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燕丽 段海涛
一、引言
“互联网+”环境下,我们需要用互联网的思维去思考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不能再用像以前一样利用互联网的手段去辅助教育的发展。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是高等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已经步入网络时代的今天,高校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问题已越来越突显其重要性。2014年10月,人民网报道,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ISE)经过调查全球645名专家,发布了题为“2030年的学校”报告,很多专家认为网络在线内容将成为最重要的知识来源。
我们对数字教学资源共享的关注由来已久。国际上最开始在网上出现大规模的数字化的资源共享,就是2001年开始的麻省理工学院网上公开课程项目(MIT Open Course Ware,MIT OCW),是一个教学资源共享的创举。之后,国外先后又有视频公开课、可汗学院(Khan Academy,)等等。到2012年迅速发展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s),可以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这些教学资源都是通过互联网共享的,对学习者来说是免费的。
我国教育部门一直在大力倡导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共享。早在1999年发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便提出,“要依托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开设高质量的网络课程,组织全国一流水平的师资进行讲授,实现跨越时空的教育资源共享”。 2012年3月,我国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建立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制定资源审查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使用者网上评价和专家审查相结合的资源评价机制……”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高校资源的共建和共享提供了便利,然而教学资源共享实现的脚步却非常迟缓,资源重复开发、高校之间资源的“贫富”差距悬殊依旧存在,高校数字资源共建共享仍是当今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道难题,这也是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中的一个难题。是什么因素阻碍了数字化资源共享的实现?如何发挥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最大效用,并最大限度地满足一线教师日益多样化的资源需求。这些问题仍需我们潜心研究、细细思量。
二、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的必要性
资源共享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尤其重要,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点:由于财政对地方高校的的投入不足,导致高校经费紧张,甚至负债累累,从而导致的资源短缺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正常发展;教育资源的配置有差异,由于政策和资源的倾斜,导致重點大学与普通大学,中央直属高校和地方高校之间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甚至在某些地方高校之间这种现象也普遍存在;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即使加大教育投入,也不能保证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不能有效的解决教育资源浪费,利用率不高等问题,这时就需要改善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机制,使教育资源能够充分发挥其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缩小高校之间教学资源的贫富差距
高校之间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存在着明显的贫富差距,这主要由于高校所在地的经济政治环境,教育的发展水平,历史等造成的,一些发达城市中规模较大,资格较老的重点高校拥有大量的教育资源,再加上持续的教育投入,反而容易导致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低,重复建设,拉大了与其他地方院校的差距。而对于教育资源贫瘠的高校,如果单纯的依靠教育投入来缩短这种差距,就需要在教育资源贫瘠的地区大量的资金投入,大量的资金投入不切合实际且不能保证得到有效的利用。如果加强高校之间教学资源的共享,就能使落后的高校以较小的成本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从而缩小与重点高校教学资源的差距。
(二)有利于提高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正如之前提到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富裕的高校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持续的教育投入并不能完全有效的转化为资源的增长,盲目的资源建设,反而造成资源的重复建设,资源的浪费,而通过高校之间教学资源的共享就能避免这个问题,让高校在资源建设前期可以进行科学的规划,系统的梳理现有资源,这样高校的教育投入就能充分利用在建设本校专业特色的资源上,增加新的有特色的资源。通过教育资源的共享,资源的用户群也不断增多,某些在本校不能利用的资源就能够发挥其作用,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三)有利于满足高校师生多样化的资源需求
高校师生对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这就需要高校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资源,而本校有限的资源很难满足这一需求,如果实现了高校间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共享,高校间的资源能够互相补充,甚至优质的教学资源替代落后的教学资源,这样就能很好的满足师生对教学资源的需求,为师生提高充足而多样化的数字化教学资源。
三、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的制约因素
在以往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对国内外资源共享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的目标是探究数字教育资源共享的要素,以期更好的认识资源共享的规律。研究对象选取了我国高校的精品课程、网易公开课、我国高校网络教育试点学校的网络课程和国外的MOOC。研究的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对熟悉以上几种课程的学者进行访谈。经过深入研究,我们提炼出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的九个要素,如图1所示:
共享动因:高校师生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诉求和共享的主观能动性。
技术条件:资源开发的适用性、数据格式规范性。
用户体验:用户使用教学资源的便捷性。
质量保障:教学资源内容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成果效能:学习成果对学习者效能的呈现程度。
