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一丹,金 鑫
(延边大学农学院,吉林延吉133000)
本文从造成鸡发生肝病的各因素出发,总结了鸡发生肝病的症状、刨检结果以及防治措施,仅供广大养殖户借鉴参考。
由于营养因素导致的鸡肝病多是指鸡的脂肪肝。鸡脂肪肝综合症,多是因为鸡摄入的营养物质过剩,也有可能是某些微量元素摄入不足。鸡的脂肪肝病多发于成年鸡群,多是由于饲料中玉米或者是其他的碳水化合物过多,或者是蛋白质含量高,导致代谢中产生的脂肪过多,造成鸡营养过剩,产生脂肪肝。也有因鸡饲料被黄曲霉所污染,导致鸡群慢性中毒,也会导致鸡脂肪肝的发生。鸡脂肪肝综合症的主要表现是,鸡群精神不佳,食欲不振,产蛋量突然下降,有时也会出现突然死亡现象,一般是鸡肝脏破裂所致。
剖检:通过对病死鸡剖检是,可见病鸡体内有大量脂肪沉积,尤其是皮下、腹腔以及肠系膜部位,沉积脂肪比较明显,病鸡肝部明显肿大,表面油腻,呈黄褐色,肝破裂,可见腹腔内及肝被膜下有凝血块或血液,正是肝脏破裂所致。
防治:防治该病必须做好日常饲养与管理,既要保证鸡日粮营养合理,又要保证营养均衡,且不能出现营养过剩。要注意一些可能转化为脂肪的营养元素的摄入,以免脂肪过量。针对发病鸡群,建议使用维生素E、氨化胆碱、肌醇等适量添加在饲料中连喂3周左右,严重的鸡群建议喂4周。
由于疾病因素造成的鸡肝病,主要分为病毒性肝病和细菌性肝病两种,而常见的因病毒性导致的肝病又包括内脏型马立克氏病、淋巴白血病、鸡贫血症等。因细菌性因素引起的肝病常见的有鸡霍乱、鸡沙门氏菌病以及鸡弯曲菌肝炎。
2.1.1 内脏型马立克氏病属于淋巴性组织疾病,多发生于20日龄左右的鸡。
剖检:可见鸡肝明显肿大,表面有肿瘤,一般呈灰色,部分器官也有肿瘤结节。
防治:防治该病没有特别高效的药物,建议养殖户首先加强饲养与管理,积极接种疫苗,最好在鸡雏出壳后12~24小时内进行接种。
2.1.2 淋巴白血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多发生于18周龄以上的鸡。
剖检:剖检可见鸡的肝脏肿大十分明显,肿瘤较多。属于弥漫性肿瘤,法氏囊、胸腺处形成大小不等肿瘤。
防治:预防该病建议养殖户以鸡群管理为主,做好净化工作,一旦发现病鸡必须及时隔离和淘汰,保证鸡群不被传染。
2.1.3 鸡贫血症 也称其为“烂肝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是病鸡严重贫血,发生黄疸,肝部肿大,甚至会出血坏死,导致鸡群死亡鸡数量增多。该病害主要侵害4~10周龄幼鸡,一般肉鸡比蛋鸡发病率更高。
防治: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同时必须严格消毒,杜绝传染源传入,所有进入鸡场的车辆和人员必须消毒进场。药剂可以选用包肝灵预防和治疗。
2.2.1 鸡霍乱该病多发于3~4月龄以上育成鸡和成年鸡,多种家禽都容易感染。感染该病的鸡,症状主要是突然高热,排白色或者绿色稀粪。
剖检:剖检可见病鸡肝部肿大,表面布满坏死点,心外膜有出血点,十二指肠严重出血。
防治:建议诺氟沙星、恩诺沙星交叉使用以防止出现抗药性。平时加强饲养管理,注意观察鸡群变化。
2.2.2 鸡沙门氏菌病该病害主要威胁青年鸡和雏鸡,一旦发病会导致鸡的排便颜色和形状均发生变化。
剖检:刨检可见,病鸡肝部肿大严重,颜色变成褐色或者是青铜色,这类鸡可能是感染了风寒。
防治:必须做好鸡的检疫工作,及时淘汰病鸡,并建立严格的卫生制度,保证鸡群的健康。
2.2.3 鸡弯曲菌肝炎多发于青年鸡或开产前后的母鸡。球虫侵袭、卫生条件差、饲养管理不善以及滥用抗生素,从而导致肠道内正常菌群失调等均易诱发本病。
剖检:可见病鸡肝部肿大,表面呈黄色,肝包膜下有血块,且血块大小不一致,导致肝部血肿,造成肝脏破裂等现象发生。
防治:注意鸡舍卫生,保证鸡生活在舒适、干净、且没有细菌滋生的环境当中,才能降低该病的发生几率。在饲养过程中,一旦有鸡发病,必须及时隔离。建议使用链霉素连用3天,大群鸡用瑞福欣饮水,降脂强肝散拌料,连用3~5天。
鸡组织滴虫病,是鸡肝病主要寄生虫,一般从鸡出壳后8周龄就可以发生,直到4月龄的鸡都容易发生。病鸡头部发黑,也叫黑头病。病鸡症状是便血且贫血。
剖检:剖检可见肝肿大,肝脏颜色变黄或变绿,表面发生凹陷,周边有溃疡,病灶大小也十分不一致。
防治:预防本病应做好粪便无害化处理,定期驱虫。建议使用甲硝唑按0.06%~0.08%的比例拌料,连用3~7天。或用温中土泻散拌料,全天的药量一次拌料投服。此外,黄曲霉中毒、磺胺药物中毒等都会引起肝肿大、出血、坏死等。
[1]高力.养鸡场(户)兽药的合理应用[J].养殖与饲料,2017,(12).
[2]鄂占江,史学增,李兰萍.鸡大肝病的防治[J].吉林畜牧兽医,199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