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读完了4年水产,进过实验室解剖各种鱼、虾、青蛙,显微镜下看过各种各样的藻,也下过鱼塘拉网,抱着十几斤的亲鱼打过催产针,读书的时候,对水产的感觉可以用两个字总结——新奇。
真正感受到水产的神奇,还是在3年前第一次见到屈老师的一席谈话间。
屈老师说,水产并不是一门基础学科,他融汇了生物学、物理、化学、数学等多门学科。学水产做不了科学家,却能带着养殖户见识和见证很多神奇的事情。
“给我一滴水,就能看鱼病,知道这个鱼塘在过去的一年可能发过什么病,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有可能会面临怎样的风险。”屈老师说。
咋一听觉得不可思议,听他细细分析在塘头看病的实例后,原来屈老师所有的诊断和预测,最终也是通过水里的各种理化指标还有藻类、寄生虫的分布情况,结合藻的营养需求,寄生虫的生活史等各种指标来进行科学的判断。在恍然大悟间,认识到了枯燥课堂知识和塘头养殖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是所谓的融会贯通吧!
没想到大学四年都没培养起来的兴趣,被屈老师一个小小提问给激发出来。
屈老师全名屈新家,虽然他也曾受邀到大学讲台上给学生讲过课,自己曾出版书籍《新养鱼经》,每年冬天,趁养殖淡季时,举办长达20天的实战类鱼病技术培训班。但严格意义上,他并不是真正的老师,他有自己的渔药公司,每年开发一堆的新产品,渔药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一年销量几千万。他从事渔药这么多年,却常常会让人忽略了他老板的身份,见了面都会尊称他一声“屈老师”。
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在水产行业,像屈老师这般痴迷技术、喜欢钻研、乐于分享的“老师”太多。正是因为有这些老师,这个行业才能越来越红火,越来越尊重知识,崇尚技术。
经师易遇,人师难遇。
感恩在塘头遇见的每一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