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就差老舍了”
老舍和周总理的交往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的初期。全面抗战爆发后的1938年,老舍在冯玉祥身边做事,当时国共两党的文艺名流齐聚武汉,打算组织一个全国性的中华文艺抗敌协会,以便利用文艺的形式唤起民众,打击侵略者。这样一个组织让谁领导呢?周总理想到了老舍。经他与冯玉祥协商,最后选择了老舍。
老舍的夫人胡絜青说,总理在政治上第二次关心老舍是1949年6月在北平召开第一次全国文学艺术代表大会时,面对解放区和国统区两股文艺大军在北京汇合的大好形势,总理喜悦地说:“现在就差老舍了,请他快回来吧。”
由于总理的提议,当时齐聚北京的文艺界著名人士联名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邀请信,通过秘密渠道转到当时在美国讲学的老舍手中。接到信后,老舍不顾自己阑尾炎手术后身体的虚弱,立即从美国登船回国。
“我等着看你的新戏”
1950年7月14日中午,总理宴请当上北京市文联主席的老舍。总理问老舍,最近有什么新的创作计划。老舍说他已基本写完话剧《方珍珠》,青年艺术剧院正在排演。打算马上再写一部以龙须沟的变迁为题材的话剧,总理听了很高兴。当老舍说他已约好第二天就到龙须沟去实地采访时,总理连声说:“对,对,一定要去,我等着看你的新戏。”
胡絜青说,《龙须沟》上演之后总理看了几遍,他很喜欢这个戏,还向毛主席推荐。
老舍先后写了十多个话剧,周总理都亲自看过,而且不止一次作过重要指示。一出新剧刚刚上演不久,常常可以听到老舍对剧院的同志们说:“总理又给我出新题目了。”于是,下一个话剧就又在总理的关怀下动笔了。
“今天就在你们家吃饭”
胡絜青说,1959年的一天,周总理突然出现在我们家的丹柿小院中,他亲切地询问老舍的健康情况。当我告诉总理,老舍前些日子得过一场严重的气管炎,咳嗽,还吐了血时,总理说,我现在要批评你啦,发生这样的事情为何不向我报告?我只好不好意思地承认,没有想到这一点。总理很严肃地说,以后,不管老舍得了啥病,你都要马上向我汇报。
那一天,总理和老舍谈了很长时间,一直到吃晚饭时还没离去。总理就对我说:“絜青,我饿了,今天就在你们家吃饭。”可是,我事先没准备,拿什么来款待总理呢?总理看出了我的尴尬,笑着说,你不要专门准备,你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我在匆忙之中只端上一盘炒鸡蛋和一碟咸鱼,总理见了笑着说:“你也是个知识分子出身,和我们家小超一样,不会炒菜。”
胡絜青接着回忆说,我们位于东城的那个四合院,还是老舍刚回国时自己花钱买的。全是泥灰砖砌的墙壁,四方砖铺地。常年地面潮湿,屋内凉气很大,这对经常夜间写作的老舍身体健康很有害。一次,已是春天了,老舍还穿着一件羊皮筒子去参加总理召开的一个会议。会开过了,总理问他:“老舍先生,你这时怎么还穿着羊皮筒子?”老舍以实相告。总理听了以后,两道剑眉立即拧到了一起。他当场就给北京市的领导人拨了电话,要他们给老舍家铺上地板。
(摘自《黨史文汇》 秦九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