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国际传播力的提升路径

2018-01-17 18:31孙道壮赵付科
理论探索 2018年1期
关键词:中国故事

孙道壮+赵付科

〔摘要〕 提升中國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的国际传播力是向全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内容。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国际传播力要求:在提高传播主体的自觉意识方面,要提升话语自觉、理论自觉和精神自觉;在注重传播内容的深度凝练方面,传播内容要扎根传统文化,要有利于中国国际话语权,要凸显自身优势;在构建创新性传播平台方面,要注重传播渠道的整合和传播形式的创新;在把握好传播对象的异同方面,要着力于传播对象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在传播效果的全面实现方面,要促进整体性传播效果、互动性传播效果和积极性传播效果的实现。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国际传播力,中国故事,国际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8)01-0056-06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1 〕4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也专门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集中讲好中国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巨大成就,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打破了长期以来西方意识形态终结历史的幻想。然而,当前西方文明仍然是国际话语传播的核心,同时西方国家依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存在偏见,使得中国的国际话语传播面临巨大阻力。如何打破西方社会“自传性”话语中诸如“中国威胁”“中国崩溃”等碎片化、妖魔化的坚冰,成为当前中国学术界要研究的重大课题。面对新的世界环境和世界格局,需要我们以更为宽广的视野,以更大的作为特别是充分利用媒介融合的时代条件,讲好中国故事。

一、提高传播主体的自觉意识

话语的本质在于借助符号表征意义世界,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意义构建作为形塑意识形态的重要力量而面临着空间置换的境地,新的媒介空间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要阵地。由此,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的国际传播力,其话语主体势必承担着对意义进行建构与重构的时代任务,而要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提高传播主体的自觉意识,以增强对话语的主导力。

第一,提高传播主体的话语自觉。“话语”作为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的“语言”媒介,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特有内涵。这一特有内涵以主客体两分的认识论为基础与我们照面,于是,客观性的立场或者告诫,便成为理解“话语”乃至提升“话语权”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这一客观性立场决定着我们能否摆脱纯粹主观臆断或者绝对精神反思的牢笼,走出形而上学的困境,从而依循历史唯物主义的航标,穿越主客观两分的鸿沟,走向二者统一于社会现实整体之中的坦途。从这一立场出发,话语必然要植入其真正的实体性内容,而这一实体性内容又绝不是抽象的、片面的、肢解的、静止的,而是具象的、全面的、整体的、发展的。由此,世界历史演进的普遍现实与中国历史发展的特殊现实的相融统一,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的客观定向与实体性本质。当然,这种统一既反映着话语符号的实体性内容,又昭示着话语内容的意义表征。客观性的立场与实体性的内容,同时又决定着话语的开放性视域。从实质上讲,话语是一种叙事,即用符合一定逻辑程序的符号进行编码而形成的相对完整的、系统的意义建构。倘若这一叙事离开了其前置的客观性立场与实体性内容之必要条件,其建构就趋向于无意义的自我终结。实际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生命之源、不同历史条件下话语主体承继与创新的完善基础、全球化语境中异质话语借鉴融合的更新动力,三者共同造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的开放性境域。而在这一境域中,我们始终无法回避的一点,就是只有话语构建摆脱其外来教条的羁束,走向自我主张的历程,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话语自觉。

第二,提高传播主体的理论自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实意义,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实际。马克思主义体现着世界历史的高度,而中国的近现代实际已然落后于世界文明的步伐。于是,这样一种结合,实际上是不断发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之间共同因素的双向过程。倘若没有真正的思想解放,就不可能拥有这般宽广的视域;倘若没有真正的实践创新,就绝不能在看似无路的地方开辟出新的道路。“与时俱进”的理论本质,又决定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一定要有发展的观点” 〔2 〕114。发展的实质,意味着实践和理论的双重批判、反思、扬弃与超越。于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的统一,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有蒸蒸日上前景的事业根基,成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动力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的核心和灵魂,是保持其话语科学性、完整性、系统性的关键因素,只有坚持以其为核心的理论自觉,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话语的构建中作为内核,进而充分发挥统摄和引领作用,并不断增强其话语的历史厚度、视野广度、系统宽度、时代高度,从而在新的媒体空间形态的生成与置换中,更好地完成对话语意义表征的构建与重构,进而提升国际话语权的时代说服力。

