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奎福 孙奎祥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普及,教师们开始意识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型成的关键要素,只有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学生才能在数学的学习上游刃有余,才能适应更高阶的数学知识的学习。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起点,也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型成的基础阶段,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把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帮助学生抓住重点,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维能力;教育教学方法
一、前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思想意识的启蒙时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教师必须紧抓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教育,帮助学生型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以及思维方法,为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小学学生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学生有“早慧型”学生与“晚慧型”学生之分,“早慧型”学生往往开窍的比较早,对于新事物的理解和掌握能力比较高,可以跟上课堂上老师的思路进行学习;而“晚慧型”学生则开窍的比较晚,在上学上课的过程中没有办法形成逻辑化的思维节奏,也比较难跟上老师的节奏。事实上,对于“早慧型”和“晚慧型”的学生,最显著的区别就是数学思维有没有形成的问题,而同时,数学思维的形成又会持续影响到后面的数学学习之中,形成一个反馈的效果。
二、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要点及培养策略
1.数形结合,强化思维深度
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化的学科,数学的学习需要学生有良好的抽象化意识以及数形转化的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把抽象的事物转化为具象的存在是很难以理解的一件事,学生从抽象到具象的转变往往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遇到的最大的问题之一。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对于图形转化的意识概念的输入,教会学生以图形化的思维解决数学问题,理解数学概念。数形结合是数学思维的最重要体现方式之一,也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最为常用的教学手段。
对于小学生群体而言,注意力一般來说比较分散,直接想象某种物体会使得学生落入“百思不得其解”的怪圈,从而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学习积极性,破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好感以及兴趣。而以具体的图形关系来表示难解的数学概念,则会把数学知识变得十分简洁明了,学生可以通过直接观察和实践的方法直接触碰问题的本质,有效地培养学生自身的思维意识以及思维能力,更方便教学教学的开展。例如在小学数学周长问题的学习之中,学生通过语言描述往往难以记清公式,而通过图形的呈现以及教学工具的辅助,则会让学生以更直观的方式更深刻的记清周长的计算,更方便学生学习的展开。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实践
数学是从实践中产生的,更要应用到实践中去,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创设对应教学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展开实践,培养学生勇于思考、敢于实践的数学思维意识,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学生的逻辑感、空间感、数字感等具体化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师要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一方面是要对教材的内容十分的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是要牢牢地把握学生心理,保证相应情境的创设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关情境的创设可以联合具体的实际情况,例如结合学校的一些热点事件,比如“儿童节水果的分发”,就可以引导学生学习除法这一块的内容,并且能够极大地吸引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氛围之中。同时,通过相关情境的创设,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数学“解决问题”部分往往使学生在考试过程中丢分最为严重的部分,主要原因就是学生没有办法代入实际生活,搞不清楚题目的真实意图,而我们创设相关的情境,就相当于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引导学生进行应用题的训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联系生活,实现教学目的
教材知识出自生活,又要在教学的最终阶段反馈到生活中去。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入实际生活的相关问题进行辅助教学,学生在接触这类问题上,可以与自身的生活经验产生共鸣,就能更得心应手的解决生活相关的问题,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因素。例如,在学习数量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题目:小王、小明、小红喝同一杯果汁,小明同学喝了100g,小王同学喝了小明同学的一倍多20g,小红同学比小王同学多喝了30g,那么请问这杯果汁总共有多少g?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就可以适当的引导,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交给学生化繁为简的处理方法。
三、结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巧妙地引导学生形成系统化以及逻辑化的数学思维方式,为之后更高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数学思维方法的教学应该贯彻于学习的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数学思维感觉应该是不断进步的,而不是止步不前的,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地进行锻炼与培养,提高各个方面的数学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智慧课程”构建[J].周春柳,匡莉,范燕荣. 基础教育研究. 2017(05)
[2]国内核心素养研究热点分析与思考[J].余丹,赖允珏.课程教学研究.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