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利鹏,陈茸
(安徽鑫成水利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601)
吉林省位于我国东北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其粮食生产状况直接影响到吉林省的农业经济状况以及我国的粮食安全形势。随着相关政策的不断施行,吉林省农业经济产值不断提升,粮食产量不断提高,但目前水土流失问题已然成为限制吉林省农业生产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吉林省处于全世界三大黑土区域之一的中国东北部地区,粮食生产优势得天独厚。近年来水土流失问题已然成为吉林省农业生产、粮食产出的心头之患。根据相关资料数据,吉林省全省范围内的水土流失面积约为3×104平方千米,达到了吉林省总面积的16%左右。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吉林省在水土保持修复工作上也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不仅于各地广泛的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更是先后启动了伊通河流域等一批省级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其具体成果是: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速度明显加快、水土保持行政执法工作实现规范化、水土流失监测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水土保持科研工作成绩显著。水土保持工作的不断推进给生态文明建设、经济文化发展等领域带来了巨大的价值提升。
吉林省具有大量的原生植物,但是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缺乏能够大规模造林及草原的优势物种。现如今的植树造林工作大多是在没有查明当地水分承载力与容量本底值的基础上进行的,其工作成效与最终结果缺乏可靠的科学依据。
以水土保持措施作为基础,在修复和处理阶段,需要按照修复处理要求实施。但在现有法律规范中,对保护规范有严格的要求,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修复处理难度大的现象,水土保持和修复措施无法落实。相关管理部门在水土保持和修复的过程中,如果存在管理依据欠缺的现象,则很难满足生命文明建设要求,以生态修复和措施后续利用作为基础,对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存在知识缺乏的现象,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很难符合质量要求。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停留在试点阶段,需要对试点阶段的成果进行总结和推广,生态修复是水土保持的基础,需要做好宣传工作,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推向全社会,保证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重要性,必要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到生态修复中去。
依法强化监督,防止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严格执行水土保持法的规定,遏制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保护好现有植被,重点抓好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批、实施和验收,落实重点工作,控制开发建设项目产生的水土流失。
搞好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程,为黑土区水土保持项目的全面启动奠定坚实基础。大力推广已有的成功经验,努力探索新形势下水土保持综合防治的有效途径。
根据区域性生态系统以及因子等变化要求可知,在修复处理的过程中对稳定性有严格的要求,要掌握地理环境、气候以及地质等因素,根据各项因素的实施要求落实。植物群落本身具有生物性,要结合生物生活属性和要求实施。人工改善植物生存环境的因子是关键,在实施过程中要掌握水土因素,根据管理条件和方针落实。植物种类对于特定环境有一定的适应性,只有选择物种适合的特定区域,才能满足基础修复要求。 此外物种的选择是关键所在,针对林业植被体系的流程要求可知,在人工干预的前提下,只有遵循内在发展规律,才能改善其中的某个因子,改善生存环境的优势。
水土保持修复计划是生态维护的关键所在,根据现有维护体系以及破坏机制的具体要求可知,在实施阶段必须以修复处理作为基础,按照《水土保护法》落实。必要时强化水土保持体系的巨大作用,需要构建完善的修复体系,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对规章制度进行完善。
土地和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也是人类文明进一步发展的基石。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将有利于政治、经济、生态等多项目标的实现。水土保持工作的不断开展和推进将为整个吉林省的农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1]李秋梅,张显双.吉林省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存在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水土保持,2004(01):14-15.
[2]年吉刚,刘博.吉林省水土保持成效及发展目标与对策[J].中国水土保持,2003(11):15-17.
[3]许歌辛.吉林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形势与目标[J].中国水土保持,2001(06):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