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伊壁鸠鲁生存与死亡的哲学观

2018-01-17 08:45吕燕飞
锋绘 2018年6期
关键词:死亡自由

吕燕飞

摘要:古希腊晚期哲学家伊壁鸡鲁从原子论出发来探讨人的生死问题,针对当时宗教的灵魂不灭的观点,伊壁鸡鲁提出了死亡的必然性,从而摆脱了宗教对个人内在生活的束缚,并由此提出了他的关于现世生活的最重要的思想:快乐主义。但伊壁鸡鲁强调快乐的生活并非指的是物质或肉体的享受,而是心灵的安宁和平静,他认为要想达到这一点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现世生活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即宽容,另一方面即是做到对物质生活的自足和对欲望的节制。和其他哲学家不同,伊壁鸠鲁是通过阐述自己对于生与死的观点来治疗他所认为的个人内在生活的疾病,使人获得真正的自由。

关键词:伊壁鸡鲁;死亡;快乐主义;自由

古希腊哲学有两条路线,一是柏拉图的路线,一是自然哲学的路线。古希腊晚期以来,前者逐渐占据了主要地位,后者则走向了没落。但伊壁鸠鲁学派的出现却似乎重振了自然哲学,并且它还提出了自己的不同以往哲学(包括以往的自然哲学)的新的见解:哲学不应是“为了思辩而思辩”,而是应该对人有益的,也就是能够治疗人类的思想疾病。而有思想以来,人类的疾病大多是与如下两个问题有关的:生与死。伊壁鸿鲁哲学与以往哲学家的不同就在于不以探讨最终的原因为己任,而是为了个体的生存状态。所以伊壁鸠鲁哲学的哲学问题包括他的宇宙论都是为着个体生存的最重要的问题即生死问题的解决而展开的。

1 伊壁鸠鲁哲学的自然感觉世界为人类生活作了限定

要解决生死问题,必须要先了解我们在何处生在何处死。因此,伊壁鸠鲁学派的宇宙论就出现了。在这一点上,伊壁鸠鲁继承和发展了其前辈德漠克利特的原子学说。他和德漠克利特一样认为我们所处的世界其本原乃是原子。

伊壁鸠鲁认为事物是不能无中生有的,并且事物不会消失只能转化,所以事物虽然总体无限但总量总是不变的。他进而提出这里的事物是由原子构成的,事物的变化消亡其实只是复归于原子,再由原子组成新的事物。新的事物的组成是原子在虚空中运动形成的。这样,伊壁鸠鲁就为我们提供了一幅整个世界运行的自然图景。而这样的如同我们的世界,伊壁鸠鲁认为还有很多,当然“这一切世界无论大小,都是从独特的原子团中分离出来的”。但和德漠克利特不同的是,在原子的运动中伊壁鸠鲁还提出了原子运动的偏斜说。但这种说法在伊壁鸠鲁本人的现存文献中已经佚失了。不过,第欧根尼·拉而修在《古代哲学家的学说》中曾经提到伊壁鸠鲁说过类似的话,而且卢克莱修在自己的《物性论》长诗中对偏斜说讲得很明确且详细。考虑到伊壁鸠鲁学派一贯的“尊师”传统,所以我们可以认为这种偏移的原子运动也是伊壁鸠鲁的观点。卢克莱修具体阐述了原子偏斜运动观点:“当原初物体由于自身重力的作用在虚空中直线下落时,它们会在无法确定的时间和地点稍稍偏离常轨,那一点偏离刚好够得上被称为运动的改变,如果它们不会偏斜……大自然将永远无法产生任何东西。”很显然,这和德漠克利特的原子的运动是不同的,伊壁鸠鲁学派认为那样的原子互不接触的运动解释不了事物产生的原因。而且,这样的偏斜运动在伊壁鸠鲁学派这儿还有特别的意义:

