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记者有多拼

2018-01-18 01:31刘永加
中外文摘 2018年2期
关键词:邵飘萍段祺瑞奏折

□ 刘永加

邵飘萍:“抢新闻”有一套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袁世凯政府在面临“参战还是中立”的问题时,举棋不定。当时的国务总理段祺瑞召集内阁会议,经过激烈的讨论作出了决策,但迟迟不敢公之于众。为了保密,所有政府机关甚至还停止会客三天。中外记者明知是个大新闻,纷纷使尽浑身解数想抢发这条新闻,都未探到真情,毫无收获。

当时,年方21岁的著名记者邵飘萍,面对这样一条爆炸性新闻,决心独闯“虎穴”,也要拿下这条新闻。当他第一次驱车直闯国务院时,结果吃了闭门羹,让门卫就给挡了回来;第二次,他借来一辆挂有总统府车牌的汽车,这样谁还敢挡驾,果然长驱直入,可是却被段祺瑞的传达长拒之门外,他递上的名片,传达长连看都没看。

邵飘萍

邵飘萍横下一条心,当即掏出一沓钞票,取出其中的一半,递给传达长说:“段总理接见与否没关系,只求禀报一声。这一半钱你买茶叶喝;万一接见了,另一半尽数归您。”此时,传达长露出了笑容,将钱往腰间一塞,入内禀报去了。不一会儿,他举示名片,高喊一声:“请!”邵飘萍大摇大摆走了进去。段祺瑞绝口不谈和战决定,邵飘萍毫不气馁,继续游说,凭着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还当面立下誓约:三天之内,如在北京走漏风声,愿受处分,并以全家生命财产作担保。最终说动了段祺瑞,向他披露了中国参加协约国(以英、法、俄为一方)对同盟国(以德、奥、意为一方)作战的决定,甚至连其中细节也吐露无遗。

邵飘萍得此重大新闻,非常兴奋,他如获至宝,立即驱车直奔电报局,以密码传送至上海新、申两报,以特大新闻发表。很快数十万份“号外”当即撒遍上海滩,其热闹可想而知。但是当时由于津浦铁路尚未通车,京沪间交通甚为不便。五天后,“号外”才慢慢流入北京,段祺瑞方如梦初醒,知道上了邵飘萍的当,但消息是从上海流传过来的,不是在北京发出的,段祺瑞有苦难言,没有理由惩罚邵飘萍。

郑正秋:甘当被告不屈服

郑正秋是民国时期大名鼎鼎的电影导演,可很多人还不知道他还当过记者,并且是民国第一个当被告的记者。1912年,23岁的郑正秋是《图书剧报》的社长兼记者。当时上海滩的大富豪黄楚九,是遐迩闻名的大药商,他还投资开办了新新舞台,花重金把赫赫有名的谭鑫培请来挂牌演出,冠以“伶界大王”,广造声势。

此时北方名丑杨四立也到上海发展,两人同时上演名剧《盗魂铃》。剧中有一情节,需要翻四张台子。谭鑫培年事已高,翻不得这么高的台子,只好爬上去再缘绳而下。想不到,一家旅馆倒茶的小伙计李本初拍巴掌喝起了倒彩!顿时惹怒了黄大富豪,命人把李本初关进一间屋子,捆绑起来痛殴、灌尿,还逼着在《反省书》上按手印,致使李本初受伤。接着黄楚九让秘书带着《反省书》找到郑正秋,请他在《图书剧报》予以报道。

富有正义感的郑正秋不但没有按黄楚九的安排登报,反而揭露了他打人的丑行。黄楚九倒很沉得住气,没有按惯例派人砸报馆,而是派人送去500元以图化解矛盾。在当时500元可不是小数目,郑正秋认为这是侮辱他,直接拒收,又把黄楚九送钱消灾的前前后后,登到了报纸上,引来无数的读者关注。

郑正秋

黄楚九继续做郑正秋的工作,试图和解。他先请郑正秋吃饭,规劝郑记者不要为此等小人物打抱不平,没有好处,同时提出出钱买他的文章进行“合作”,不要再多管闲事。但是,郑正秋不为所动,坚持要黄楚九登报认错,并负担受害人的全部医药费。见此举动无效,黄楚九采取了进一步措施,派人上门威胁郑正秋,提醒他最好还是“合作办报”为好,又提出出钱私了,再次遭到拒绝。

黄楚九怒极,以侮辱罪把郑正秋告上法庭,于是郑正秋就成了民国历史上第一个成为被告的记者。郑正秋坚持正义客观报道新闻事实,谢绝了朋友们聘请大律师的提议,独自应讼。法庭上,郑正秋义正辞严,侃侃而谈,驳倒了黄楚九的所谓“侮辱”论。受害人李本初也主动到庭作证;郑正秋在《图书剧报》上登载自己所写的一系列文章,也成了有力证据。黄楚九无言以对,最后只有接受郑正秋的要求,公开登报认错,负担李本初全部医药费。

纪清漪:第一个报道田中奏折

纪清漪,是纪晓岚的直系七世孙女,这是一位勇敢的、爱国的女性。1925年,她在北京大学上学时,曾主编《新东北》半月刊,兼北平《华北日报》的副刊编辑和记者。

一天,纪清漪到报社送稿子,总编安怀音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一个文件,神情很激动,对纪清漪说:“你是研究东北问题的,应当看一看。这是一份日本要征服中国的计划。”纪清漪接过文件,安主编又补充说:“这是内部密件,不能外传。”

纪清漪仔细一看,原来是1927年6月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参加人有驻华公使芳泽兼吉、驻奉天总领事吉田茂、关东军司令藤信义等,这是他们共同制定的对华政策纲领。第一步在东北建立满洲国;第二步勾结中国腐败官僚政客成立各种形式的自治政府;第三步逐步向中国内地推进,最后占领全中国等等。就是著名的“田中奏折”。

田中奏折

纪清漪一看关系重大,心想如此机密必须想法披露出去,就对安怀音说:“时间太晚了,能不能拿回去看?”可是安怀音却说:“不能。”纪清漪继续道:“哎呀!还有半小时,学校宿舍大门就要关了,我拿回去明天早七点以前准送回来。”安怀音踌躇一下说:“这是密件,可不能给第三人看。”

纪清漪拿了文件赶回宿舍,急忙找了几位同学连夜抄写,直到天明把文件送回。然后又把抄件送到虎坊桥新华印刷厂印了5000份小册子,寄给全国各机关、团体、图书馆、学校,甚至大商店。纪清漪在小册子的扉页上写了这样几句话:

“首先我要向借给我《田中奏折》的人表示歉意,我违背了诺言;但关系到中国存亡的大事,我只能失信于朋友,不能对不起国家。读者啊!如果你的心还在跳,如果你的血还在流,你就应该把这个小册子,一字一句地读完。你应该想一想:你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有什么责任?你应该做些什么事情!”

就这样,纪清漪冒着极大的风险把“田中奏折”用这种方式给报道了出去。

猜你喜欢
邵飘萍段祺瑞奏折
庭院吉气自何方 一份紫禁城庭院门位相度奏折的图解
房子无小事,手续很重要
邵飘萍的保证
善意的谎言不能说穿
段祺瑞的棋局
邵飘萍结缘《甲寅》
邵飘萍之死:为钱还是为自由
“奏折是最靠不住的东西”
段祺瑞的“航空计划”
《田中奏折》并非伪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