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江 代海峰 田海浪
(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普外科 贵州 铜仁 555200)
在临床胆囊疾病当中,胆囊结石比较多见[1]。在过去,对于此疾病的治疗多选用开腹胆囊切除术,尽管疗效可观,却因其有创性,不利于患者术后的快速康复。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出现则使得该疾病的治疗有了更优的选择,此术式创伤极小,故而对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十分有益[2]。为了深入对比上述两种治疗手段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选取了54例入住我院的胆囊结石患者,开展对比研究。
以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间入住我院的54例胆囊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治疗术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27)和对照组(n=27)。观察组中女、男分别为13例、14例;平均年龄(45.15±5.23)岁;多发结石与单发结石分别为9例、18例。对照组中女、男分别为12例、15例;平均年龄(45.27±5.35)岁;10例多发结石、17例单发结石。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经CT或者B超检查确诊;行手术治疗前1个月内未用过影响胃肠功能的药品。排除标准:并发胰腺炎、急性胆囊炎和胆总管结石;存在手术禁忌症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全麻,于右上腹肋缘下方作斜切口,长度约为12cm,在完成对胆囊位置的探查后,从胆囊管起,自下而上剥离胆囊,并予以顺行性切除,结扎胆总管及胆囊动脉,取出胆囊。以生理盐水多次冲洗腹腔,并缝合好切口。
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麻,借助Veress气腹针在患者脐旁行穿孔造气腹,让腹内压处于12~14mmHg区间,使孔依次处在剑突下及右锁骨中线肋缘下,腹腔镜下对胆囊周边组织的解剖结构进行探查,以对粘连、炎症等级做出判断。将胆囊三角、胆囊动脉及胆囊管三者相分离,用夹钳把后二者夹住,基于探查结果来对游离胆囊的方向进行选取,将胆囊提起,从腹壁切口处将其切除,并于检查无误后缝合穿刺孔。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年内排便功能异常率及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
排便功能异常情况判断:(1)术后1年内出现腹痛症状、排稀便或水样便超过12周则可判定为腹泻;(2)术后1年内,①排块状便、硬便;②出现排便不尽感;③需要借助人力方式进行排便;④出现肛门、直肠阻塞感的总时间超过了3个月;⑤每一周的排便次数小于3次,满足其中一条即可判定是便秘。排便功能异常率是便秘及便秘发生率之和。
选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率代表,行χ2检验。P<0.05时表示存在统计学差异。
术后1年内,观察组发生腹泻1例;对照组出在腹泻4例及便秘2例。观察组患者术后排便功能异常率[3.70%(1/27)]明显低于对照组[22.22%(6/27)],差异显著(χ2排便功能=4.103,P<0.05)。
术后1个月内,观察组发生切口感染及肝外胆管损伤各1例;对照组发生切口感染、肝外胆管损伤各3例及胆漏2例。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率[7.41%(2/27)]明显低于对照组[29.63%(8/27)],差异显著(χ2并发症=4.418,P<0.05)。
胆囊结石是普外科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手术是治疗此疾病的首选方式,并且以开腹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最为多见[3-4]。胆囊切除的患者易出现腹泻、便秘等排便功能异常情况,这可能是由于胆囊是促胆囊收缩素(CCK)的靶器官,将其切掉之后血液里的CCK水平快速上涨,胃肠道激素、神经肌肉功能均处于异常状态,极易致使胃肠道功能被破坏;且切掉胆囊后,结肠中会涌入诸多胆盐,故而易导致患者发生腹泻。另外,这些胆盐在厌氧菌条件下产生双羟胆酸,促使肠蠕动的速度不断提升,使得腹泻越来越严重[5]。同时,胆囊切除后,腹腔内可发生微粘连,胃肠蠕动速度变缓,胆囊功能不复存在,从而致使肠内容物难以顺利通过,加之患者内分泌调节改变,使得胃肠缺少足够的动力,所以粪便性状也因此而变,故易发生便秘。
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术后1年内均出现了便秘/腹泻病例,但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排便功能异常率明显低于行开腹手术患者,且总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表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排便功能影响较小,且因为此术式对患者创伤极小,故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这对于患者的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及术后快速康复十分有益。
总之,相比于开腹胆囊切除术,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有利于患者术后排便功能恢复,且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