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刺放血治案两则

2018-01-18 08:14:33于亚萍
中医外治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唇炎症见卡马西平

孙 山,于亚萍

(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南山养生谷肿瘤医院,山东 烟台 265700)

例1 张×,男,65岁,送奶工人,2017年3月6日就诊。患者因左侧面部疼痛3 d就诊。患三叉神经痛5 a,平素受凉、劳累后左侧面部疼痛加重,口服卡马西平即可缓解。3 d前患者送奶时,骑车致面部受凉,左侧面部发作性刀割样疼痛,口服卡马西平片3 d,4片/d,疼痛未能缓解。刻下症见:痛苦面容,左侧口周、鼻唇沟处发作性疼痛,伴口周抽搐,舌红苔薄白,脉弦。中医诊断:面痛(风寒型);西医诊断:三叉神经痛。予以曲鬓穴(颞浅动脉搏动处)点刺,出血数十滴,疼痛当即缓解,每日治疗1次,治疗3次即告痊愈。随访3个月未复发。

例2 曲×,男,34岁,铝材厂职工,2016年4月16日就诊。患者自述:剥脱性唇炎反复发作15 a,久服中药制剂,效果欠佳。刻下症见:口唇干燥皴裂,起白色糠状鳞屑,唇周皮肤粗糙、发红,瘙痒严重,抓挠后渗出血清样液体。舌红少苔,脉细数,大便干燥。中医诊断:唇风(风热犯胃、脾经血燥);西医诊断:慢性唇炎。取穴:隐白、少商点刺放血,曲池梅花针叩刺,拔罐。双侧交替取穴,每日治疗1次,治疗5次,唇周皮肤略粗糙,口唇瘙痒、脱屑症状明显减轻。上述治疗方法改为1周2次,治疗5周,唇周皮肤正常,瘙痒及脱屑症状消失。追访半年未复发。

按:点刺放血是笔者临床常用治疗方法,尤其对于痛症、久病,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疗效。《素问·调经论》云:“视其血络,刺其出血,无令恶血得入于经,以成其疾。”《灵枢·小针解》云:“菀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素问·针解》亦云:“菀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通过刺出恶血,泄邪通经,改善脏腑气血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案一中患者面痛急性发作,可见曲鬓穴处颞浅动脉搏动明显,“视其血络,刺其出血”,随手而瘥。案二中唇风即慢性唇炎,《外科正宗》云:“唇风,阳明胃火上攻,其患下唇发痒作肿,破裂流水,不疼难愈。”阳明胃热,脾经血燥,则发唇风,点刺放血清脾经之热,祛风、行气活血,气血条畅,诸症痊愈。

放血疗法自古以来就为医者所重视的,其与针灸选穴相比同理不同法,只不过以刺代针,以出血量代替针灸的刺激量而已[1],其治疗效果突出,随着临床应用的进一步推广,它将在解除人类病痛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洪波,蔡爱群.刺血疗法选穴部位研究概述[J].中医外治杂志,2012,21(3):51-53.

作者简介:

孙 山(1986-),男,2012年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系,研究生学历,主治中医师。现在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南山养生谷肿瘤医院康复科工作。研究方向:针刺治疗,督灸治疗。

猜你喜欢
唇炎症见卡马西平
治疗便秘不能一泻了之
家庭医学(2022年2期)2022-03-24 19:27:56
三方加味辨证治盗汗
家庭医药(2020年21期)2020-01-03 04:46:36
说说嘴唇皮上的那些事儿
健康博览(2018年3期)2018-10-23 03:28:24
唇炎为何长期不愈?
中药止咳药水你选对了吗
人人健康(2017年17期)2017-10-20 11:25:36
浆细胞唇炎1例
卡马西平与加巴喷丁对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价值比较
中医临床文章中症状部分的翻译规范和技巧
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脑炎后癫痫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唇炎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