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不良应激综合征预防与控制

2018-01-18 12:24:58李锦花谭四强湖南省邵阳市畜牧技术推广站422000
中国畜禽种业 2018年5期
关键词:变型病畜肠胃

李锦花 谭四强 (湖南省邵阳市畜牧技术推广站 422000)

当动物遭受应激时,会直接对机体造成严重的损失,使动物在行为或生理上受挫,随之影响其使用性,健康状况,生产力,生产状况和抗病力,严重的激发急性应激综合征出现休克现象甚至发生猝死。这些多度的外界刺激与影响产生的负面响应称之为不良应激综合征,是当今养猪过程中经常遇到的现象,如不能正常预防与控制极易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1 症状表现

本病因应激源广泛、致病机理复杂、危害程度不同,且又有较为复杂的症状表现。

1.1 急性猝死型

本型是应激综合征的顶级表现形式,典型特征多呈急性发病,常见致死性昏厥、急性心力衰竭等,急性致死 (猝死)病例的心肌及全身横纹肌变性 (色变、熟化、瘀血及出血、坏死等),不同品种、日龄、性别的猪均可发病,尤其以夏季高温高湿环境条件下最为多见,急性中暑致死是本型的代表症之一。

1.2 器质异变型

主要是多器官、组织产生病理性异变,比如桑葚心异变型,多见于保育猪 (3~5月龄),病猪多呈急性猝死,濒死前可见病畜突发运动失调 (肢体麻痹)、全身无力、皮肤色变(多为潮红色)等,最典型的表现是心肌广泛性出血、心脏呈深紫红色至红黑色桑葚状;肌肉组织异变型,又称 “应激性肌病”,多见于育肥猪,特征是宰后见肌肉水肿、切面多汁、肌肉组织变性及坏死等,轻症者一般无明显症状,重症者病初体温普遍升高 (40.5~42℃)、呼吸及心搏频数、周身皮肤发红、背部单侧或双侧肿胀,哺乳母猪泌乳减少或无乳,种公猪失去配种能力;消化道异变型,主见病畜发生急性胃溃疡,之后继发大肠杆菌病等,常伴消化不良、饮食欲废绝、湿热下痢或剧烈腹泻等。

1.3 恶性高热型

多见于夏季长途运输的猪群,在运输车载集装箱内由于过度拥挤、长时间持续通风散热不良等,导致猪发生急性呼吸道疾病 (肺炎伴胸膜炎),体温骤然飙升,脑部神经中枢调节机能紊乱,引发严重的神经症状 (癫痫、角弓反张、共济失调、肢体麻痹等),最终死于心力衰竭、呼吸衰竭。

1.4 慢性应激性综合征

本型多见于长时间、低等至中等强度应激源持续作用情况下,导致动物体质及机体免疫力逐渐下降,期间容易产生各种继发症,病初一般无明显症状,病畜饮食欲时好时坏,机体呈慢性、消耗性、渐进式消瘦,本型很容易被管理者忽视,其主要致病原因包括 “冷热应激、噪音应激、饥饿应激”等,在这些不良应激累积效应作用下,猪综合生产性能不断下降,抗病力明显低下,病死畜剖解可见肉品质极差,色泽深暗、弹性较差、质地粗硬,俗称 “暗猪肉”。

2 预防

2.1 提高猪群免疫

增强猪群对外界免疫力是有效消除猪不良应激综合征的重要措施,通过在饲料添加杜仲叶提取物等物质可以挺高猪免疫力,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抗体)能力,抵御外来不良应激,减少发病。

2.2 过度性断奶与换料

断奶应激是最为常见的不良应激,为消除该应激带来的影响,应实施科学的断奶方式,通过提前补料锻炼仔猪肠胃,提高肠胃酶的分泌,肠胃功能得到加强,减少断奶带来的不良影响。同时,在饲养过程中禁止突然换饲料,更换新饲料应有一个过渡期。

2.3 做好环境控制

良好的环境是猪群能健康生长的重要条件,在饲养过程中应做好猪舍温度与湿度的控制,切勿产生巨大波动。同时做好夏天防暑冬天保温等相关工作,让猪群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定期对内外环境及用具进行消毒,确保环境卫生清洁,有效预防因环境恶劣带来的不良应激。

3 控制

猪群一旦发生应激应采取必要治疗措施来减轻不良应激带来的影响,首先,将猪移到非应激环境中,用凉水进行喷洒,以减低应激带来的危害。对应激严重的猪可注射镇静剂、皮质激素和抗应激药物。

猜你喜欢
变型病畜肠胃
变型数独挑战赛
The role of intestinal flora on tumorigenesis, progression,and the efficacy of PD-1/PD-L1 antibodies in colorectal cancer
清肠胃多吃10种食物
调理肠胃,自灸也有效
基层中医药(2021年9期)2021-06-05 07:14:06
牛羊急性瘤胃臌气的治疗
兽医导刊(2020年11期)2020-12-28 19:43:42
家畜疾病可用蒸气疗法
请保护好我们的肠胃
健康人生(2019年5期)2019-10-25 08:43:59
西南地区三种天麻变型巴利森苷类成分含量比较
简约≠简单
反刍家畜瘤胃积食的中兽医诊治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