第三,提高传播主体的精神自觉。一要坚持四个自信的内在统一。四个自信统一生成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逻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逻辑”,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逻辑” 〔3 〕。正是基于这种自信,中国人民才在各种理论的交汇中甄别出并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二要培育浓厚的历史情怀。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具有独特精神气质的中国人民,中国人民也正是在对历史的继承中把握住了历史的脉搏,从而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三要重铸精神的时代表征。物质文明迅速发展的经济奇迹与精神文明普遍失落的时代困境,使精神建设的任务从当下中国的现实实践中予以揭示出来。这一任务要求我们以中国当下的现实境况为客观定向,以在现实与未来互动中所体现出的对西方“现代性”文明的超越为最终指向,实质上就是中国精神日益摆脱西方文明的遮蔽,而彻底走向自我觉醒、自我重塑,进而引领时代航向的历程。唯有如此,才能提高传播主体的精神自觉,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的精神内涵,在新的媒体空间形态生成和转换中完成话语意义建构与重构的时代任务,从深层次上真正提升国际话语权。endprint

二、注重传播内容的深度凝练

在媒介融合新空间形态的生产、延伸、拓展与置换中,话语内容作为符号载体的核心,其信息的生成与解读,关系着话语意义建构与重构的实体性依托。由此,注重对传播内容的深度凝练,就成为使整个传播过程具有生命活力的关键一环。

第一,传播内容要扎根传统文化。一要注重传统文化的内涵创新,彰显话语内容的“中国特色”。“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4 〕201传统文化的内涵创新,不应仅仅满足于为当代中国话语的构建添置历史性素材,更应该表现为在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创新逻辑与时代转换逻辑的基础上,真正做到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维与智慧活学活用,努力塑造当代中国话语表述的“新传统”,为实现话语意义的建构与重构找到实体性依托。二要注重传统文化的形式转化,体现话语内容的“中国风格”。在媒介融合时代,实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内容的信息生成与解读,一方面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书写方式、思维习惯、精神特征等“旧风格”;另一方面又要在历史与时代的前进潮流中形成与时俱进的“新风格”。对待这两种风格应该秉承辩证扬弃的科学态度,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固有的修辞方式和意义表征进行新形式下的相应转化,从而实现新旧“风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统摄与引领下的有机融合。三要注重传统文化的语境重构,弘扬话语内容的“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中的“语境解构”,就是指要将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内容从原来的文本中提取出来,使其暂时脱离为人们所熟知的本意。而对其进行的“语境重构”,就是指要对这些内容重新赋予与当代价值相适应、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求相一致、与中国当代社会现实发展相协调的崭新意义。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语境化的解构与重构,可以突破对其中某些命题、观点、理论的固有认识框架、意义表征和价值附加,从而为话语内容的信息生成与解读拓展更大的思维空间,进而更能够在时代的发展中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内容的“中国气派”。

第二,传播内容要有利于中国国际话语权。一要注重运用国际话语系统。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新的媒体空间的生成与置换,使得国际领域内意识形态的斗争日益纷繁复杂,因此,提升国际话语权,就必须注重运用国际话语系统,即运用国际化语言中流行的诸如人权、民主等核心概念,来揭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伪善面孔,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在此基础上,还要“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5 〕156。事實上,这一过程就是中国不断在国际领域宣传自己并将自己融入国际社会,从而学会运用国际话语系统来维护和阐释自己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中国不断与国际社会进行深层次互动,在交流互动甚或冲突中吸收其优秀成果,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的构建,提高中国的国际话语权的过程。二要着重阐释全球共性问题。全球共性问题,指的是不但这些问题的出现关乎全球利益,而且这些问题的扼制和解决,也需要全球范围的通力合作,如果这些问题被忽视,那么后果也是全球性的。“世界的前途命运必须由各国共同掌握。” 〔6 〕695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面对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征途中,必须将中国的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发展联系起来。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内容的提炼,必须着重阐释全球共性问题,并以一种批判性、建设性的方式,去表达中国关于未来发展的合理预设和要求,进而在对全球共性问题的阐释中,与世界各国打造“命运共同体”,最终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拓展话语内容信息生成和解读的实体性依托。

