应。
发热是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 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所调控, 并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 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而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由各种病毒和细菌所致。作为外源性致热源, 病毒、细菌及其产物会引起患儿发热, 特别是婴幼儿体温可高达39~40℃, 而部分小儿可因发热引起惊厥, 其机制或与发热能降低抑制性神经递质伽马氨基丁酸A受体功能有关[2]。据报道, 在各类小儿惊厥中, 高热惊厥约占30%, 高热惊厥患儿智力低下和癫痫的发病率是正常儿童的5~7倍[3]。因此, 对于儿童发热尤其是婴幼儿高热应积极处理。儿童退热一般采用药物退热或物理退热。儿童常用的退热药有扑热息痛、布洛芬、安痛定、来比林等。口服退热药是临床当中最常用的, 但口服退热药会出现恶心、呕吐等一些胃肠道的不良反应, 而部分患儿在发热时已存在呕吐症状不适宜口服,还有一些患儿本身就不喜服药, 因而需采取别的途径进行退热。本文就此以扑热息痛灌肠与安痛定肌内注射为研究对象,观察疗效。
扑热息痛属非甾体类抗炎药, 具有解热镇痛作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是目前2个月以上患儿的首选退热药, 该药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来发挥调节体温和镇痛的作用,用于中、重度发热。其疗效好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本研究采用灌肠疗法进行退热。灌肠疗法又称直肠给药法, 其最初形式是汉代张仲景《伤寒论》中记载的“导法”。灌肠疗法是在继承中医传统的肛肠给药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灌肠技术和中医辨证论治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4]。现代医学发现直肠黏膜内有丰富的血管, 与直肠上静脉、直肠中静脉和直肠下静脉相连。药物经直肠上皮细胞吸收后, 通过3条途径进入体循环, 第1条是经过下直肠静脉和肛门静脉、髂内静脉直接进入人体循环而发挥全身治疗作用;第2条则经过上直肠静脉、肛门静脉进入肝脏, 代谢后由肝脏进入体循环;第3条直肠淋巴系统吸收部分药液。但因淋巴流量很低, 故经其吸收的药量实际上很少。3条途径均不经过胃和小肠, 避免了酸、碱、消化酶对药物的影响和破坏作用, 减轻药物对胃肠的刺激, 因而相对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5]。药物灌肠后由于肠黏膜对药物的吸收较为充分, 有效成分直接进入大循环, 避免了首关效应[6], 药物不被灭活, 使其作用更直接、更快、体温有效下降。
安痛定注射液中的主要成分为氨基比林和安替比林, 均属于吡唑酮类衍生物, 临床使用多年, 疗效肯定, 但体温易反复, 且肌肉注射易引起患儿的疼痛及抵触情绪, 造成恐惧感而不配合治疗。肌肉注射给药, 可对臀部组织造成刺激,引起疼痛、局部感染或臀肌萎缩、坐骨神经痛等。另外, 此药在临床应用中除可见一般的不良反应, 如胃肠反应、皮疹、发热、口腔炎外, 还比较容易诱发严重的坏死性或剥脱性皮炎、急性粒细胞减少、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严重肝损伤、肾损伤及过敏性休克等严重的不良反应[7], 因此在应用安痛定时应严格把握适应证。
本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7%,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扑热息痛灌肠退热效果优于安痛定肌内注射,且不良反应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