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光文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农业局 641300)
2017年生猪存栏60.9万头,出栏101.5万头,山羊存栏18.97万只,出栏33.89万只,小家禽存栏411.13万羽,出栏678.07万羽。最高年份出栏生猪185万头,畜牧产值占农业生产总值的64.4%,从2014年下半年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开始,畜禽养殖总量逐年下滑。
通过3年多持续整治,全区畜禽粪污染治理工作已基本完成,到2017年底,全区有生猪年出栏10头以上规模标准统计的各类畜禽养殖户13748户,一是治理完成45家规模养殖场。二是通过一户一册治理适度规模养殖384户,小散户368户。三是通过实施禁养区关闭、搬迁和拆除212户,全部撤除的规模养殖18户。四是落实监管,严防反弹。完善相关机制,落实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第二次全国畜禽养殖污染清查445个养殖场中,纳入清查范围的仍有90个。全区畜禽养殖量折合为猪单位87.08万头,出栏126.16万头,年排污量为280万余t,相对雁江区目前土地承载力偏大。
2018年7月对农业农村部下发的182户进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跟踪监测,配套率为99.24%,系统生态资源化利用率83%,但大部分配套设施是十年前建设的,水平低,工艺落后,利用效率不高。一是粪污总量控制不足。收集大多采用人工收集,劳动强度大,清理不彻底,用水量大,固液分离推广难。二是无害化处理不到位。干粪堆沤发酵不规范,发酵时间,发酵温度不够。沼气池容量不足,清掏不即时,发酵不充分。三是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不足。无大型有机肥厂,病死动物处理和沼液利用成为最大难题。四是种养结合不紧密。丘陵地区,加之土地分散,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等因素,使得沼液输送与利用难。
养殖环节投入大,技术强,周期长,环保设施折旧快,运行和维护成本高。养殖场臭味成为投诉的一大热点。受国家政策和市场因素影响大,波动大,监管难。
一是宣传力度不够。二是农村小散户业主普遍文化程度不高,法律意识淡薄。三是对污染轻微,场内环境脏乱差的惩戒不够。
目前,资阳建设 “成渝门户枢纽型临空新兴城市”,雁江作为市府所在地,发展重新定位为 “成资同城化创新发展先行区”,正奋力推动成 (都)资 (阳)同城化发展,城市规划范围进一步扩大,养殖区域进一步缩小,畜牧业发展规划应重新调整。减存量,提高质量,减少粪污排放总量。
雁江的区位优势,向成渝两地生产绿色、健康、快捷的特色畜产品成为发展方向,调整养殖模式与养殖种类,推广生物发酵床养殖模式,应大力发展肉用山羊、禽、兔。
一是推行科学治污标准,推广先进的治污设施、工艺和技术。二是鼓励新建大型种植园区配套建设养殖场,制定农业生态循环利用方案。
一是严把养殖投入品关。减少抗生素、化学药物使用。控制各种含重金属饲料添加剂超量使用,严禁使用各种违规违禁物品。二是建设规范发酵床、发酵槽,科学合理使用发酵工艺、设备。干粪装袋,堆放、发酵时间应在15d后才能使用。三是建立病死动物收集、贮存、转运体系。四是建设有机肥厂。全区建立社收集、村加工、镇转运的农村秸秆收贮和深加工网络。完善养殖场病死动物、粪尿的收集、贮运体系建设。实施测土配方,生产专用有机肥。六是加强沼气取暖、发电综合利用,拓展牛羊粪养殖蚓,使粪污增值,养殖场增收。
一是完善硬件设施,解决 “收得齐”、 “贮得了”、 “用得上”问题。加强种养殖区域内沼气池、沼液贮存池、沼液配送、滴灌管网等配套设施选址、布局和建设。二是成立专门服务机构 (行业协会),组建专业服务队,解决 “谁来做”的问题。根据全区养殖规模、种植作物分布区域和农作物生产季节,编制和实施粪污利用计划,实现养殖场与种植园区对接,采取政府补贴一点,畜禽养殖场和种植业主各支付一点,整合资源,结合项目建设,集中打造保和、丹山高标准粮油基地,丹山、中和川中万亩莲藕基地,碑记、丰裕优质蜜柑基地,老君晚熟杂柑基地和忠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提升农畜产品品质。
一是加大法律、条例的宣传与培训。二加强监管,巩固治理成果。三是加大环保执法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