“如果始基也不通过偏斜而开始新的运动以打破这一命运的铁律,使原因不在无穷的跟着另一个原因,那么大地上的生物怎么可能有其自由意志呢?……使心灵不至于在所有行为中都服从必然性使它摆脱被奴役和被迫承受苦难与折磨的,正是始基在不确定的时间和不确定的空间的细微偏移”。

这样,伊壁鸠鲁哲学就通过原子的偏斜运动把偶然性引入了人类生活的图景中,因为就偏斜运动本身来说运动变得无法预料,所以人就成为有自由意志的人了,他就有不用再受命运或者神的摆布的可能性了,而自然也由于是在这样一个原子运动不休的世界里就充满了生机,再也不是机械的、单调乏味的了。

伊壁鸠鲁紧紧的把人类的生活限定在了一个我们可以感觉到的自然世界里。从巴门尼德开始到柏拉图以来的“两重世界”的形而上学的体系在伊壁鸠鲁这里被抛弃了:人只生活在人所处的自然世界里,这里的一切都应该是人能够感觉到的。神或许有,但它肯定不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也无法在这个世界里产生影响。这样,伊壁鸠鲁就为下面的生死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物理学基础:一切都是物质的运动(包括感觉),偶然性和必然性同存于运动的形态之中。

2 伊壁鸠鲁对死亡的认识及其反宗教意识

对于死亡的恐J惧已经成为人类的本性之一了,其实人并非是在恐惧死亡本身,而是恐惧死亡之后的未知。伊壁鸠鲁非常重视对死亡问题的阐述,他认为这是人类生活没有安全感的主要来源,同时他还认为死亡问题也是宗教聚敛信徒的一个主要手段。所以他极力使人相信,没有死亡后重生这种事情,也没有神在控制着人们的生死,人生只是原子的聚散而已,所以死亡并不可怕。

首先,伊壁鸠鲁说明死亡仅仅是感觉的消失。“要习惯于相信死亡与我们无关,因为一切的好与坏都在感觉之中,而死亡是感觉的剥夺。”

伊壁鸠鲁把死亡归之于感觉的剥夺。前文提到伊壁鸠鲁的世界仅仅是一个感觉的世界,他认为我们通过感觉来触摸世界,我们的知识源于感觉。所以伊壁鸠鲁得出结论,我们对于死亡的认识也必和感觉有关,在我们无法进行感觉的时候,世界就在我们面前消失了,这就是死亡。在他看来,死亡并不可怕,“对于彻底地、真正地理解了生命的结束并不是什么坏事的人,在他活着的时候也不惧怕。”

其次,伊壁鸠鲁对于灵魂的本质进行了分析。“灵魂是弥散在整个有机体中的最精微的物体”也就是说,灵魂也只是原子的一种,并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伊壁鸠鲁接着说道:“我们必须记住:灵魂是感觉的重大原因;但是,如果灵魂不被有机体的其他部分包住,就不能进行感觉。有机体的其他部分……因此分有灵魂的某些功能(但不拥有),整个有机体毁掉,灵魂就四下消散,不可能再擁有自己的功能和运动,从而也就不再拥有感觉。”

伊壁鸠鲁说了几个问题,一是有机体分有一部分灵魂的功能,为灵魂所指挥去感觉世界;另外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他在这里指出,灵魂的自然本性就在于它和身体的不可分离性。一方面灵魂存在于有机体之中而不能脱离,另一方面身体和灵魂的结合而使身体具有灵性,即具有了自己的功能和运动。所以有机体的毁掉即意味着灵魂不再存在。由此就揭露宗教灵魂不朽的把戏,所以伊壁鸠鲁结论:“我们只活一次,我们不能再次降生,从永恒的角度讲,我们必将不再存在”。所以宗教的救赎就没有必要了。

最后,伊壁鸠鲁对命运说等宗教迷信都进行了批判。“向神祈求人口己可以办到的东西,是毫无疑义的蠢事”人应该相信自己,而不是神像,他不能帮助你任何东西除了增加你的心灵负担。“要记住:未来既不是完全在我们的掌握之中,也不是完全不受我们的把握。因此我们既不要绝对的相信未来一定会如此发生,也不要丧失希望,认为它一定不会如此发生。”