第三,传播内容要凸显自身优势。一要凸显中国道路的贡献性。中国道路不仅从整体上推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还突破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限度,昭显了人类文明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更为重要的是,还为人类发展展示了一条通向和平发展的新道路,并且为破解当今人类面临的诸如生态失衡、两极分化、以及单向度发展的难题,提供了有益借鉴。由此,只有凸显中国道路的这种贡献性,才能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国际视野,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主题和人类社会自由全面发展的本质规律。二要凸显中国理论的科学性。中国理论不仅具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根基,而且正确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固有规律,为当代中国的实践提供了方向引领和力量支撑,更重要的是,这一理论随着实践的创新而不断发展完善,并为进一步的实践所证明。由此,只有凸显中国理论的这种科学性,才能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质,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逻辑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正确趋势。三要凸显中国制度的优越性。中国制度不仅具有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优越性,还具有维护国内和平稳定的优越性,更重要的是,它还具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宏观效率优势,以及有效激发社会活力的微观效率优势,两者的有机结合能够最大程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由此,只有凸显中国制度的这种优越性,才能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旨趣,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民主体价值指向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四要凸显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中国文化不仅承继着中华文明的精髓,还借鉴吸收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文明成果,更为重要的是,它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辛历程中,实现了与马克思主义的相融相生,从而定义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内容。由此,只有凸显中国文化的这种包容性,才能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人文意蕴,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宽广的时代视野和追求和谐的时代本质。

三、构建创新性传播平台

话语介体作为传播渠道的物质技术条件,是媒介融合时代背景的根本体现,其对于话语符号的编码与解码过程,实际上意味着对新的媒体空间信息制高点的抢夺与占领。于是,构建创新性传播平台,就成为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国际传播力的现实选择。

第一,注重传播渠道的整合。一方面,媒体是传播的必要手段,也是影响国际传播力的显性变量,其进步和应用不断地优化和拓展着国际传播的路径。互联网的出现与飞速发展,为信息的传播构建了一个流动的空间,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的国际传播提供了一条更为方便快捷、有效通达的途径。在新媒体的引领下,作为旧媒体的广播、电视、电影、图书、报刊等应以互联网为依托,加快对媒体的整合运用,并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和完善现代化、专业化、规模化的信息数据库,从而让国际社会借助于中国媒体获得第一手的中国信息,进而抢占新的媒体空间信息制高点。另一方面,全球化的深度发展和世界相互依存趋势的不断加强,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国际传播的渠道得以拓展,智库和民间渠道也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他们以极高的伦理价值诉求和亲身实践自身理想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同。“关系亲不亲,关键在民心。” 〔5 〕298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的国际传播要增强多轨渠道的并行,从而弥补传统社会单纯以官方渠道进行传播的不足,实现智库和民间渠道传播的组织化、制度化,使其成为有效调动全民资源,辅助官方渠道传播的长效机制,进而全方位、立体化地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endprint

第二,注重传播形式的创新。一方面,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国际传播中的话语构建来源于各国的异质陈述,这就意味着各国话语叙事方式、语言风格、观察视角和利益诉求的不一致。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在国际传播中,除了需要有严谨的解释和耐心的引导外,还需要站在异质话语的角度进行角色的互换和传播方式的改变,包括尽量使用异质话语的叙事方式和语言形式,观察受众的反应,聆听受众需求等,在不断的对话与交流中引导其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另一方面,话语的传播姿态主要涉及两种,即主体性和主体间性。前者是传播主体以获得真理性知识自居,而后强行要求受众理解的形式;后者则是在尊重受众的基础上,通过与受众之间的平等对话而最终达成一致共识的形式。需要强调的是,话语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实体,而是作为一个活的、不断变化的有机体为不同的国家所理解。由此,异质话语的意义既不决定于主体,也不决定于话语本身,而是在主体对话语的理解过程中,由话语的内涵与主体的内在思维框架共同构筑的,这就决定了话语传播必须采用主体间性。因此,在新的媒体空间形态的生成与置换中履行国际传播的任务,需要注意在话语介体的编码与解码中调整传播姿态,采用主体间性传播,以达到提高中国国际话语权的要求。

四、把握好传播对象的异同

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话语客体作为能动的信息接收者,对其标的的区分与量化程度,决定着新的媒体空间形态生成、延伸、拓展的广域与界域,进而影响着对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介体的选择与考量,由此,能否把握好传播对象的异同,影响着整个传播过程的良性互动。

