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学
【摘 要】作为小学课程的重要构成,数学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数学是一切其它学科的基礎,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单一的课堂教学,无法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空间。因此,小学数学的习题教学对学习效果的提升至关重要。小学数学教师在要格外关注习题的训练与讲解,培养学生掌握和使用科学合理的数学习题解决方法,进而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成绩。本文以当前小学教学教学现状为背景,提出可通过增加联系内容的匹配性、增加练习层次的互补性、增加练习内涵的综合性等手段,力求为数学成绩的提高增添助益。
【关键词】小学数学;常规习题;教学探寻;学习空间
小学生年龄影响,逻辑思维尚未完全形成,对抽象的数学概念理解存在欠缺,给学习成绩的提高造成很大困扰。有效的常规习题教学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小学数学教学可分为教材和习题两部分,其中习题的重要作用不可小嘘。常规习题的良好开展,能帮助学生在巩固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实际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作为传播数学知识的载体,小学教师要端正对数学习题的态度,坚信数学习题对提升数学成绩的重要作用,并不断专研创新习题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加强习题对课内教学的巩固作用,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一、小学数学常规习题的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数学教学过程不只是简单的把知识填鸭式的灌入学生大脑,而是要培养学生掌握学习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启蒙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师要清晰的认识到教学教的不仅是知识,还包括学生思维方法。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曾说过“解题是数学的心脏”。常规习题不等同于问题,它是指可以直接套用学过的公式、法则或接触过的范例解决遇到的常规性数学问题。习题有助于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技能的能力。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影响常规习题发挥作用的问题主要有几下几点:一是局限于教材内容。教材内容的最大问题是趣味性不足,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被任务观念左右。升学是摆在教师面前最大的任务,为完成学校布置的升学任务,很多教师不敢轻易尝试转变教学方法。三是教学基础设施不足。我国教育资源部分极度不平衡,很多三、四线城市的学校财政赤字严重,无法足量提供教学所必须的设施设备,这对常规习题教学的影响十分严重。
二、如何有效提升常规教学效果
1.增加习题与教材的匹配性
教师在设计习题时要充分考虑教材的局限性,所选习题不可完全拘泥于教材,也不可与教材脱钩。习题要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增加适当的实用性和趣味性,这样能更好的吸引学生的兴趣,使之主动参与学习。举个简单的例子,在锻炼学生用比例解决问题时,教师可设计这样的题目:明明的身高是1.4米,影子长是2.2米,站在他身旁的小强影子长是2.8米,问小强的身高是多少?比例问题是小学数学课本要求的,身高是学生们熟知的,将两者融合到一起会使学生对题目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2.增加练习层次的互补性
我们可将这种互补性理解为练习是对所学例题的外延扩展,是为深化例题内涵而服务的。教师在布置习题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和理解能力。习题布置要有层次性,可由易到难,将学生逐渐引入其中。如在练习众数时,教师可用当地代表性的面包房为例,选着其中销售较好的六种面包并记录当天的销售数量。教师可先抛出“数”的问题,在课件中用数字代替面包的名称,进而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众数原理”。再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众数原理”。对学生所提出的例子教师要进行评价。这种逐层提出的问题能降低数学题目的突兀性,进而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3.增加常规习题的综合性
常规习题的综合性是指数学习题要同时具备考察和锻炼学生对多项数学知识掌握和使用的能力。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常规习题应是各种数学知识的汇总。教师在教学常规习题时,要注意将重复性的练习变得灵活多样、将静态的练习变成动态的活动,打开封闭的练习空间为其创造更广阔的平台。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教师可用一道题同时锻炼学生的加、减、乘、除的能力。如小明买了一条裤子花了45元,买了一件上衣花了9元,借此提出制定算式的问题45+9、45-9、45×9、45÷9。
结束语
综上所诉,任何一个年级数学成绩的提高都离不开常规习题的辅助。通过以上说明相信大家都对常规习题的重要作用有了一定的了解。数学教师想要提高习题教学水平,就要从端正习题态度入手。不断创新教学方式,积极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小学生奠定扎实的数学基础。
参考文献:
[1]吕程,孙永.数学之美 美在挖掘——一道常规习题引发的对课标课程数学美育的再思考[J].福建中学数学,2009(01):19-20.
[2]高慧明.深挖教材习题功能,搞好数学常规教学——一道课本复习参考题的模型探究和应用[J].数学教学研究,2008(10):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