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建
摘要:赣南采茶戏的主要来源是民间,本文以“赣南采茶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为主题简述了采茶戏的剧目内容与特点、科学发展的表现以及继承与发展采茶戏的措施。
我国戏曲源远流长,计有三百多个剧种,戏曲音乐丰富多彩。赣南采茶戏主要来自于民间,它和当地的民歌,小调,灯彩音乐说唱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赣南采茶戏是我国传统戏曲综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统唱腔属于民歌体,与曲牌体结构形式较为接近,是区分其他剧种风格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别地方剧种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把地方戏曲音乐的继承与发展摆在突出的位置。赣南采茶戏的音乐史,就是一部继承传统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
关键词:赣南采茶戏;继承;发展
1 赣南采茶戏的剧目内容与特点
赣南采茶戏的剧目既不以帝王将相的爱恨情愁或者英雄情怀来造大声势、也不以才子佳人为主人公讲述动人的爱情故事,而是以最朴实无华的劳动人民为中心人物,演绎最大众劳动人民的普通生活,内容源于生活、反映现实表现基层人民的生产与斗争、劳动与爱情、商贸与习艺。这也是赣南采茶戏剧目的主要特点,以传统剧目《茶童哥》为例,剧中以普通的基层劳动人民茶桶与二姐为主人公,讲述他们之间艰辛而美好的爱情故事,反应出剥削阶级贪婪、自私的人性黑暗面,同时表现了他们的劳动和生活,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扎根现实的剧目内容为赣南采茶戏大演现代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赣南采茶戏有两大特点:(1)风趣幽默的喜剧色彩。赣南采茶戏善于运用谚语、歇后语、谐音和正话反说,极具喜剧色彩。比如,“你发财发到死,走路不看后脑袋”、“一只脚五个脚趾拿你踩出四个丫叉来了”,这些话乍一听不着边际,摸不清所以然来。细细品味,这些话蕴含着“声外之音”、“言外之意”,将说话者要表达的思想内容以形象化、口语化的方式表达出来,妙趣横生。(2)乡土气息浓郁。赣南采茶戏撷采日常的生活琐事人戏,生活语言丰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虽然情节比较简单,却有着浓浓的生活情趣。
2 采茶戏音乐科学运作表现发展
科学运作的具体表现,首先,编剧在构思剧本时,要把握剧种风格及艺术元素,并充分利用相关的地域文化资源;其次,对剧作生产的科学管理。我个人体会有以下几点:
2.1 把握赣南采茶戏的基本风格是解决剧本叙事结构的关键
任何剧本的创作都必须把握本剧种的风格特征,赣南采茶戏剧本的创作也不例外。赣南采茶戏的基本风格是什么,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不同理解,大体说来可以从剧本、音乐、表演、舞美等方面分别进行理论上的归纳。我所理解的赣南采茶戏最基本的风格特征是歌舞戏三者并重的写意化。
写意是中国所有戏曲的共性,但赣南采茶戏尤其突出,几乎发挥到极致。比如赣南采茶戏传统剧目被称为四小金刚之一的《目肖妹子》就是歌舞到底(从米童哥出门找妹子,一路走一路想直到二人见面后的玩耍,这中间换了多少地点玩了多少时间,都在一个场景中完成)。我在《八子参军》和《永远的歌谣》创作中最大的探索在于发挥了歌舞的写意手法。一是将所
有对白全部长上了音乐和舞蹈两个翅膀,二是多个空间的表演挪在舞台上同时进行,屋内屋外、山坡田野、前方后方、红区白区……仿佛没有时空的障碍。人物交替、场景转换行云流水,省略了许多瑣屑的具体事象的描绘与交待,观众不予计较,因为他是歌舞。这种写意手法最大限度破解了戏剧结构的难题。
2.2 把握赣南采茶戏的基本元素是解决剧本情节设置的关键
赣南采茶戏基本元素非常丰富,诸如矮子步、单袖筒、扇子花、打鞋底、媒婆舞、男矮女高、男走女摇、双龙出水,纹篱笆花,男女交叉、面对行进……等等,在进行剧本构思时我们要有意识地将这些基本元素融入剧情的设置之中。对这些基本元素又坚守又变通。
3 赣南采茶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
3.1 以创新为灵魂,继承精华、扬弃糟粕
赣南采茶戏起源于明朝时期,的赣南信丰、安远一带,与生产茶叶有关,刚开始是为了鼓舞劳动热情,形式为简单的采茶歌的形式,后来加入了人物和故事情节形成民间小戏的形式并根据人文环境的改变而进一步发展,形成现在独具一格的音乐形式,这一发展过程也说明了赣南采茶戏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
3.2 以教育为手段,奠定赣南采茶戏音乐继承与发展的群众基础
传统的艺术传承与发展手段比较单一,也比较落后,主要靠师父的口传心授。在文化日益繁荣的时代背景之下,音乐形式不断增多,年轻一代人更喜欢跟随潮流热衷于流行音乐,民谣民歌占据的市场相对较小,传统艺术的继承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新时代之下,将赣南采茶戏传承下去和发扬光大必须树立严谨的态度,制定专业的计划并认真严格的实施。
3.3 融入市场,走“通俗音乐”式文艺发展之路
当今社会,人们生活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呈现出一種现代文化消费心理。简言之,就是对娱乐性、社区性、市场化极强的世俗文化比较感兴趣。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完美高雅的艺术的沦丧,人们只是想在艺术中找到一种轻松感、愉悦感。赣南采茶戏音乐在继承与发展的道路上,可以另辟蹊径,走“市场化”道路,探索贴近老百姓的各种新的表现形式,开拓赣南采茶戏的市场。
参考文献
[1]卢致苑,张宇俊.浅谈赣南采茶戏《睄妹子》的歌、舞、戏艺术[J].中国戏剧,2017,(7):67-69.
[2]王爱生,夏冰.谈赣南采茶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23):258-259.
[3]许礼刚,廖慧茹.数字化和旅游视闰的赣南采茶戏保护对策[J].中国商贸,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