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阿娜
癫痫病是现代临床上多发性的, 且很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 全世界的癫痫病患者的人数大约在5000万左右, 发病率在4%~9%, 而且每年还在呈递增趋势的增长, 有大约50%的患者为儿童或者青少年。癫痫病具有多发性和持久性的特点, 还会引起认知、生物学、社会和心理等很多方面的障碍。癫痫病会给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地痛苦也会给患者的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临床上治疗癫痫病的药物种类较多, 因此为了观察其治疗治疗效果[1,2], 本院进行了一次将苯巴比妥与卡马西平联合用药的方案与单独使用卡马西平治疗的方案的对比研究实验,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本次观察实验对象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癫痫病患者100例, 根据治疗所使用药物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50例。两组患者经诊断均为癫痫病患者, 排除<2周岁患者, 排除妊娠哺乳期患者,排除患有严重心脑、肝肾等疾病患者, 排除多动症患者, 排除高血压以及之前接受过癫痫治疗的患者。实验组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12~71岁, 平均年龄(56.8±15.2)岁。对照组中男22例, 女28例;年龄11~69岁, 平均年龄(53.2±14.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行性。
1.2方法 实验组使用苯巴比妥片(河南九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66597)联合卡马西平(海南日中天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46020500)的治疗方案, 苯巴比妥每天晚上服用1次, 90~180 mg/次, 最多≤250 mg/d, 卡马西平根据患者体重给予5 mg/(kg·d), 最多≤20 mg/(kg·d);对照组单独使用卡马西平治疗, 使用的药物和用法与实验组相同。
1.3观察指标[2]观察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6个月时的癫痫发作情况, 包括短暂意识丧失无抽搐、意识丧失和抽搐、没有丧失意识仅肢体抽动, 比较癫痫发作改善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经过治疗6个月时, 实验组患者的癫痫发作情况:短暂意识丧失无抽搐由12例转为6例, 意识丧失和抽搐由21例转为12例, 没有丧失意识仅肢体抽动由17例转为9例。对照组患者的癫痫发作情况:短暂意识丧失无抽搐由13例转为11例, 意识丧失和抽搐由24例转为17例, 没有丧失意识仅肢体抽动由13例转为9例。实验组患者的癫痫发作情况改善率46.0%(23/50)明显高于对照组26.0%(13/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癫痫病是在我国发病率很高的神经系统疾病, 有大约一半的癫痫病患者伴有发作的症状, 且癫痫病是一种持久性的疾病, 对于癫痫病的治疗, 现代医学临床上以药物控制治疗为主, , 目前治疗癫痫病的药物种类较多, 因而选择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对于癫痫病患者十分关键[3]。为了观察对比治疗癫痫病的药物疗效与安全性,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过去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癫痫病患者100例,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苯巴比妥联合卡马西平的治疗和单独给予卡玛西林的治疗, 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了苯巴比妥联合卡马西平治疗的患者癫痫发作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卡马西平治疗的患者。卡马西平是治疗癫痫病的传统药物, 在疗效, 安全性与经济等方面一直以来仍然为治疗癫痫病的常用药物, 是一种诱导性较强的肝药酶药物,其诱导作用可以使患者的代谢加快, 缩短半衰期。然而其血药的浓度会对其疗效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卡马西平会与其他的药物联用来降低其血药浓度, 并且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4-6]。而卡马西平与苯巴比妥联用可以有效的降低困倦、共济失调、头晕、头痛、多动、皮疹、消化道症状、抑郁焦虑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且降低患者的血药浓度, 使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显著。苯巴比妥是长效的巴比妥类药物, 对于抑制中枢神经的作用显著, 可以起到催眠、镇静、抗惊厥的作用, 对于癫痫发作的患者可以进行持续有效的治疗[7-12]。
综上所述, 苯巴比妥联合卡马西平对于癫痫病的治疗具有更加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效果, 由于其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血药浓度, 使药效发挥持续的效果, 且可以将药物之间的交叉作用减少, 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因此对于癫痫病的临床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使用价值。
[1]凌志扬, 孙越, 姜金凤.癫痫患者服用卡马西平安全性问题的新进展.中国当代医药, 2010, 17(13):13-14.
[2]许丽丽, 乔冬菊, 兰莉, 等.苯巴比妥与卡马西平联合用药治疗癫痫病患者疗效评价.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6(3):350-352.
[3] 蒋霞, 林自中, 陆华.181例癫痫病人的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广西医学, 2006, 28(2):273-274.
[4]齐月平, 车新平.卡马西平在精神科的临床应用.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 2002(2):125-126.
[5]庄淑云, 赵志强, 梁路.卡马西平治疗双相障碍血药浓度不稳定性研究.中国现代医生, 2009, 47(23):42.
[6]裴发光, 胡永狮.卡马西平治疗儿童癫痫的血药浓度观察.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 6(3):77-78.
[7] 刘超.卡马西平治疗58例癫痫患者的血药浓度监测.中国医药导报 , 2009, 6(11):132-133.
[8] 耿黄宁.卡马西平在临床应用中的进展.药学与临床研究,2006, 14(4):232-235.
[9]陈福新.卡马西平的药物相互作用.中国执业药师, 2008(2):30-32.
[10] 尹宗莹.卡马西平的药物相互作用.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8,18(3):208-209.
[11] 王云艳.苯巴比妥与卡马西平联合用药治疗癫痫病患者疗效分析 .现代诊断与治疗 , 2017, 28(19):3601-3602.
[12] 朱健清, 陆益就, 刘一尔.药物联合应用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观察.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13):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