第一,着力于传播对象的不同之处。当前国际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主要呈现出以下两个特征:一是差异性和矛盾性,差异性主要表现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生活中实践的关注,往往胜过对其理论形态的关注;矛盾性表现为西方学者在肯定中国模式的成功时,往往回避甚或否定中国模式所蕴含的社会主义属性,并且尽量避免使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概念。二是多样性和复杂性,主要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形态上内涵十分丰富,国际社会在不同时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注的焦点、重心、视角、立场、方法等也有很大不同,尤其是对中国特色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等的理解,更是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国际社会的这些认识,不管是肯定赞誉,还是批判忧虑,又或是否定歪曲,其实都反映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向度。只有深刻把握这些不同认识,探求产生不同认识的社会根源,才能有的放矢地针对不同传播對象进行传播,从而增进与传播对象的良性互动。与此同时,当前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发展充满了各种期待,“大家都很关心中国的未来发展” 〔5 〕325。一些西方国家由于意识形态的分歧,采取种种办法遏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发展中国家由于遭遇发展模式的困境,希望中国能够探寻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从而给他们提供有益的借鉴;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由于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外局势,希望中国能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新时期的主导力量,从而给他们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经验。鉴于此,我们不仅要紧握认识世界的理论武器,在国际传播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做出选择,还要紧握改造世界的现实武器,在当前的发展实践中不断壮大自己,用有力的事实依据来为国际社会存在的各种期待作出实际性的解答。

第二,着力于传播对象的相同之处。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旺盛的发展活力,与世界性经济危机影响下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颓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激发了国际社会对探索中国发展“神奇密码”的强烈好奇心和解密欲。而在西方话语霸权的主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被界定为“中国特色后社会主义”“中国特色实用主义”“中国特色资本主义”“权威资本主义模式”等,严重扭曲丑化着中国的国际形象。由此,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无论各国基于怎样的利益诉求,冠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的称谓,对真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求和研究,确实为中国与世界的对话沟通搭建了一座桥梁,这便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国际传播对象的一个相同之处。只有把握这种相同之处,才能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避免因受众过于细分而造成的碎片化、断裂化微观叙事的曲解和误读,进而增强当代中国话语在国际传播中宏观叙事的总扩度、纵深度与厚重度。另一方面,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中国发展以来,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主张,以及对世界经济和地区经济合作的一系列倡议,“一带一路”的经济战略逐渐得到落实,已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继续充当着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的发动机,这使得国际社会在看好中国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寻求与中国合作的机会,分享中国发展的机遇。这为世界与中国的互动提供了新的契机,也为当代中国话语的国际传播找到了新的切入点。只有把握住这一切入点,才能在新的媒体空间形态的生成与置换中做到由点及面,逐步扩散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传播。

五、达到传播效果全面实现的目的

话语价值作为话语传播的最终目的,是衡量整个传播活动的最高指标。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实际上意味着话语价值在新的媒体空间形态中效能的聚合与转化,这种效能的突出特点是赋予作为意义表征的符号潜在的巨大能量。因此,要完成话语价值的效能聚合与转化,就要在整个传播过程中凸显传播效果这一目的指向。

第一,促进整体性传播效果的实现。首先,这是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内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继承了唯物史观双重叙事的理论范式,贯穿着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理论背景,从纵向上看,其贯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现实和未来的三重维度;从横向上看,其融汇着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多个方面的全局视野;从高处看,其指向着个人、民族、国家乃至全人类自由发展的价值信念;从低处看,其内蕴着现实中具体的每一个人的物质、精神得到自由而又全面发展的幸福追求。这就决定了其在国际传播的过程中,必须做到于微观处切入,于宏观中展开,以凸显其整体性的传播要求。唯如此,才能避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在国际传播过程中,因拘泥于微观叙事而导致庸俗化、浅薄化、单一化的断章取义与过分剪裁,造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的解构;或因沉醉于宏观叙事而陷入空泛化、虚无化、贫乏化的无力号召与过分渲染,造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的误读。其次,这是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时代追求。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生成与传播的时代语境,由此也决定了促进整体性传播效果的达成,作为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时代追求的必然性。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发展的要求,势必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放入世界历史的整体征程中进行考量。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不仅要致力于在国际合作应对世界性的问题中建立“和谐世界”,更要致力于实现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全球化向以社会主义为主导的全球化发展趋势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在新的媒体空间形态的生成与置换中,实现话语效能的聚合与转化,赢得国际社会的认同。endprint

