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琛
斜视是常见的儿科眼病, 因眼视轴偏斜、不能有效克制双眼融合机能引发, 眼球因素、产伤、后天视觉功能发育不全等是主要诱发因素[1]。外科手术是主要治疗措施, 但因患儿存在较低依从性, 导致不能顺利开展术后护理, 为进一步研究认知干预的效果, 现报告本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82例斜视手术患儿的护理情况, 为以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82例斜视手术患儿, 所有患儿均满足手术指征, 排除手术禁忌证及严重内科疾病者, 所有患儿及家长对此次研究知情,自愿签署本院发行的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 各41例。参照组中女20例, 男21例;年龄6~16岁, 平均年龄(10.23±1.92)岁;共同性内斜视19例,共同性外斜视12例, 上斜肌麻痹10例。实验组中女21例,男20例;年龄7~17岁, 平均年龄(12.24±1.59)岁;同性内斜视21例, 共同性外斜视12例, 上斜肌麻痹8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实行常规护理, 术前予以患儿常规检查, 术后观察患儿生命体征, 予以并发症防治以及抗感染等治疗。
1.2.2 实验组 予以认知干预, 包括以下内容。①家长认知干预:患儿家长不少因自身知识水平的影响, 过度担心患儿的身体发育、视力发育、手术效果, 十分容易形成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此时需要护理人员予以家长认知干预, 辅助家长能够全面了解手术相关知识, 提升疾病认知度, 确保家长可全面了解患儿病情以及疗效, 提升家长配合度, 促进患儿能够更好的进行手术, 提升预后, 此外护理人员也需要给予家长正确宣传教育, 确保患儿能够正确饮食以及休息[2]。②患儿心理干预:护理人员需要及时了解患儿心理情绪, 依据合理方式对患儿进行安抚与疏导, 促使患儿以平稳心态面对手术, 在获取患儿信赖之后促使可以有效指导患儿围术期饮食以及生活, 提升患儿配合度, 改善患儿预后[3]。③术后认知干预:完成手术之后护理人员须高告知家长以及患儿不需要过度担心手术效果, 医护人员依据表扬与赞美患儿方式提升患儿配合度, 降低感染发生率, 提升护理效果[4]。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满意度及焦虑、抑郁评分(评分越低, 状态越好)。满意度评定采用本院自制满意度问卷调查表, 分为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 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焦虑、抑郁评分具体判定标准参考文献[5], 评分越高表示焦虑、抑郁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儿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不满意0例,一般满意10例, 非常满意31例, 满意度为100.00%;参照组不满意8例, 一般满意12例, 非常满意21例, 满意度为80.49%;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865, P<0.05)。
2.2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实验组护理前焦虑评分(50.23±3.23)分、抑郁评分(52.32±5.24)分, 护理后焦虑评分(36.23±5.32)分、抑郁评分(33.23±4.14)分;参照组护理前焦虑评分(51.54±4.25)分、抑郁评分(53.54±4.84分,护理后焦虑评分(42.58±4.54)分、抑郁评分(45.69±5.24)分。护理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斜视是患儿两眼不能同时对目标进行注视, 是一种眼外肌疾病, 包括麻痹性斜视以及共同性斜视。共同性斜视主要发病特点是第一眼位以及第二眼位斜视度相等、眼球无运动障碍;麻痹性斜视主要特点是眼球运动受限以及复视, 可能因全身性疾病、外伤等引发, 也可能是先天性的疾病[6]。斜视不但影响美观, 也可能因斜视影响脑部对影像讯息的接受,因此婴儿或者儿童是斜视高发时期, 不少患儿后期可能引发弱视。斜视可能引发不同程度的弱视, 严重可能导致失明。认知干预是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 可改变护理目标的认知行为, 进而提升护理依从性, 属于心理护理的一种[7-10]。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不满意0例, 一般满意10例,非常满意31例, 满意度为100.00%;参照组不满意8例, 一般满意12例, 非常满意21例, 满意度为80.49%;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865, P<0.05)。实验组护理前焦虑评分(50.23±3.23)分、抑郁评分(52.32±5.24)分,护理后焦虑评分(36.23±5.32)分、抑郁评分(33.23±4.14)分;参照组护理前焦虑评分(51.54±4.25)分、抑郁评分(53.54±4.84分, 护理后焦虑评分(42.58±4.54)分、抑郁评分(45.69±5.24)分。护理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在斜视手术患儿临床护理过程中, 采取认知干预相比较常规护理更具优势, 可改善患儿心理状态, 对于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及患儿日后生存质量十分重要。
[1]李俊莲.认知干预对斜视手术患儿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2, 31(11):2094-2096.
[2]郑燕燕, 刘长灯.认知护理干预在改善斜视手术患儿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中的效果观察.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 6(21):235-236.
[3]张晓越, 姚建明.认知护理干预应用于斜视手术患儿护理效果评价.中国保健营养, 2016, 26(24):188.
[4]赵琳, 张荣.探讨认知护理干预实施在斜视手术患儿护理中的作用.家庭医药, 2017(5).:210.
[5]王雪艳.认知护理干预对斜视手术患儿心理情况和护理效果的影响.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 2(18):137-138.
[6]朱薇, 王林菊, 张宏兵.认知护理干预对斜视手术患儿心理情况和护理效果的影响.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5(7):1240-1243.
[7]王宗华, 周娟, 罗兴莉, 等.未行手术治疗的成人斜视病人生存质量的质性研究.护理研究, 2015(36):4536-4538.
[8]储金雁.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对整形美容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河南医学研究, 2017, 26(8):1509-1510.
[9]章红霞.认知护理对甲状腺瘤手术治疗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中外医学研究, 2017(27):154-156.
[10]周少珍.心理护理干预对整形美容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手术效果满意度的影响.辽宁医学杂志, 2017(4):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