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潘皇权 刘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黔东南州丹寨县从严把握政治生态“树木”和“森林”的关系,以“五定五促”推行党风廉政建设“森林管护区”制度,督促各级领导干部当好党内政治生态“护林员”。
定管护主体,促有人负责,切实解决“谁来护”。
全县217个单位共设置1694个管护主体,党风廉政建设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做到凡是有党员、干部的地方,都设管护区域,实行统一挂牌履职,切实落实“树木”和“森林”有人管护。
“从领导班子到各股室负责人都设有管护区域,时刻提醒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履行职责,主动接受党员、干部和群众对管护主体的监督。”丹寨县国税局纪检组长王勇说。
定管护内容,促守土担责,切实解决“护哪里”。
按照管业务必须管党务、管工作必须管思想、管任务必须管队伍、管效率必须管作风、管资金项目必须管党风廉政的“五管”要求,厘清细化各责任主体的管护范围,切实落实守土担责。
突出“关键少数”,全面实行各管护主体既管区域内面上“森林”,又重点下管一级“树木”,进一步细分管护范围。特别针对农村面广、分散的实际,确定党支部和村委成员为管护主体,全面配齐114个村(居)民生监督责任区监督员,确保监督管护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盲区。
定管护内容,促工作明责,切实解决“护什么”。
2017年7月4日,贵州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夏红民(前右二)在丹寨县调研纪检监察工作。(李靖 / 摄)
以省委、黔东南州委印发的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清单为依据,将每个管护主体的达标性任务具体化,切实解决管护主体“护什么”的问题,真正把过去一些领域的管党治党任务笼统化变为具体化、宏观化变为岗位化、空泛化变为实操化,切实推动工作明责。
定工作规范,促有效履责,切实解决“怎么护”。
坚持教育、监督、惩处、制度并举,推动精准实践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着力实现管护主体履行职责措施既有达标性的统一规范,又有追求高标准的自主措施,使管护区域管得了、管得好。
管护中见常态,从常态要成效。2017年以来,丹寨县各管护主体共约谈2590人次,组织开展党性教育、纪律教育、警示教育等155场次,接受教育6050人次;支持和组织谈话函询138人次、立案查处79人。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初步实现了级级常抓长管、敢抓敢管、严抓严管、齐抓共管。
定履责核定,促作为尽责,切实解决护好与否“怎么办”。
强化对各管护主体履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核查认定,坚持尽职可免责,失责必追究,用好问责“利器”,让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压实管护主体作为尽责。
丹寨县深入推行“森林管护区”制度,有力促进全县形成人人当好党内政治生态“护林员”,尽己之力守护好每一棵“树木”,确保党内政治生态“青山常在绿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