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 日前,中国水生资源生态保护与珍珠产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暨启动制修订淡水珍珠蚌类养殖行业标准活动在北京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渔业协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华环保联合会、中国水利学会及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联合主办,中国渔业协会水生资源工艺品分会及浙江省珍珠行业协会承办。
中国是传统农业种养殖产业大国,是水产养殖大国和强国,也是蚌类养殖大国和强国。珍珠,作为百姓致富的传统产业,是我国的民族品牌和大国相交的“国礼”。20世纪60年代,淡水珍珠在我国试养成功,养殖技术获得突破性进展,珍珠养殖及其产业化发展迅速,我国珍珠产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成就了一大批国家级品牌企业及众多相关的产业基地。
截止目前我国淡水珍珠产量占全球的95%以上,年产值达200多亿元,是一个极具优势的民族产业。珍珠不仅能制作成精美的首饰,同时开发的珍珠粉等系列产品有着极具高的药用价值,在我国医疗行业中应用较为普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珍珠蚌类养殖、加工、销售整体产业就业人数已接近千万,是一个涉及面广、从业人员众多的特色产业。
当前,在国家大力实施环保措施的大背景下,珍珠蚌与其他传统养殖一样遇到了发展瓶颈,小部份农户粗放式的养殖模式影响到整个产业的形象,而事实上珍珠蚌与其他贝类一样,有着对水质净化的作用。研究表明,一只成年河蚌每天能过滤100多升水,通过滤食摄水中悬浮颗粒,能有效降低水体氨、氮、磷的含量,有效改善水质。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说到,“珍珠蚌本身就是一个净水、洁水的好物种,要充分利用它的特性,在美丽中国的建设的进程中发挥其功能,这样会带动这个产业更加文明的方向发展。”国家农业部原副部长、中国绿色食品协会会长陈晓华在会上指出,“此次渔业协会活动办的非常有必要,也很及时,抓住了产业的诉求、紧扣国家政策,我们农业转型升级是需要一个行业、一个产业去转型,需要一个产品、一个品类的研发”。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下,中国淡水珍珠已是国际认可度最高的珠宝之一。特别是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及G20杭州峰会,中国珍珠产品都在赞助商品之列,同时全国有近十个与珍珠有关的珍珠市场,包括浙江诸暨、江苏渭塘、江西都昌、湖南汉寿等十几个地方把珍珠产业作为地方特色或支柱产业。
当前国家大力推进传统养殖业向绿色、环保养殖升级的大背景下,珍珠蚌作为渔业养殖的一个小产业,率先在行业里启动水生资源保护工程。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原局长、中国渔业协会会长赵兴武指出,“蚌类作为水产养殖的品种之一,在保障食物安全,以蚌净水,扩大就业,带动渔业渔区结构调整,促进渔民增收,渔业增效,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促进珍珠产业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不可替代作用。蚌类兴,珍珠兴;蚌类强,珍珠强;蚌类大发展,珍珠大贡献,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相关研究报告指出,全国有珍珠蚌养殖面积近30万亩,每亩养殖珍珠蚌约800只,全国养殖的蚌每天能净水约1200万吨,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天然水质净化系统。李书民副局长在讲话中指出,“我们可以利用珍珠蚌这种特性和水环境治理相结合,现在大面积推广池塘循环养殖,跑道式养殖,用珍珠蚌来滤水,与地方政府治理富营养化水质结合,形成一条即带动农民就业,又促进环保治理的良性发展道路。”
目前中国渔业协会正与国家相关部委抓紧制定有关举措,建立蚌类冶污河长制,在相关国家标准的基础下,探索行业协会联动地方相关职能部门,督促国家标准执行,实行珍珠蚌的申报、审批,发证养殖,建立不达标退出机制,并实施场长负责制,一场一档案。同时本次会议也启动了标准的修制订工作,中国渔业协会将组织国家部委负责人、权威专家、地方渔业、环保部门以及养殖户代表的专家组,对全国重点养殖省份进行走访调查,针对当前的发展需求和环保要求制定合理的标准。
在本次会议上,李书民向浙江省珍珠行业协会会长陈夏英颁发了“中国渔业协会水生资源工艺品蚌类标准工作部”牌匾,该工作部将在中国渔业协会的指导下,向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汇报工作,开展珍珠蚌标准制修订,出台珍珠蚌规范养殖规则(包括申报、环评、发证等工作),会同与地方职能部门政府监管养殖行为。该机构常设在全国最大的珍珠产业基地浙江诸暨。此次会议聚集了全国七个重点珍珠蚌养殖省份的最大养殖户。爱迪生珍珠研发人、东方神州珍珠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詹伟建在会上表示“我们有决心,也有信心进行自我规范、自我监管,能坚决执行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打击不经审批养殖以及乱投禽畜粪的养殖行为,如果发现一经举报、坚决取缔。”他同时表示在发展珍珠产业的同时,我们更愿意能把珍珠蚌养殖纳入地方治污举措中,让珍珠蚌养殖得到与其它渔业养殖一样的政策扶持,把珍珠蚌放养到富营养化的河道、水塘中,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推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同时,更能为国家美丽环境作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