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笑楠
(北京市怀柔区农业局 101400)
野猪和家猪都均是非洲猪瘟病毒的天然宿主。非洲猪瘟病毒在家猪群中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口腔及呼吸道,蜱叮咬也是该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在治疗疾病过程中,被污染的针头也能传染该病。非洲猪瘟病毒的潜伏期有一个较大的波动范围,通常为4~19d不等,潜伏期的长短与传播途径有较大关系。由于感染导致的机体抗体水平较高,会使猪只长时间维持病毒血症,即使康复后,病毒在组织中也能存活数周至数月。所以,一旦发现有猪患病,将其全部扑杀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控方式。非洲猪瘟病毒在稳定环境中能存活3d,在粪便中能存活几周,在血液中能存活18个月,在腐烂的血液中能存活15周[1]。
非洲猪瘟的临床症状和猪瘟 (猪霍乱)和猪丹毒较为相似。在自然感染条件下,非洲猪瘟病毒的潜伏期为4~19d。在实验中,潜伏期长短与接种剂量有较大关系,通常该病的发病率为40%~85%,死亡率与感染毒株的毒力有关,该病的临床症状主要分为急性、亚急性及隐性感染[2]。
急性发病主要是由于高致病性毒株感染导致的,部分病例是由于感染了中致病性的毒株导致的。急性患病猪的临床症状主要为食欲降低,体温升高至40~42℃、白细胞含量减少、肺部有明显的水肿、淋巴组织处有坏死性病变,耳朵部位皮下出血的症状明显。在发病后期,患病猪呼吸急促,鼻腔内与大量黏液分泌,部分患病猪会出现流鼻血、便秘、呕吐及腹泻症状,部分患病猪肛门处有血液污染。有时可见皮肤表面有明显的皮疹或斑点,尤其是四肢、耳朵、胸部、阴部及腹部等,紫色斑点较为明显;怀孕母猪患病可发生流产。
亚急性发病的患病猪主要表现为血小板暂时性减少、白细胞减少及广泛性出血性病变。
急性发病和亚急性发病的主要生理病变为广泛性出血及淋巴组织坏死。慢性发病的患病猪通常没有显著的临床病变或病变程度较轻。主要病变部位为脾脏、淋巴结、肾脏和心脏。脾脏部位发黑、肿大、坏死、质地较脆,有时可观察到被膜下出血的大梗死灶。急性发病的患病猪可见腹腔内有渗出物,并含有血液,消化道黏膜有明显的肿胀现象。肝脏、胆囊处充血,膀胱黏膜处有点状出血病变。胸腔积液,胸膜呈斑点状,肺部严重水肿。脑膜、脉络膜、脑组织充血,且情况严重。亚急性发病的患病猪生理病变与急性病症相似,但程度较轻,主要表现为肾脏和淋巴结出血,脾脏出血肿胀,肺水肿、出血,少数患病猪可见间质性肺炎[3]。
在急性患病猪中,血管和淋巴器官也会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出血、血管异常、内皮细胞损伤,内皮下有大量的坏死细胞。慢性发病的患病猪,呼吸道病变的特征较为明显,但程度很轻,主要体现为纤维素性胸膜炎、胸膜粘连、干酪样肺炎和淋巴网状组织增生,通常也可见纤维素性心包炎和坏死性皮肤病变。
由于非洲猪瘟的传播性强,病毒适应性强,所以,一旦发现有疑似的非洲猪瘟病毒感染情况,限制其流通是必要措施,要立即隔离诊断,在最短时间内确诊病情,在诊断过程中要注意,低致病性的非洲猪瘟病毒不能通过是否引起临床症状进行确认。目前尚未研究出适合的疫苗对该病进行预防,因此,从流行病学的角度防控该病是关键。主要依靠的防控技术包括扑杀患病猪并进行无害化处理,限制疫区猪只流通。
一旦发现非洲猪瘟患病猪要立即扑杀,彻底消灭被病毒感染的猪群,同时对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在扑杀猪群过程中对养殖户进行一定的经济补偿。
为防止疫情继续扩散,采取一定的措施改善环境,改善生物安全和公共卫生环境有助于消灭疫病。
建立一个流动的疫病防控小组,调查猪只生存环境,了解疫病流行病学,采集和收集猪群血清,做好血清学调查工作,以保证准确及时的诊断疾病。
限制患病猪只或隐性感染猪只的流通,对育肥及育种猪进行严格检疫,使用的车辆要经过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