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光飞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终身学习的重要能力之一,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隐性目标之一。预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提前熟知课文学习的重要过程。但预习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课前读读课文,而必须基于一定的目标和方法,这需要教师的精心引导。微视频以短小著称,将其应用于预习之中,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预习策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一、明确预习内容,找到预习的方向性
在语文学习中,预习是学生提前熟悉课文、有效参与课堂探究的重要过程。在培养学生的自主预习能力时,学生必须知道如何进行有效预习,课前要预习什么。对不同课文,预习的内容和重点也不一样。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将一些典型课文罗列出来,然后将不同课文的预习方法渗透于视频中,使学生能够通过微视频了解预习的方向和内容,以此提升学生的自主预习能力。
如《詹天佑》一课,学生如何预习?预习的内容和方向是什么?教师要意识到本课是一篇表现詹天佑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才能的文章,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但由于那个年代离当前学生的生活较为久远,如果学生无法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就无法感受到课文的情感所在。为此,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将与爱国相关的文章类型的预习方法和预习方向渗透于视频之中,并结合本课的内容,提示学生如何抓住重点进行预习,以此让学生在预习时有目标和方向,提升学生自主预习的能力。像本课的预习,“爱国”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杰出”又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可以说,课前预习必须运用一定的方法才能提升预习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学生自主预习能力的发展。
二、交流预习成果,提升预习的针对性
预习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学生通过预习能够提前感知课文,体会课文表达方法。预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进行教学思路设计的重要参考性内容。在利用微视频提升学生的自主预习能力时,教师要意识到课堂交流预习成果的重要性,通过交流,发现学生预习存在的亮点与盲点,然后根据学生预习的效果,调整原先的教学方案,最终促进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提升预习的针对性。
如在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时,学生通过预习,会感受到本文充满了乐趣,语言清新幽默,写作方法简洁流畅,但文章的深层含义却是作者内心的孤寂和苦闷。此处是课文的难点,也是教师最难让学生理解透彻的关键点。学生通过预习,交流“我”和祖父在园子里的快乐时光,交流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妙之处,但深层次内涵学生很难在预习中发现。为此,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设计几个对比性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些快乐的时光,用意何在?接着,微视频中要求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以有效回答对比性问题。可以说,教师通过微视频,渗透了学习文学作品的方法,学生的阅读思维也会在课堂交流中得到培养,以此丰富学生的预习策略。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盲点,要求学生不断质疑与思考,而思考的策略必须与预习相结合,如此,学生才能发现预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实现预习的深度发展。
三、完善预习方法,实现预习的多元性
每一次预习都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重要过程,但它要求学生不断地反思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纠正原先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预习有效性。在预习过程中,做标注是学生预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教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的重要依据。在微视频中,教师可以将预习的一些案例集中起来,引导学生分析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并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标注修改,以此促进学生对课文有更深的理解,使学生的预习更深入。
如在教学《珍珠鸟》时,本文是一篇散文,小学生由于认知基础和阅读素养的局限,他们对散文的学习还是存在不少困惑之处。当学生经历了课前预习、课中交流预习的环节之后,教师要在课后引导学生对预习的过程进行一个思路梳理,使学生体会面对不同体裁的课文要运用合适的预习方法。首先,学生要在交流中体会人与鸟之间的情感,而这个情感必须通过作者的语言文字去感悟。为此,学生在预习时必须找到相关的语句或关键词进行感悟,并做好标注。如“真好!”独词成句,置于篇首,然后补上“真好”的内涵,如此开头,可以看出作者不一样的表达方法,意在突出作者对朋友送来的珍珠鸟的感激之情。教师可以通过微视频出示标注的方法,让学生对照自己的预习痕迹,通过对比,习得做标注的方法。同时,学生还要通过交流,掌握散文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将散文的自主学习方法罗列出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策略。
總之,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始,也是学生提前感知课文内容、掌握课文语言表达的重要过程。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提前预习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熟悉课文,为课堂探究做好铺垫,并在课堂交流中感受预习的心得与教师授课的方法存在的差异之处,以不断丰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微视频以短小著称,将预习策略的关键点渗透于微视频之中,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发现自主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微视频丰富自己的预习方法,从而感受预习的乐趣,提升自主学习的有效性。(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滨淮镇第二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胡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