激励机制:鼓励高校一线教师和知名教授积极有效地实施资源共享。
经费支持:资源的制作、存储和维护等一系列的经济支持。
生态环境:资源共享的整体生态氛围。
利益机制:资源提供者的利益保障。
四、优化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的解决策略
在“互联网 + 教育”时代,为提高教育的投入和学习者的学习效益,我们必须要做到大规模的共享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依靠互联网技术手段,并且要健全相应的政策机制。因此高校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明确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共享动因
研究资源共享,共享的原动力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换句话说,资源共享首要的条件是要有需求。从目前共享的情况看,共享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学习者,还有一个是机构。学习者的动因来自学习者个人的需求,如学习者提升个人学历、给自己充电以提高工作水平、工作变换需要学习新的知识、个人兴趣使然等等。机构的动因来自机构所开展的业务需要,如机构需要提升本单位职工的业务水平,需要开拓新的业务领域。有些教育机构本身就开展学历教育或非学历教育,共享资源可以解决自身师资不足或水平不高等问题。但说到底,机构的动因本质上仍然是学习者的动因。
从另外一个角度说,若要更好地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对需求的把握极为重要。如果你所提供的资源根本不是学习者所需要的,同样不能实现共享。就如同一个商家开发和销售一个产品,要摸清它的市场在哪里。《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提出“推进教育信息化应该坚持应用驱动,共建共享”的工作方针,有很强的针对性。有“势差”才会有动力,水往低处流,教育资源的共享也是如此。
(二)为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提供有利的技术条件
高校教学资源的共享需要先进的技术来支持,首先要建立一个制度来规范资源共享,为技术支持提供一个框架,包括可共享的资源要素,共享的流程和注意事项等,其次,就需要建立一个网站平台,在技术上解决各高校间数据库和平台的兼容性,对各个高校资源制定统一的采录标准,遵循统一的运作要求,实现校际间、校内相应数据库和平台的兼容。方便师生跨校使用教学资源。
同时,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共享必须以规范标准的数据为前提,这就要求我们在资源开发前做好数据标准化的宣传,并在政策上提供便利。数据标准的研发也需要各个高校共同努力,利用各高校的优势人才和技术来推进标准化研究的进程,为推进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提供源动力。
(三)完善共享资源的质量保障
优质的资源才可能实现持续的共享。现在网上共享的学习资源鱼龙混杂,有些质量非常低劣。只有共享的资源是优质的,对学习者是实用的,这样才有可能激发学习者继续使用优质资源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使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持续下去。
政府在保障共享资源的基本质量方面应该有所作为,政府的工作重心可以放在两个方面,第一,政府出资大力扶植优质资源,并使其公益化共享,使其成为一种品牌,一个标杆。第二,提供一套完善的资源质量保障系统,通过对教育资源的审查和评价,保证资源的高质量,确保优质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另外,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质量认证也是保障资源质量的有效方式,质量认证有以下优点,首先其合格评价必须是通过对数字资源或服务的全面评价,避免某些方面的短板;其次第三方评价比较公正;同时质量认证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可持续,不断完善和积累的,有利于提升数字化资源的总体水平,与国际接轨的质量认证有利于今后开展课程认证和学分的积累工作。通过质量认证的资源能让学习者放心的选择。
(四)建立资源共享的激励机制
“共享即分享,将一件物品或者信息的使用权或知情权与其他人共同拥有,有时也包括产权”(百度百科)。自从有了知识产权这个概念,包括教育资源在内的知识产权应该就受到了保护。提供资源者的收益期望和风险期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参与共享的积极性以及最终共享的有效性,我们在分享由资源共享带来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要保障资源提供者的利益,这样才能提高资源共享者的积极性,因此要建立资源共享的激励机制,让参与共享者感受到共享所带来的好处,以此激发共享主体的参与热情。再者,社会上对教育不公平的呼吁存在已久,教育资源的共享也是对教育机会不均等的一种回应,其产生的社会效应也能对资源共享参与者的积极性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五)建立完善的版权保护机制
虽然我们提倡数字化资源共享,但是资源共享并不是义务。我们应该切实保护好这些优质资源的版权,这样才能良性循环,从而保证多方的权益。例如:近几年国内外发展的mooc课程,其版权问题就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开放性与版权的私属性和排他性是有矛盾的。我们在提倡共享高校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同时,要对其版权的归属有一个清晰的界定,从而规避版权纠纷问题,保护好一线教师和知名教授的创作热情和既得利益,从而使得高校之间,高校内部的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和共享。
(六)建立良好的生態环境
要真正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的高度共享, 教育部门应当建立行政干预机制,从而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缺乏有效的行政干预,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工作将是松散的、没有规章制度保障的活动。因此,建议教育部联合省市级教育部门制定一套用于规划、 管理、 监控与协调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的行政干预机制, 能对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经费使用状况进行监控, 能管理、规范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后的服务行为,能正确处理资源共享后的知识产权和利益分配问题。
五、结论
“互联网+”环境下的优质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共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媒体的选择等多个教学活动层面,也涉及到共享渠道建立、学习者对教学资源的需求、资源的版权归属等管理层面。目前资源共享的有效机制仍在探索之中,对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的成本和收益需要做更进一步地精确分析。我们只有做到真正的利益平衡,才能调动资源共享主人的积极性,促进高校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稳定、有效地运行。只有将互联网与教育两者的规律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互联网在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中的作用,才能实现互联网技术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