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生物燃料乙醇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长足发展。我国虽然在该领域具备了一定的生产能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从长远看,发展生物燃料乙醇将会更好地促进粮食供需平衡,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生物燃料乙醇可以制成车用乙醇汽油。业界专家认为,发展生物燃料乙醇的意义在于解决农业问题。多年来,我国一直在加大玉米就地转化的力度,其中出路之一是发展生物燃料乙醇。
国际经验表明,发展生物燃料乙醇可以为大宗农产品建立长期、稳定、可控的加工转化渠道,提高国家对粮食市场的调控能力。比如,美国用玉米总产量的37%生产燃料乙醇,维持了玉米价格;巴西通过甘蔗-糖-乙醇联产,保障了国内甘蔗和糖价稳定,维护了农民利益。
据测算,我国每年产生的超期超标等粮食可支撑一定规模的生物燃料乙醇生产。此外,国际市场玉米和木薯年贸易量达1.7亿吨,5%即可转化为生物燃料乙醇近300万吨。国内每年可利用的秸秆和林业废弃物超过4亿吨,30%即可生产生物燃料乙醇2000万吨。这些都为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消费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原料保障。
不仅如此,生物燃料乙醇还可以减少二氧化碳以及机动车尾气中的颗粒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有害物质排放,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我国生物燃料乙醇产量约为260万吨,在全球占比仅为3%,位列第三。第一和第二分别为美国(4410万吨)和巴西(2128万吨),可见我国生物燃料乙醇产业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我国生物燃料乙醇产业经过十多年发展,以玉米、木薯等为原料的1代和1.5代生产技术工艺成熟稳定,以秸秆等农林废弃物为原料的2代先进生物燃料技术已具备产业化示范条件。
“我国具有生物燃料乙醇技术领先的优势,不仅能实现2020年全国使用E10乙醇汽油的目标,更可以输出技术、装备,帮助其他国家建立和发展生物燃料乙醇产业。”乔映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