3 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快乐的活着亦即自由的活着

伊壁鸠鲁在他的残篇中说:我们不必害怕死亡,因为我们活着的时候,死亡还没有到来,当死亡到来的时候,我们已经不在了。所以伊壁鸠鲁主张要注重今世的生活,在伦理学的角度他主要阐明人应当怎样和如何可能快乐、幸福的生活,因此他提出了快乐主义。他还认为“快乐是首要的和适宜的善,由此可以继续一切选择和避免”,所以,“我们把快乐看成本源的原则和幸福生活的目标”。而就是这个快乐主义在历史上被多次攻击和误解,甚至被理解为肉体的享乐主义。其实,伊壁鸠鲁说得很明白,“当我们说快乐是目的的时候,我们说的不是那些花费无度或沉溺于感官享乐的人的快乐。……我们讲的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

也就是说生活的快乐虽然不排除物质的享受,但更主要的是“心灵的宁静”。伊壁鸠鲁认为心灵的宁静不但是快乐的主要内容,也是我们幸福的开端和目的。马克思在他的伊壁鸠鲁哲学笔记中注到:心灵的宁静也就是心灵的自由。

在伊壁鸠鲁的基本要道残篇里,他特意提到:“那些知道如何最佳地防范外在威胁的人,能够尽量待人如己;如果他实在无法把有些人视为一体,至少可以不视为异己;如果连这也做不到,他可以不和他们交往。只要方便,他就与他们保持距离。”先是尽量的与人达到一致做到和谐存在继而发展友谊,这是最理想的人际关系。友谊被伊壁鸠鲁放到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说明了伊壁鸠鲁对人本身的高度重视,同时也说明了伊壁鸠鲁学派远超其他学派的高度内部凝聚力的来源。当然确有不同意见,那么也不为己甚,大家可以存异求同,这就是待人的宽容之心,也是人与人的一般关系,这是伊壁鸠鲁宽容思想的重点所在。如若与他人意见针锋相对,双方背道而驰,那么大家不往来好了,保持距离罢,而不是党同伐异。

除了这个,伊壁鸠鲁还主张不但对人要宽容,对自己也是要宽容的。有一个年轻人深为自己的某一项爱好而感到不安,伊壁鸠鲁写信对他说:“……只要你不违反法律或社会习俗或干扰邻居或搞垮身体或花光钱财,你可以跟着天性走,做你想做的事情。”

這就是西方宽容思想历史的开端。这种宽容隐含了对个人权利的尊重,主张思想、社会生活的自由状态,由此必然延伸出平等的观念,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由平等思想的源头就在于此。他们就是用这种思想结束了教会在欧洲500多年的思想禁锢,从而启发了西方资产阶级革命。

伊壁鸠鲁对物质的欲望有清醒地认识,在探讨灵魂时他曾说过:“灵魂的不知感恩的特性使人无边无际的渴求生活方式的精细化。”对生活方式的精细化的渴求必然导致灵魂的不安,而对生活方式精细化的要求又是永无止境的,是不可能完全满足的,这样的满足的匮乏不可能使生活幸福快乐。所以伊壁鸠鲁认为,适当的对这种“渴求”的限制是有益的,只有个人在追求生活方式的精细化过程中用能够意识到的一定的限度来控制自己的需求或欲望,以和自己的“身体的健康和无烦恼”相适应,就是快乐的生活了。

参考文献

[1]包利民.伊壁鸠鲁哲学意义的现代解读[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1.

[2]伊壁鸡鲁,卢科莱修.自然与快乐—伊壁鸡鲁的哲学[M].包利民,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邓晓芒,赵琳.西方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诺尔曼·李莱佳德.伊壁鸡鲁[M].上海:中华书局,200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猜你喜欢
死亡自由
青春电影中的“死亡”母题解读
美剧“死亡”,真相不止一个
我经历了一次“死亡”
美国垄断不了“自由”“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