第二,促进互动性传播效果的实现。首先,这体现着话语传播的交往本质。从交往理论的视域看,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过程,不仅是中国与世界的一种信息传递活动,更是一种思想的对话、情感的激荡、价值的交锋过程,也就是一种知、情、意的互动与融通。这种互动,是作为传播主体的中国与作为传播对象的世界各国,在对话基础上展开的主体与主体间的平等互动,体现着真正的主体意识和交往的本质。因此,只有促进这种互动性传播效果的达成,才能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的精神意蕴。其次,这体现着话语传播的内在规律。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应始终遵循传播活动的双向互动规律,这种互动绝非传播学中科学的反馈机制能够解释清楚,因为它更多地体现为主体交往的内在需要和参与意识,这就使其在整个国际传播的过程中内隐着主体间的价值关系。中国与世界的互动,既源于中国发展的内在需要,又源于中国对世界各国需要的满足,各自需要与互相满足的强弱程度决定着传播效果的实现程度。只有把握传播过程中这种以价值关系为轴心的内在规律,才能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及新的空间形态的生成与置换中,促进互动性效果的达成。

第三,促进积极性传播效果的实现。首先,这是回应国际社会质疑的必然要求。立场与价值观的差异,决定了世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多元趋势。无论是以麦克法夸尔为代表的“中国特色资本主义”解读,还是以亚当·沙夫为代表的非“资”非“社”的解读。无论是以不破哲三为代表的“一直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解读,还是以莫里斯·迈斯纳为代表的“中国特色”多于“社会主义”的解读,都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质疑。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的國际传播,应该首先致力于回应国际社会质疑这一积极性效果的达成,唯有如此,才能向世界传播真实的中国。其次,这是提升中国国际形象的时代诉求。由指涉物消失所开启的西方社会的“模拟时代”,使得西方话语用假象遮蔽了中国的真相。于是,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就必然要求实现中国形象由“他塑”向“自塑”的转变。而要实现这一转变,就不仅要从微观叙事角度对假象中国进行否定和矫正,而且要透过西方话语的假象论述,突破纯粹的意识形态中伤,或对传统中国刻板认知的简单归因,揭露出其背后隐藏着的后现代话语叙事对中国形象的肢解,从而利用宏观叙事,深化微观叙事的理论内涵,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的理论化、系统化建构,向世界呈现完整、清晰、真实的中国。唯有实现这种转变,才能由否定他塑、矫正他塑逐渐迈向立足自塑、完善自塑的道路,进而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最后,这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然而纵观全球格局,种种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仍然存在,国际社会并不太平。爱好和平的民族传统,实际国情的现实诉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话语体系传播要把实现世界和平与发展作为重要目标,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因此,在大的时代背景以及新的空间形态的生成与置换中,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一积极性传播效果的实现,就成为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所面临的时代新课题。

总之,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作为当下的任务主题和文化使命,各个着力点之间彼此链接成为一个动态的系统,进行着有效的衔接和良性的互动。而贯穿于这些着力点始终的,是在整体与具体相互交融共生的过程中,对中国叙事的主体意识和人文精神的深度思考,是在实然与应然相互促进转化的过程中,对“话语”概念进行主体消解和意义肢解的所谓“后现代马克思主义者”的批判与超越。因此,从根本上讲,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国际传播力,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底色,才能变“中国如何设法让世界接纳”为“中国如何引领创建一个新的世界秩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3〕赵付科,孙道壮.习近平文化自信观论析〔J〕.社会主义研究,2016(5).

〔4〕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6〕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 吕晓斌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国故事
如何做一本双效益俱佳的外宣图书
讲好中国故事的几个路径创新
移动互联时代,如何讲好奥运里的中国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的战略目标、实现基础和实施路径
讲好中国故事 创新对外传播
讲述传播对象能准确理解的“中国故事”
如何事半功倍地讲好“中国故事”
世界最大童书展,“中国故事”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